老易语 趣历史 战史风云 小村庄的“万人冢”是什么时候留下的?历史上著名的玉璧之战!

小村庄的“万人冢”是什么时候留下的?历史上著名的玉璧之战!

  小村庄的“万人冢”是什么时候留下的?历史上著名的玉璧之战!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古代有许多的战争,即使是时至今日,都能发现那些战争留下的痕迹,例如我们今天说的玉璧之战。

  在山西省稷山县境内,有一座名叫白家庄的村子。当地村民在村子附近发现了一座“万人冢”,也称其为“万人坑”,断崖处甚至可以看到森森白骨,不禁令人毛骨悚然。这到底是些什么人,这里到底发生过什么战争呢?一些专家学者通过实地走访,查阅史料,揭开了这场战争的谜团,原来这一战改写了中国历史进程!

  事情还得从南北朝末期说起,梁中大同元(546)年,东魏领导人高欢亲率二十万大军自太原出汾河河谷,意欲由蒲津渡再度入侵关中。与此同时,东魏河南大行台负责人侯景沿中条山西行,配合主力扫平西魏在黄河北岸的据点。但两方面的进军,都遭到了西魏守城势力的顽抗。

image.png

  侯景此时已成割据之势,其行军攻战注重保存自己实力,战局未明朗前基本不会主动行事。则整个战局的走向,实际上决定于高欢率领的主力。而这支二十万人的主力部队,被一个叫韦孝宽的人拦在了玉璧城下。

  四年前主攻主退玉璧城

  高欢不是第一次被玉璧城阻拦,早在四年前他就被守城名将王思政拦在玉璧城下数天,最终不得不退兵晋阳;他也不是第一次从汾河谷地南下,自从十年前小关之战以来,他已是第四次亲率大军直指关中。

  最开始的时候,黄河东北角的这块“河东”之地,是高欢南进的粮仓和桥头堡。但九年前沙苑之战,宇文泰以两万大破高欢二十万大军,俘获杀死东魏军七万余人。高欢不得已一退千里,让西魏有机会威逼利诱,将河东土豪揽入怀中,夺得此千里沃野,使东魏再也无法直插关中。

  如此战略要地,高欢自然满心想要夺回。第一次玉璧之战应运而起。当时,由于西魏方有著名守城将领王思政坐镇城中,高欢尝试攻打数日后,便认为己方人数不足而退去。

  四年后回归再战玉璧城下

  主动来攻又主动退去,自然意味着下一次攻击不可避免。在花费四年时间,扫平朝廷隐患,讨灭腹地土匪,新兵练成老兵后,高欢发动了实数二十万大军兵临玉璧城下。

  旧日坚守玉璧的名将王思政,现已调往河南邓州;宇文泰方经邙山大败,又逢凉州造反,兵力捉襟见肘;己方大军压境,面对无名小儿韦孝宽,当是能一日破城十天渡河。

  高欢信心满满,但并未失去戒心。西魏经营玉璧几近八载,就是在大平原上直接用土堆,八年下来也能堆出个易守难攻的台子。何况玉璧城本就位于山地,四面绝壁,只有窄路可以进城,天然地具有防守优势。俗话说得好:“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高欢此行的根本目的,在于一举消灭宇文泰反动势力,统一魏朝。玉璧城是达到目的必须拿下的重点,不容有失。

  二十万东魏军拿出狮子搏兔的气势,先在汾河对岸,修造起一座土堡作为本阵。而后凭借人数优势,分兵将玉璧城团团围住。此时宇文泰若举兵来援,则汾水两岸的东魏军有信心将客场变为主场,一边困死玉璧,一边消灭宇文泰。

  可惜宇文泰按兵不动,让东魏没有机会消灭西魏的有生力量。

  但在高欢看来,这不过是将宇文泰的死期向后稍微推迟了些而已。东魏军兵多将广,一夜之间便能使汾河改道,断绝玉璧城水源。韦孝宽和他的玉璧,在高欢的军队面前,如片叶浮于怒涛,迟早会被吞没。待到玉璧城破,主力与侯景的河南军汇合,再度跨过黄河天堑时,宇文泰之生死,便全然由他高欢来定夺了。

  堆垒土山坡破城墙VS用木头在城墙上修城墙

  切断水源之后,高欢并未等待玉璧城内全员渴死,而是同时发动军队囊土攻城。在绝对优势兵力的辅助下,高欢褪去兵法与机巧,通过纯粹的堆垒土山,直到形成直通城墙顶部的斜坡,从而让破城时间任由己方掌握。

  一方以泰山压顶之势,暴力破城,那么另一方在势单力薄的情况下,自然只能四两拨千斤见招拆招。

  王思政经营玉璧多年,给玉璧留下了坚固高峻的城墙,以及大批防守资料——包括巨量的粗硬原木。这些原木可以用作滚木、狼牙拍等防御武器,也可以在城墙被破坏时,构筑起临时的防线。

  韦孝宽看着这些木头,还有城下冒着金汁箭雨不断垒高土山的东魏士兵,下达了命令:

  敌堆我也堆,用木头在城墙上修城墙,让土山永远无法高过玉璧城。

image.png

  天下大势,自此因这个叫韦孝宽的男人而改变。

  随着城墙增高,东魏士兵必须运来比之前更多的土才能略微增长土山的高度。而木质的城楼,则由于构造优势和稳固的墙基,而可以轻易搭上两三层,猛一点可以直接让城墙高度增长一倍。

  城墙快速长高,让运土的东魏士兵很容易就能感受到“绝望”。高欢也感受到了士兵的绝望,于是给士兵安排了另外的希望:

  堆土山要挖土,干挖没意思,不如顺手挖几十条地道直掏玉璧城内。

  挖地道直通城内VS点火鼓风烤士兵

  刚开始的时候,面对东魏军的地道,韦孝宽还只是按照前人经验,想办法夯塌地道或者派精兵反攻入地道杀人毁道。但过了一阵子,韦孝宽可能是被高欢的火攻点燃了兴趣,居然安排人预估好地道延伸的方向,在预定地点挖个壕堑,放入鼓风设备,最后在鼓风设备前面摆好一堆燃料。当东魏军挖透,使壕堑与地道相通时,则点火鼓风,将守军的热意送给东魏士兵。史料记载,这股热意:

  吹气一冲,(东魏军)咸即灼烂。

  这时候如果有人放个面团在地道里多好,中国人就能在公元六世纪吃上烤面包了。

  威力强大的攻城车VS普普通通的幔子

  前面说到高欢使用火攻,其实火攻只是辅助手段,高欢在上不去(土山)下不来(地道)之后,使用了科学的力量——攻城车。

  史料记载高欢的攻城车很强,韦孝宽设置的拦路排橹——很多大木头桩子,攻城车一撞就能撞断。结果此段记载中最令人窒息的操作横空出世:

  韦孝宽命人将布料缝成一大块一大块的幔子,然后支出城墙外,莫名其妙地就让攻城车寸步难行。

  孝宽乃缝布为缦,随其所向则张设之。布既悬于空中,其车竟不能坏。

  可能是这个幔子弹性好,攻城车撞不破?

  反正高欢的高科技攻城车就算被韦孝宽挡下了。高欢自然是很不乐意,想着你韦孝宽以柔克刚,那我就火烧帷幕吧。

  结果高欢就安排人举着沾了油、点上火的棒槌上去烧幔子。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代实战中,并不存在能稳定点火的所谓“火箭”。想点燃敌人,要么安排一艘满载火油稻草的船撞上去,要么就得有人举着火把去点。

  这个布幔并没有蘸水,所以理论上还是可燃物。然而韦孝宽可能是发动全城军民群策群力,居然又用很奇怪的方法破解:东魏士兵由于要躲在攻城车或者其他什么东西后面,安全稳定地点火,所以棒槌特别的长。

  于是,玉璧守军就掏出大铁钩子,把钩子弯曲的部分磨成镰刀,东魏的火炬伸过来就用镰刀割断,让火头掉在地上

  孝宽复长作铁钩,利其锋刃,火竿来,以钩遥割之,松麻俱落。

  高欢表示,我烧不到幔子我还不能去烧你城墙的地基么?

  可能是韦孝宽从地道送来的热情,感染了高欢。高欢想起了地道的另一种用法:掏空城墙地基,或者通过在城墙底下用木头柱子代替墙基,然后放火烧掉柱子,使城墙崩坏。

  说干就干,高欢安排人挖地道放火,轻易就烧塌了一段城墙。城墙的崩坏,让高欢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之前韦孝宽能灵活自如地四两拨千斤,很大程度上便是基于玉璧城墙的存在。如今城墙崩开了口子,任他有什么技巧,我这边十几万人冲上去一个兑一个也能把这玉璧给兑下来。

  然后,高欢就学到了一点:这韦孝宽不止鬼点子多,也能带人拼命。

  东魏军队黔驴技穷

  十几万人轮番冲击,韦孝宽不止挡住了,还忙里偷闲在城墙豁口现场把原木捆起来立着,重新修出一段城墙。到此,东魏方已然黔驴技穷,再无更好的军事打击手段。

  孝宽又随崩处竖木栅以扞之,敌不得入。城外尽其攻击之术,孝宽咸拒破之。

  被王思政挡住也就算了,毕竟王思政是和高欢一样,从六镇之乱开始扬名于天下的狠人。可韦孝宽这样一个无名晚辈,居然也能抗住自己二十万大军泰山压卵,高欢真是又气又郁闷。最后他勉强写了一些劝降的信件射进城里,劝说城中军民不要跟着韦孝宽寻死等等。还在信上开出价码:

  能斩城主降者,拜太尉,封开国郡公,邑万户,赏帛万疋。

  韦孝宽命人把信都收集起来,统一在背面写一句话然后射回去:

  若有斩高欢者,一依此赏。

  高欢又叫人押着韦孝宽的侄子在城下劝降。结果韦孝宽慷慨激扬发表了一篇关于高欢祸国殃民的演讲,玉璧几千个士兵一致好评,表示要守城待援,中心开花讨灭国贼。

  高欢彻底被打败,直接病倒在军帐中

  韦孝宽探得这个消息,又马上写信给东魏士兵,说国贼高欢已中箭横死,尔等小卒不如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仍不失府兵之位。

  东魏军心因此动摇。高欢没有办法,只能强撑病躯,走出来劳军。

  这时候的高欢,意识到不管是自己还是剩下的东魏军队,都没有力气继续攻击了。他们在玉璧城下已经度过了六十多个日夜,丧失了七万余名袍泽,却依旧无法将韦孝宽砍成两截。现在,只能撤回去了。

  东魏大将斛律光走了出来,为了安定军心而放声歌唱:

  敕勒川,燕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地见牛羊

  这首歌,高欢和斛律光经常唱诵。这是六镇兵心中家的模样,也是鲜卑契胡等等少数民族心中家的模样。听着这首歌,高欢感觉自己就要回家了——回到他出生前的家中。

  而东魏高氏政权,也终将会随着他的离去,分崩离析。

  思及此处,纵使英雄也哭泣。高欢哭着宣布班师晋阳,剩下的东魏士兵们听闻命令,为了回家而大声欢呼。

  两个月后,高欢因病医治无效死亡,侯景以河南十三州叛东魏。东一南二西三,短暂变成了南一东二西三。

  紧接着侯景乱梁,西魏夺蜀中、破江陵,将南朝极盛之国变为自己的附庸。终于将大势扭转为西一东二南三,踏出结束乱世的步伐。

  这场战争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玉璧之战!

  那么为什么说玉璧之战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呢?我们来看当时的情况,东魏原本实力最强,可是经过这场惨败后,元气大伤,此后二十年再也没有主动向西魏进攻。而西魏则利用这个时机,扩充实力,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国力得到迅速增强。玉璧之战扭转了“东强西弱”的局面。

  后来西魏被北周取代,灭掉了北齐,统一北方。而北周的外戚杨坚夺取了皇位,建立了隋朝。之后隋朝又平定南方的陈朝,实现了天下的统一。假设玉璧之战高欢取胜,那么还哪有什么隋唐,中国历史很有可能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战史风云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后期一次非常重要的农民起义,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然而这场曾横扫清朝半壁江山的运动,前后存在14年,最终还是失败了。  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促使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走向覆灭的呢?这就需要了解于太平天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一方面清朝作为旧秩序的延续,是封建专制皇权统治(这里...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唐开元初年不仅是唐朝和中国封建王朝最为鼎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丝路贸易的鼎盛时期。然而,好花不常在,好景不常来,安史之乱和其后的藩镇割据让这个曾经强大辉煌的王朝在苦苦挣扎中走向穷途末路。强大的唐帝国缘何由盛转衰?自汉朝开始与西方进行交流的舞台—“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这些疑问我们可以从安史之乱前的怛罗斯之...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宋徽宗时期的花石纲把东南一带闹得昏天黑地,出产花石多的地方,百姓遭殃也最重。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县)地方,出产各种花石竹木,朱勔的应奉局常常派差人到那里,搜刮花石。当地有个方腊,家里有个漆园。方腊平时靠这个园里的出产,日子勉强过得去。自从朱勔办了花石纲以后,方腊家也遭到勒索。方腊恨透那些官府差役,又看到当地农民兄弟...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从唐穆宗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  唐文宗李昂(穆宗的儿子)即位的第二年,各地推荐的举人到京都应试。有一个举人叫做刘蕡(音fén),在试卷里公开反对宦官掌权,认为要国家安定,应该排斥宦官,把政权交给宰相,把兵权交给将...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清朝以武力征服天下,在前期时曾与蒙古准噶尔部进行了长达75年的战争,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最终才将其彻底征服。在与准噶尔部交战过程中,清朝遭到了建立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败,也成为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在康熙年间,康熙帝先后三次亲征,将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击败,之后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成为...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战史风云

  •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 安史之乱是怎么爆发的?安史之乱的经过和结果!
  • 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的奏效了吗?其实司马懿早已看穿一切!
  • 李世民在位做过哪些事情?唐朝守业者李世民的政绩!
  • 春秋时期发生的争桑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两个村民而引发的战争
  • 黄巢攻下长安后义军为什么迅速落败了?是黄巢膨胀了吗?
  • 赵国反攻秦军大败,秦昭王和赵孝成王究竟谁打残了谁?
  • 六国合纵伐秦明明不止一条路,为何偏偏盯着函谷关不放?
  • 南宋是蒙古最难啃的骨头?元军南侵费了多少时间?
  • 廉颇“抗秦援韩”为什么败了?“抗秦援韩”有机会取胜吗?
  • 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没有一鼓作气灭赵?乘胜追击会有什么结果?
  • “死诸葛走生仲达”是什么意思?诸葛亮司马懿相持五丈原!
  • 诸葛亮到底是几次出祁山北伐?诸葛亮北伐的真实战绩如何?
  • 睢阳之战张巡为守城吃三万人,如何评价他?
  • 淝水之战是怎么胜利的?谢玄败秦绝对不是侥幸!
  • 长平之战为秦国统一天下埋下伏笔!长平之战的起因和结果是什么?
  • 安史之乱后大唐怎么衰败了?安史之乱对大唐有哪些影响?
  • 诸葛诞为什么叛魏反司马?诸葛诞最后结局怎么样?
  • 秦琼避战为什么?玄武门之战有什么值得深思的地方?
  • 东吴、蜀汉同时起兵,虞松向司马师献出了什么计策?
  • 襄平之战讲了什么?司马懿谋略与血性爆发尽显牛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