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秘闻野史 朱棣留下了治世能臣,朱元璋留了哪三个人?

朱棣留下了治世能臣,朱元璋留了哪三个人?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古代皇帝在临死前,都会找几个顾命大臣,让他们好好辅佐新皇帝治理国家,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也不例外,都为新皇帝留下了三个人。但是从留下的这三个人日后的所作所为来看,朱元璋在看人的眼光上还是略微逊色于自己的儿子,因为朱元璋留下了三个书呆子,不仅没能帮助继任皇帝治理好国家,而且还一错再错让皇帝丢了皇位;而朱棣留下的三个人,个个皆是治世之能臣,在他们的辅佐下,明朝开创了盛世。

  当初朱元璋统一天下后,随他打天下的名将因为各种原因死的死、退休的退休,而又经过“洪武四大案”之后,开国之臣能留下来的就少之又少。朱元璋这样做虽是为将来的新政权扫平障碍,但是未免操之过急了,现在把能用的大臣都杀光,将来太子继位又依靠谁来治理天下呢?不过朱元璋还是有准备的,他特意挑选了三个人留了下来,用来在日后辅佐皇太孙朱允炆,这三人就是:方孝孺、齐泰、黄子澄。

image.png

  朱元璋和朱棣都留下了顾命大臣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朱允炆登基继位后立刻把当时还是地方小官的方孝孺召回京城任命为翰林侍讲,任命齐泰为兵部尚书、黄子澄为翰林学士。而后每逢大事,朱允炆都要与此三人参议一番,如果是一般政务,这三人或许还能胜任,但是朱允炆重用他们,却希望他们帮助自己做另一件事,那就是削藩。

  削藩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君不见昔日汉景帝采纳晁错削藩建议,最后惹得“七国之乱”,若非后来周亚飞力挽狂澜,汉景帝的皇位可能就不保了。而这次朱允炆也要行削藩之事,他重用了爷爷留下来的三位顾命大臣,准确的说是三位读书读久了已经读的麻木的书呆子。说三人都是书呆子,可能不准确,至少方孝孺和齐泰还是在削藩上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但是黄子澄绝对是名副其实。

  当年朱元璋在位时就派黄子澄为东宫伴读,当朱允炆的讲师。一次朱允炆在东角门对黄子澄说到:“诸叔各拥重兵吗,何以制之?”黄子澄回答道:“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随后又以汉朝七王之乱被平定的事迹来鼓励朱允炆,因此黄子澄在后来的三人中更得到朱允炆的信任。

  那为何说他是名副其实的书呆子呢?这里说三件事以作证明。

  第一件就是:朱允炆作为新皇帝登基后,按照惯例地方藩王是要进京晋见的,当朱棣到达南京后,户部侍郎卓敬劝朱允炆立刻把朱棣抓起来,削去藩位。但是朱允炆却说朱棣是他的叔叔,不能这样做。或许卓敬不是朱允炆的亲信,他人微言轻,不能让朱允炆采取这宝贵的意见,但是黄子澄却是朱允炆的亲信智囊,他的话朱允炆是无论如何都要听得。但此人仗着读《孝经》长大,绝不肯用这种卑鄙的手段打败敌人,所以就在朱棣晋见的整个过程中,黄子澄当了一回观众,从头到尾没有发一言、出一个计谋。这就很可笑了,之前在东角门时,黄子澄指点江山说的头头是道,真到了关键时刻却掉链子了,看来黄子澄不仅是书呆子,还是纸上谈兵的一把好手。

  第二件是:朱棣回到北平不久后,朱元璋的忌日到了,同样按照规定朱棣是要进京祭拜的,但这次他没去,而是派了三个儿子做代表。朱棣的三个儿子进京后,三大顾命之臣中的齐泰就劝朱允炆立刻把这三人抓起来当人质,但是这时黄子澄站了出来,他认为此时行动可能会打草惊蛇。这就很自欺欺人了,前面已经有好几个藩王被削去王位,这时黄子澄却说不能打草惊蛇,简直是愚蠢到了极点。关键是朱允炆偏偏极为信任黄子澄,听取了他的意见,最后放走了朱棣的儿子。

  第三件是:在朱棣靖难开始后,原本朱允炆派的统帅是耿炳文,但是因为作战不利,黄子澄趁机建议撤掉耿炳文的统帅之位,改成李景隆担任。关于李景隆,我在前面的文章《朱棣取得靖难之役胜利是因为能打吗?这3个原因你是想不到的》中介绍过,此人实际上是朱棣安插在南军中的内奸。而黄子澄放弃了前朝开国老将不用,却执意要用这样一个纨绔子弟而且还是敌方奸细的人做己方大军统帅,最后能不失败吗?

image.png

  南京统帅李景隆

  如果把朱允炆削藩失败的主要责任扣在黄子澄身上,也不太正确,因为黄子澄只是作为建议者,而最后采纳建议的却是朱允炆本人,他放着另外两人的意见不听,非要听这个夸夸其谈的书呆子的话,那失败就是必然的了。

  实事求是的讲,这三人都是饱学之士,而且都是一等一的忠臣,朱元璋选择此三人做朱允炆的顾命大臣,是因为他们在太平之世,真的可以辅佐皇帝治理出盛世局面。但是没想到在自己死之后,皇孙却要在削藩这件事上重用他们,最后这三人不仅不能为皇帝分忧解难,反而出了一大推的馊主意。

  所以在朱棣登基后,他就极为小心的避免当年侄子犯下的错误,他留下的三个人,都是经过各种历练,最终成为可以托付后事的人。这三人就是杨士奇、杨荣、杨溥,史称“三杨”。此三人虽然在学问上不及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但是在治国为政的能力上,要远远超过他们。朱高炽和朱瞻基父子得以顺利当上皇帝,很大程度上都离不开三杨的帮助和谋划。而且后来,在三杨的辅佐下,明朝才得以出现“仁宣盛世”,朱高炽和朱瞻基父子才得以成为一代明君。

image.png

  朱棣留下的三杨

  所以说,朱元璋在看人的眼光上还是要略逊色于自己的儿子朱棣,因为朱元璋留下的顾命大臣只能适用于太平之世;而朱棣留下的顾命大臣,则可以在太平时节和动乱时期都能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秘闻野史

古代有一类男子,可随意进出后宫与妃子接触

古代有一类男子,可随意进出后宫与妃子接触
  在我国古代,宫廷之中的等级制度可谓十分之森严。  古代皇家为了纯正皇室血脉,也就产生了一群特殊的存在:太监。  古代皇宫之中,能够存在的男子,除了皇帝之外就要属那些未成年的皇子了。  其次就是所谓的太监和大内侍卫。其实人们并不知道,大内侍卫是不可以接近后宫妃嫔的。  即使大内侍卫轮值守卫后宫,也需要彼此互相监督,不可踏入妃子宫内半步。  但在古代却有一群男子,不必经过阉割就可以随意进出皇帝的后...

隋朝太子杨勇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杨勇不死还有唐朝吗?

隋朝太子杨勇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杨勇不死还有唐朝吗?
  隋朝太子杨勇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杨勇不死还有唐朝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说到隋朝的太子杨勇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人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的死或许是改变了历史的,当然了历史当然是不能改变的我们只是做一些假设,话说如果隋朝的太子杨勇他不死,也没有失去太子之位,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后面的唐朝什么事了?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  这个问题不太恰当,前半句...

懿安皇后:14岁嫁给侄子唐宪宗,是五居太母之尊

懿安皇后:14岁嫁给侄子唐宪宗,是五居太母之尊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懿安皇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我想很多人都听过醉打金枝的故事,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因为升平公主不尊敬长辈,醉后将她痛打了一顿。然而郭暧跟升平公主的女儿,谱写了大唐王朝的一代传奇。  她就是郭子仪的孙女懿安皇后郭氏(死后追封),郭氏是唐代宗的外孙女,唐代宗的孙子是唐顺宗李诵,所以说李诵是郭氏的表哥。  贞元九年,郭氏因家世显赫,被选为广陵王妃,时为广陵王的宪宗亲临...

朱棣当上皇帝后,为什么连自己的生母都不认?

朱棣当上皇帝后,为什么连自己的生母都不认?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后人眼中永乐大帝朱棣与洪武大帝朱元璋有着非常相似的性格,二人都有远大的理想、极高的才华、以及极重的杀心与疑心,但是起初在朱元璋眼里并不是这样,虽然朱棣也是自己的儿子,但是朱元璋却把自己近乎全部的爱都给了自己的嫡长子朱标。  嫡长子朱标与皇四子朱棣  大家都知道太子朱标是历史上最幸福的太子,深得当朝皇帝朱元璋的信任和宠爱。而其母亲马...

九子夺嫡究竟有多惨烈?九子夺嫡最后每个人的下场是什么?

九子夺嫡究竟有多惨烈?九子夺嫡最后每个人的下场是什么?
  九子夺嫡究竟有多惨烈?九子夺嫡最后每个人的下场是什么?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历史上帝位之争最激烈的朝代是哪个?答案一定是清朝。那么清朝最激烈的皇位之争是哪两位皇帝之间?答案一定是康雍之间。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帝王之争——九子夺嫡,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秘闻野史

  • 古代有一类男子,可随意进出后宫与妃子接触
  • 隋朝太子杨勇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杨勇不死还有唐朝吗?
  • 懿安皇后:14岁嫁给侄子唐宪宗,是五居太母之尊
  • 朱棣当上皇帝后,为什么连自己的生母都不认?
  • 九子夺嫡究竟有多惨烈?九子夺嫡最后每个人的下场是什么?
  • 一人单挑全唐人!乾隆爷的诗有一首看一眼就能倒背!
  • 雍正的顾常在:入宫不到半年就死了,死后八年都没下葬
  • 和珅怎么得罪了嘉庆帝?和珅的杀身之祸是怎么招来的?
  • 大唐第一高富帅贺兰敏之是怎么死于非命的?贺兰敏之做了什么?
  • 明熹宗朱由校的张裕妃:17岁因孕封妃,最后却受冻而亡
  • 乾隆后宫出身最显赫的舒妃,死后天子亲自祭奠
  • 17岁少女进宫嫁给53岁乾隆,却被冷落8年
  • 揭秘:刘伯温临终前让儿子烧掉的一本书是什么?
  • 谋反罪按律凌迟,朱元璋为什么只扒了蓝玉的皮?
  • 乾隆很忙?除了画画写诗,朕在吃上也没输过!
  • 朱元璋在农妇家过夜,后来农妇怀上了?
  • 乾隆有一位“外国妃子”,连生四子最后葬入皇陵
  • 万贵妃比皇帝大十余岁,横行后宫备受宠爱
  • 九子夺嫡唯一的幸存者!十四阿哥胤祯为什么和雍正反目成仇?
  • 14岁侍女被乾隆宠幸,最后却独守空房78年
  • 清朝最惨公主,改嫁3次,最后晚年悲凉
  • 曹操跟许褚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曹操学狗叫许褚能这么肆无忌惮?
  • 乾隆一生有三任皇后,他最爱的谁?
  • 太平公主为什么两次出家?这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 揭秘:明朝开国大将蓝玉为何会被朱元璋扒了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