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战史风云 “彭城之战”项羽3万兵马是怎么吊打刘邦的?刘邦为什么会输?

“彭城之战”项羽3万兵马是怎么吊打刘邦的?刘邦为什么会输?

  “彭城之战”项羽3万兵马是怎么吊打刘邦的?刘邦为什么会输?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在奇招迭出的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汉二年(公元前205)四月的楚汉彭城之战,公认是一场收了后世无数军事家膝盖的惊艳奇迹。

  在这场奇迹爆发之前,手握五十六万大军的汉王刘邦,除了坐拥三秦根据地,更高调横扫楚王项羽老巢,兵不血刃拿下项羽的“命根子”彭城。威震天下的项羽呢?却正陷入到齐地里,眼看就是腹背受敌的节奏。可就在看似刘邦“得天下”大局已定的关键时刻,愤怒的项羽却以三万精锐,突然发起暴烈一击,竟一举将刘邦杀得稀里哗啦。庞大的“五十六万大军”土崩瓦解,仓皇逃跑的刘邦,父亲老婆都落到项羽手里。得天下?险些老本赔光。

image.png

  尽管楚汉战争的最后结局,还是以三年后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告终。但是彭城之战战场上,这一场激动人心的大反转,依然从此载入史册,更惹得多少人探讨不停:绝对优势的刘邦,在距离胜利看似一步之遥的时刻,为什么会栽这么大跟斗?

  第一个原因,就是刘邦与项羽,军事水平上的差距。

  彭城之战之前,抗秦战场上大杀四方的项羽,怎么会落到老窝被端的窘境里?主要原因,就是刘邦的战略布局能力太强:背靠汉中大后方的刘邦,先抓住项羽“杀义帝”的小辫大打舆论战,通过给“义帝楚怀王”大张旗鼓办发丧等手段,成功把项羽“炒作”成人人喊打的角色。同时趁热打铁,借着各路诸侯一锅粥的好机会,连拉拢带挟裹拼凑了五十六万联军,借着项羽讨伐齐地的机会,成功打了项羽一个冷不丁。

  这全程操作里,生猛的项羽一直在胡乱出拳,谁不服打谁,冷静的刘邦,却是步步为营,每一步都落在项羽的软肋上。可这强大的战略布局能力,也掩盖了俩人另一个致命差距:用兵指挥能力。

  作为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后,从刀光血影里拼杀出来的两位佼佼者,项羽的用兵指挥水平,向来闻名天下。除了有惊人的天赋外,他一直经历的,都是高难度的硬仗恶战,打的都是“破釜沉舟”这样的地狱难度大仗。无论战前动员还是临场指挥,还是战略战术应用,都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相比之下,刘邦却差得远,本身就是半路出家,而一直到彭城战役之前,刘邦打的仗,大多都是顺风仗。恶战怎么打?他真心没经验。

  抛开战略眼光,仅以军事指挥水平说,项羽和刘邦面对面开练,就好比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兵,单挑一个打惯顺风局的菜鸟。就算刘邦手里,比项羽多出二十倍人马,胜负也可以想。

  而比起能力差距来,第二个原因,比能力更致命:两人各自军事团队的差距。确切说来,就是刘邦手里人太多。

  军队人多,难道不是优势是劣势?对一般对手,或许是优势,对上项羽,却显然不是:真正优秀的将军,能够做到把千军万马捏合成坚强整体。刘邦呢?他是个顶级政治家,却非顶级将军,“带将”才是特长,以韩信的科学概括说,刘邦带兵最多就能带十万人。而此时他的手里,却是近六十万人。这种规模的军队,绝非刘邦本人能带的动,带成一盘散沙,那是正常表现。

  而且刘邦这五十六万人,绝大多数都不是自己嫡系,以《史记》的形容说“得劫五诸侯兵”,行军路上还收了彭越的三万人,看上去浩浩荡荡,但这些跟着掺和的“诸侯”们,当时全是墙头草,就打算趁着刘邦占优势,跟着去楚地分块肉,一旦风声不对,必然垮得快。

  本身这来自五湖四海的队伍,就是不好带,以刘邦“只能带十万人”的能力,带不好也就是必然。这支占领彭城的大军,看上去气势如虹,其实就好似草台班子,碰上坚硬的拳头,简直一砸就倒。

  而项羽,却恰是这么一支“拳头”。他的三万精兵看似人少,却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硬仗恶战的阵仗早见习惯,钢刀见红都是常事,外加老家被端,家人遭遇堪忧,早就各个心里冒火,揍刘邦根本不用动员。精通奇谋的项羽,这次也愤怒开脑洞,没有正面硬冲彭城坚城,反而绕到彭城西侧,突然向东攻击,等于是最坚硬的拳头,一击就砸到刘邦大军的软肋。

image.png

  其实,虽然被打了个闷棍,可刘邦毕竟有近六十万人,哪怕拼消耗,都够项羽杀一阵,刘邦就算打不过,安全撤退也没问题。可问题就是,刘邦是“联军”,大难临头各自飞,跑路都跑的乱七八糟。外加项羽这次算计的太精确:从西往东打,“联军”只能向东跑,可东边是泗水,几十万人堵在水边,出不去又打不过,结果就是白白挨宰,不是落进河里,就是死于项羽楚军刀下,几乎全军覆没。

  所以,再看似强大的团队,倘若内部关系没理顺,就算带兵的是刘邦,该崩也要崩。

  捎带一个原因是,彭城大战前,也是刘邦“放飞自我”太过分的时候。这“放飞自我”,也是刘邦的老毛病,当年占据咸阳后,就“放飞”了一通,成日吃喝玩乐,幸亏被张良樊哙骂醒,才有了“约法三章”的美谈。占领彭城后,刘邦又“放飞”了一通,“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等于是几十万人集体吃喝玩乐,本来就不好打的仗,这才变得没法打,终以惨败收场。

  而比起这其中的教训来,更发人深思的,还有战事的后续:凭着逆天一击翻盘的项羽,接下来老毛病还是没改,依然是逮着刘邦乱出拳。但接着吃了不少败仗的刘邦,却依然延续了其高人一筹的战略部署,终于以步步为营的战略抉择,弥补了战场上的大败亏输,并最终在垓下给了项羽致命一击。上演了“屡败于项羽却赢天下”的神迹——缺少格局眼光,就算强悍如项羽,一城一地的争夺赢再多,到头来,也难免要输。

  更值得一提的,还有刘邦“放飞”的老毛病。他在咸阳放飞过,也在彭城放飞过,但这场惨败之后,他却再未放飞,无论是接下来与项羽的垓下大决战,还是西汉建国后,面对内忧外患烂摊子时的策略,他都再未“放飞”,却是继续以冷静的布局,奠定一个强国崛起的家业。只以此事看,刘邦赢,不靠运气,不止凭格局,更凭这强大的自我提升。

  “无赖”刘邦战胜“霸王”项羽,单复盘这些事,就知实至名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战史风云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后期一次非常重要的农民起义,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然而这场曾横扫清朝半壁江山的运动,前后存在14年,最终还是失败了。  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促使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走向覆灭的呢?这就需要了解于太平天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一方面清朝作为旧秩序的延续,是封建专制皇权统治(这里...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唐开元初年不仅是唐朝和中国封建王朝最为鼎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丝路贸易的鼎盛时期。然而,好花不常在,好景不常来,安史之乱和其后的藩镇割据让这个曾经强大辉煌的王朝在苦苦挣扎中走向穷途末路。强大的唐帝国缘何由盛转衰?自汉朝开始与西方进行交流的舞台—“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这些疑问我们可以从安史之乱前的怛罗斯之...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宋徽宗时期的花石纲把东南一带闹得昏天黑地,出产花石多的地方,百姓遭殃也最重。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县)地方,出产各种花石竹木,朱勔的应奉局常常派差人到那里,搜刮花石。当地有个方腊,家里有个漆园。方腊平时靠这个园里的出产,日子勉强过得去。自从朱勔办了花石纲以后,方腊家也遭到勒索。方腊恨透那些官府差役,又看到当地农民兄弟...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从唐穆宗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  唐文宗李昂(穆宗的儿子)即位的第二年,各地推荐的举人到京都应试。有一个举人叫做刘蕡(音fén),在试卷里公开反对宦官掌权,认为要国家安定,应该排斥宦官,把政权交给宰相,把兵权交给将...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清朝以武力征服天下,在前期时曾与蒙古准噶尔部进行了长达75年的战争,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最终才将其彻底征服。在与准噶尔部交战过程中,清朝遭到了建立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败,也成为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在康熙年间,康熙帝先后三次亲征,将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击败,之后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成为...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战史风云

  •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 安史之乱是怎么爆发的?安史之乱的经过和结果!
  • 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的奏效了吗?其实司马懿早已看穿一切!
  • 李世民在位做过哪些事情?唐朝守业者李世民的政绩!
  • 春秋时期发生的争桑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两个村民而引发的战争
  • 黄巢攻下长安后义军为什么迅速落败了?是黄巢膨胀了吗?
  • 赵国反攻秦军大败,秦昭王和赵孝成王究竟谁打残了谁?
  • 六国合纵伐秦明明不止一条路,为何偏偏盯着函谷关不放?
  • 南宋是蒙古最难啃的骨头?元军南侵费了多少时间?
  • 廉颇“抗秦援韩”为什么败了?“抗秦援韩”有机会取胜吗?
  • 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没有一鼓作气灭赵?乘胜追击会有什么结果?
  • “死诸葛走生仲达”是什么意思?诸葛亮司马懿相持五丈原!
  • 诸葛亮到底是几次出祁山北伐?诸葛亮北伐的真实战绩如何?
  • 睢阳之战张巡为守城吃三万人,如何评价他?
  • 淝水之战是怎么胜利的?谢玄败秦绝对不是侥幸!
  • 长平之战为秦国统一天下埋下伏笔!长平之战的起因和结果是什么?
  • 安史之乱后大唐怎么衰败了?安史之乱对大唐有哪些影响?
  • 诸葛诞为什么叛魏反司马?诸葛诞最后结局怎么样?
  • 秦琼避战为什么?玄武门之战有什么值得深思的地方?
  • 东吴、蜀汉同时起兵,虞松向司马师献出了什么计策?
  • 襄平之战讲了什么?司马懿谋略与血性爆发尽显牛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