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风云人物 孙权一共有七个儿子 孙权为何最后传位给十岁的孙亮

孙权一共有七个儿子 孙权为何最后传位给十岁的孙亮

  还不知道:孙权一共有七子,孙亮仅位居第七,孙权为何传位才十岁的孙亮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确立皇位继承人,又被称为“定国本”,为了确保统治稳定,一般皇帝很早就确立并培养储君,以防皇帝本人不测之后权力交接平稳。太平时期,皇位或可传承于幼儿,但群狼环伺之际,皇位一般都是传承于有能力的成年人,比如司马氏政变之后,掌权者司马师有一养子司马攸,由于养子年龄较小,无法掌控局面,所以司马师去世之前,将权位交给了弟弟司马昭,而不是司马攸。

  三国晚期,风云激荡,魏国屡屡发动征吴战争,东吴岌岌可危,但这时东吴皇位传承却出现了奇诡一面:孙权一共有七子,孙亮仅位居第七,孙权去世之时孙亮才十岁,根本无法应对险恶局势,为何孙权却传位孙亮?

image.png

  孙权一共有七子,即:孙登、孙虑、孙和、孙霸、孙奋、孙休、孙亮,其中最大的是孙登,出生于209年,最小的是孙亮,出生于243年,两人年龄相差30多岁。

  孙登是孙权长子,由孙权正室徐夫人养大,这是因为生母地位卑贱,于是连抚养孙登的权力都没有。虽然孙登母亲出身不好,但在孙权心目中,孙登才是东吴真正的继承人。

  221年,孙权立孙登为王太子,为孙登选择老师,并为孙登培养势力,最典型的是让诸葛瑾之子诸葛恪、张昭之子张休、丞相顾雍之孙顾谭、偏将军陈武之子陈表等进宫,为孙登侍讲诗书。其中,孙权认为张昭向白侯子安学习过《左氏春秋》,得到了名师传承,于是想出一个繁琐的办法,让其子张休先听张昭讲授,再回宫转授孙登,如此大费周章,表明了孙登在孙权眼中的地位。

  225年,孙权为孙登娉娶周瑜之女为王太子妃。当时,周瑜虽死,但周家是传承百多年的大家族,周瑜又还有余威,孙登联姻周家,非常利于未来掌控东吴,因此孙权为孙登可谓是操碎了心。

  229年,孙权武昌称帝,即立孙登为皇太子。随后,孙权迁都建业(南京),就让孙登留守武昌,并派陆逊镇守武昌,辅佐孙登。之后,孙权一旦出征时,就让孙登镇守后方。

  也就是说,孙权是100%的准备传位于孙登。可惜,241年孙登英年早逝,孙权获悉震惊悲惋,悲痛不已:“国丧明嫡,百姓何福!”

image.png

  孙虑是孙权第二子,自幼聪慧,多才多艺,深得孙权器重喜爱,被孙权任命为镇军大将军,驻守半州(今江西九江西),是东吴镇守一方的诸侯。但与孙登一样,孙虑也是英年早逝,早在232年就已去世,享年二十岁。

  孙和是孙权第三子,爱好文学,擅长骑射,礼贤下士,尊敬老师,深受孙权宠爱。而且,孙和与孙登关系很好,孙登去世之前推荐孙和为太子,即“皇子和仁孝聪哲,德行清茂,宜早建置,以系民望”。

  242年,孙登去世第二年,孙权册立19岁的孙和为太子。孙和没有辜负孙登期望,为人和善,处事公平,严以律己,《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和有好善之姿,规自砥砺”。如果不出意外,孙和将成为东吴一代明君。

  但孙和成为太子之后,孙权第四子孙霸非常不服,明里暗里纠集一帮党羽陷害太子及其支持者。而且,孙和母亲王夫人与孙权长女孙鲁班(嫁给了周瑜之子周循)矛盾尖锐,于是孙鲁班与孙霸结盟共同对付孙和。比如,孙鲁班与孙霸散布谣言,说孙和暗中谋划夺权,对孙权不敬,王夫人在孙权病重时脸上露出笑容等。

  经过数年谗言洗脑,孙权终于相信孙和是小人,于是将孙和软禁,250年降为彰王,被再封南阳王,安置于长沙。孙亮即位之后,孙和坐罪赐死,享年三十岁。

image.png

  孙权第四子孙霸,之所以能与孙和分庭抗礼,与孙权宠爱密不可分。

  242年,孙霸受封鲁王,更为重要的是,孙霸很受孙权宠爱,与太子孙和不相上下,于是孙霸萌生夺嫡争储之心,结交大臣和孙鲁班陷害太子,进而造成朝野动乱,史称“南鲁之争”。不过,孙霸尽管成功毁掉了太子,自己却也没有得到好处,反而是双输,250年孙霸图谋害死孙和一事曝光,被孙权赐死,其党羽全寄等被诛杀。

  孙霸虽说品行有亏,手段不太光明,但见识能力却是一流,所以时人赞之“德行内著,美称外昭”、“天挺懿德,兼资文武”等。

  可以说,孙权前四子,个个都是人中龙凤,都能独当一面,都有一代明君潜质,可惜或英年早逝,或死于内耗。截止孙权去世之前,这四个儿子已经彻底退出皇位传承序列,那么剩下的三人之中,孙权为何传位年龄最小的孙亮?

image.png

  孙奋是孙权第五子,妻子是袁术孙女,孙权在世时,史书对孙奋描述不多,主要是孙权去世这一年,封孙奋为齐王、迁居武昌。

  孙休(生于235年)是孙权第六子,孙权去世时17岁,在当时算是已经成年。以孙休年龄推断,孙权去世之时,孙奋应该超过17岁。

  既然如此,为何孙权不选孙奋或孙休,而传位才10岁的孙亮?原因非常简单,孙亮出身不凡,母亲是皇后,是孙权诸子中唯一的一位嫡子。

  243年,孙亮出生,相传母亲潘淑有孕时时出现异像,曾梦见有人将龙头授予她,之后不久就在建业宫内殿生下孙亮。当时,孙权年岁大了,而孙亮年又最幼,因而特别疼爱孙亮,于250年将其立为皇太子,同时立潘淑为皇后。而且,史书记载孙亮非常聪明,《建康实录》记载“年七岁为皇太子,见傅相具师资之礼,大臣重之”。

  与孙亮出身不同,孙奋母亲叫仲姬,从她被称为姬来看,地位应该并不高;孙休母亲是王夫人(孙和母亲也叫王夫人,但不是同一人),孙权的一位妃嫔,地位远不能与皇后潘淑相比。与此同时,孙奋与孙休出生时,都没有异像出现。

  因此,孙权最终传位孙亮,而没有选择孙休、孙奋。

image.png

  孙权去世之后,年仅十岁的孙亮即位,诸葛恪(诸葛亮侄子)、孙弘、孙峻等辅政。但在第二年,诸葛恪征淮南失败,被孙峻等人所杀,大权落入孙峻手里。三年之后孙峻病死,将执政大权交给了堂弟孙綝,而孙綝嗜好杀戮,残虐无道,挟天子之令清除了不少异己,成为东吴名副其实的太上皇。孙綝夺权这一过程,让东吴国力遭到严重削弱,这是东吴越来越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258年,孙綝废掉孙亮,将其贬为会稽王、候官侯,据说孙亮在前往封地途中自杀,估计实际是孙綝将其毒杀。之后,孙綝迎立孙权第六子孙休即位,因此孙休成为东吴第三位皇帝。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但并没有改变东吴国力下降的局面。

  孙休这个人真比较仁义,给四个儿子起名用冷僻字起名,原因在于随便哪一个儿子登基,这样的冷僻名字几乎都不用世人避讳。汉宣帝刘洵,原名叫刘病已,称帝之后,民间就要避讳“病”与“已”,于是时人调侃“病都生不起了”,所以才改名刘洵。与之相似的是明朝皇帝名字,之所以奇葩,也与这一原因有关。

  264年,蜀国刚刚灭亡,东吴完全处于魏的包围里,形势非常危急,这时孙休去世,内部形势又一次不稳,让东吴雪上加霜。由于孙休儿子年龄都非常幼小,于是博弈之后,权臣决定让孙和长子孙皓即位,孙皓就是东吴的末代皇帝。

image.png

  总的来说,东吴之所以没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东吴权力交接不平稳,夺嫡之争过于激烈,国内派系林立,互相内斗不已,陆逊等去世就与夺嫡之争息息相关,这些都导致东吴国力遭到严重削弱。否则,以东吴地理位置,庞大的疆域与人口,以及层出不穷的名将,东吴或许能与魏晋长期对峙。

  参考资料:《三国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风云人物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还不知道:司马衷和刘禅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衷被称为史上最傻皇帝,智商连阿斗都不如,事实真的如此吗?  蜀国的刘禅一直被认为是傻皇帝的代表,他投降后,有一天司马昭问他是否想念蜀国,刘禅说:这里挺爽的,思念蜀国干嘛。随从郤正很无语,告诉他下次问起应该回答“先人的坟墓都在蜀地,我每天都惦记着啊”,这样才有逼格。后来司马昭又问起,刘禅就按他说的回答了。司马昭说...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山海关之战是影响了明清易代的重大事件,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李自成和满清及吴三桂的联军,在一片石打了一仗。自此后就一溃千里,直到李自成彻底败亡。这种情况,其实是很不正常的。为什么说很不正常呢?  因为李自成只不过是和满清军队打了一仗,就算打败了,他应该还有接下来的很多战争计划。比如,他还可以组织北京保卫战。就算北京保卫战打败了,退出了北京城,他还可以进行其他阻击战。要知道,李自成的军队...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麴义(又作曲义、鞠义),凉州西平郡人 ,生卒年不详,是东汉末年军阀袁绍部下的将领,能征善战,屡建战功,早年在凉州,精通羌人战法,率领着袁绍的精锐部队。在界桥之战,以八百兵大破公孙瓒两万步兵和一万骑兵。后来,由于自恃功高而骄纵不轨,被袁绍所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人物生平  叛韩就袁  麴义,一做曲义。汉灵帝年间,平原麴氏避难西平,成为当地的大姓,麴义常在生活...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司马懿真的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关于晋朝,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条有趣的评论:司马懿老贼透支了自己子孙的智商,所以晋朝是很糟糕的一个朝代,而且是第一个南迁的中原王朝。这句话其实有几分道理,晋朝皇帝的素质相对于汉、唐、明等大统一王朝确实比较差,而且还出了晋惠帝司马衷这样千古笑话,但并不能因此就说晋朝的君主都是昏君,除了...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对蜀汉后主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禅是真的扶不起来的阿斗吗?  刘禅阿斗在历史上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刘禅是蜀国皇帝刘备的儿子。然而流程却丝毫没有继承下他父亲刘备的光荣的性格和美德。不仅没有雄才大略和诗人的眼光,而且还很快把他父亲所多年打下来的江山挥霍一空了。  很多人都说刘禅是被他父亲当年为了笼络人心摔了一下而摔傻了。但是也有更多的人认为,刘禅本来就...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风云人物

  •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 十三阿哥胤祥文武双全 康熙为何没有传位给他
  • 有哪些与袁绍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 雍正登基之后为何没有立刻对胤禩动手?
  • 刘备当初都能重用魏延 诸葛亮为何不好看魏延
  • 历史上夏侯惇在曹魏集团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
  • 乾隆知道自己要继承皇位后 乾隆为什么会忘天痛苦
  • 康熙临死前如果不传位给雍正 雍正最后会不会造反
  • 朱标有25个兄弟 他们为什么不去争夺太子之位
  • 关羽和魏延赡养士兵最后都跑光了 赵云为何没有发生这种事情
  • 历史上曹操败走华容道的真相是什么样的?
  • 康熙早年时期擒住鳌拜 康熙晚年时期为何后悔了
  • 朱高炽十几年监国却坐了一年皇帝 朱高炽为何如此短命
  • 历史上钟繇的生平经历如何?有何作为
  • 李渊退位后的太上皇生活如何 李渊到底生了多少个孩子
  • 有关于太子朱标的死有三种说法 其中哪一个最可信
  • 许田围猎时刘备没有杀曹操,是因为什么?
  • 都说皇帝后宫佳丽三千 皇太极为何对海兰珠情有独钟
  • 历史上的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 正史和演义差距有多大
  • 郭汜: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与李傕等人互斗多年
  • 赵云十分重情重义又铁骨铮铮 刘备为何重用魏延也不用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