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历史解密 要是别的皇帝统领50万明军的话,还会发生土木堡之变吗?

要是别的皇帝统领50万明军的话,还会发生土木堡之变吗?

  众所周知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的奇耻大辱,那么到底是敌人太强,还是皇帝太脑残呢?要是别的皇帝统领50万明军的话,还会发生土木堡之变吗?

  明朝是打败了元朝而取得天下的。从明朝建立开始,对蒙古一直掌握着主动。蒙古对汉仍有相当的威胁,但,已经不足以造成全局动荡、国破朝亡这样的大破坏了。

  朱祁镇生于公元1427年,八岁继位,到正统十四年,也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人,在政治上极其不成熟,在军事上——说他是军事脑残也毫不为过。

  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明朝接到也先领导瓦剌军队侵犯的情报,明英宗朱祁镇决定北伐亲征。

  虽然这时的明军,已经有贪污、腐败、纪律松驰各种弊端,但整体而言,还是足可一战的。更重要的是,朱祁镇出征,带了五十万大军。

图片.png

  不是说人多就一定能打胜仗。但是“万军丛中取敌军上将首级”就已经是近乎传奇的英雄事迹了,要在五十万人中找到、并且活捉首领,这真不是一般的难度。

  如果自己不作死,那大抵是不会死的。转个文,就是“物必先腐,而后虫生”。那么,朱祁镇是怎么作死的?

  首先,诏下两日大军即匆忙集结启程,各项准备均不足,上下一片混乱。

  其次,英宗虽然名为亲征,但军务大事皆由监军太监王振决定,而王振,在军事方面的才干,是无限接近于零的。

  再次,英宗贪名,王振贪功,军事上冒进,导致了几次战败——但到此时为止,还没到“大局败坏不可收拾”的地步。

  于是,最作死的来的:英宗一行抵达土木堡,离怀来城仅二十里,王振却因为自己的千余辆辎重车还未到达,下令就地宿营。

  第二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瓦剌先派人诈和,在明军刚刚拔营时突然折回,无数士兵和大量高级官员在混战中死亡(很难说他们是战死)。朱祁镇突围不成,索性跳下马来,面向南方,盘膝而坐,等待就缚,在犯下无数错误后保持了最后的尊严。

  如果说,整个事件中谁最该死,毫无疑问是王振。有意思的是,关于王振的下场,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护卫将军樊忠在皇帝身边用棰将王振捶死,曰:“吾为天下诛此贼”。然而明英宗自己的回忆,王振是因为自责致使明军战败,引刀自刎——王振这样的死太监怎么可能自责自刎?朱祁镇编出这个故事,只能说明,朱祁镇对王振,已经信任到不理智的程度了。

图片.png

  一个人,能如此信任另一个人;一个人,能获得另一个的如此信任。抛开国难家难不说,这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感情。

  但是,把个人感情取代了政治智慧,这绝对是错得不能再错的大错,是极品脑残。朱祁镇的受苦受辱,都不算冤枉了。

  如果不是如此信任王振,如果稍有自己的判断,如果及时退入怀来城中,如果不要自己打乱五十万军队的正常部署——如果有一个如果成为现实,土木堡之变就不会发生。

  明军可能战胜,也可能被打败。但只要皇帝不被俘,领袖还在,国家的象征没有失去,大局就不至于糜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历史解密

故宫里面的水缸为什么很少结冰呢?

故宫里面的水缸为什么很少结冰呢?
  故宫作为我国一个非常具有历史和地标意义的建筑,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前往参观,而在故宫中又放置着很多的大水缸,其实在古代的宫殿里,放置水缸的作用,很多人应该都是知道的,那就是救火,因为宫殿的结构都是木质,如果起火的话很容易一起烧起来,所以放水缸就是为了方便救火,但是为什么故宫里面那么多的水缸,却从来都没有结过冰呢?  故宫之内总共有300余口容量巨大的金属缸。这些水缸的用途很简单,那便就是平时存满...

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谁的官职更大一些呢?

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谁的官职更大一些呢?
  县令是战国时期设立的官职,意为一县之长。知县则是秦朝设立的官职,早期知县和县令官职相同,都是县里的主官。据说知县一词的起源,是因为在宋朝派遣到县里当官的都被称为“知县事”,此后简称就叫知县。直到明清时期,知县正式被定位七品官,民间称七品官为“七品芝麻官”,这个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下面就来介绍下县令和知县究竟有和区别,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  县令和知县是中国古代的两种官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

宋朝经济那么发达 宋朝为何还出现434次农民起义

宋朝经济那么发达 宋朝为何还出现434次农民起义
  宋朝GDP占世界80%,为何还会出现434次农民起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一提到大宋王朝,很多人都油然而生一种骄傲感,为啥?因为不少专家研究后表明,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财富占据了当时世界的60%,甚至还有数据表明,宋朝的GDP占据了当时全世界的80%之多。还有更搞笑的,居然研究出宋朝的人均GDP达到了2000多美元。  好家...

唐朝时期的科举制是什么样?产生了什么影响?

唐朝时期的科举制是什么样?产生了什么影响?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隋唐时期,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地主阶级结构也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他们希望通过各种渠道取得大小官职。  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  从南北朝时期考试取士措施中发展起来的科举制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确立起来。...

汉武帝母亲地位低微,为何他能被选为太子呢?

汉武帝母亲地位低微,为何他能被选为太子呢?
  古代皇位传承往往父死子继,以立嫡立长为依据。如果没儿子,则兄终弟及。  汉武帝刘彻是汉景帝的第十个儿子,非嫡非长,母亲王娡是楚霸王分封的燕王之曾外孙女,虽有贵族血统,但已沦落为平民,且又有过婚姻,后台不硬,地位不高,汉武帝却从十四个皇子中脱颖而出,成了天之骄子,让人满腹孤疑,他们到底有何能耐,使何手段,能上位成功。  那么汉武帝明明是庶出,母亲出身卑微,为何依旧能登上皇位?  榴莲历史通认为汉...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历史解密

  • 故宫里面的水缸为什么很少结冰呢?
  • 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谁的官职更大一些呢?
  • 宋朝经济那么发达 宋朝为何还出现434次农民起义
  • 唐朝时期的科举制是什么样?产生了什么影响?
  • 汉武帝母亲地位低微,为何他能被选为太子呢?
  • 魏延和张郃相比 两人谁的武力值更高
  • 庞统的死和诸葛亮有关系吗 诸葛亮知道庞统之死吗
  • 秦始皇军队那么强,为何还要费力建长城呢?
  • 蒙恬临死前说了什么?为何曹操会如此动容呢?
  • 宋明两朝相隔不远,为何差距会那么大呢?
  • 曾秉为官清廉,为何会被朱元璋罢免官职呢?
  • 牛仙客当上宰相后做了哪些事?他将盛唐推向深渊
  • 田氏代齐后为什么没有更改国号呢?
  • 长平之战中,白起是如何坑杀四十万赵军的?
  • 为什么汉武帝一定要杀钩弋夫人不可?钩弋夫人的背后有谁?
  • 宋朝和明朝相隔90年 给人感觉为何相隔甚远
  • 诸葛亮在出师表里为什么要向刘禅推荐一个名气不大的向宠?
  • 刘弗陵当了十多年皇帝,为何一个子嗣没有留下?
  • 明朝统治的中期,军队的屯田制度为何会崩溃呢?
  • 魏征尸骨未寒,为何唐太宗会翻脸呢?
  • 清朝灭亡后,八旗子弟都去了哪里呢?
  • 李世民为何会被封为秦王呢?其中有怎样的含义?
  • 古人是如何防治洪水的?很多意想不到的措施
  • 古代人口那么重要,为何打赢攻城战要屠城呢?
  • 左良玉既然是忠臣,为什么却在崇祯死前按兵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