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战史风云 “崖山之后无中华”的说法对吗?崖山之战是怎么样的?

“崖山之后无中华”的说法对吗?崖山之战是怎么样的?

  你们知道崖山之战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近些年来,一直都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崖山之后无中国”,意思就是说,自从南宋的崖山海战之后,南宋灭亡,从这时候开始,中华文化就已经不存在了,因为取而代之的是蒙古文化,中华文明已经断层,之后的一切都已经不是原来的了。但是这种观点还是为大多数人所不接受,那么这种观点到底是谁提出来的,为什么还有这,多人不认同呢?

image.png

  1.驳崖山之后无中国

  什么是崖山海战?历史教科书上准确说法是,这是南宋王朝为抵抗蒙古侵略最后一次有组织的抵抗,最终以以南宋大败而终结。之后上自南宋皇帝.宰相下至贩夫走卒10万余军民投海殉国,宁死不降,这是何其壮烈的、感天动地的民族气节!此战之后,南宋灭亡,蒙古人正式统治中原。汉人政权在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沦陷于外族。

  那么是谁提出了有崖山之后无中华的说法?这个人叫内藤湖南,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他是 20世纪初日本著名历史学家、政治评论家,“京都学派”的奠基者之一,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解决中国历史的分期问题,提出了对日本乃至西方的中国学影响深远的中国历史分期法和文化中心移动说,成为近百年来日本研究中国学界一面难以撼动的旗帜。

  那么他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这种学说的呢?这个时间节点就在清日甲午战争之后,当时整个日本社会受到清日甲午战争胜利的影响,再加上日俄战争的胜利。整个日本社会弥漫着疯狂的气息,军国主义扩张思潮慢慢成形,对于扩张领土的欲望愈加强烈。而目标正是民国刚刚建立,民不聊生,军阀混战的中国。日本人深受中国古代明正言顺思想的影响,所以他侵略中国需要一种思想道德上的正当性,于是这种学说边。慢慢的扩展开来,有不少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留学时深受影想。在再加上日本政府的曲意引导,所以这种思想就慢慢的流传开来。

image.png

  崖山海战之后,南宋灭亡,这是中华文明第一次出现断崖式的灭亡和倒退,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的转折点。中国独立发展的进程被打断,曾经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科技、都中断了,宋朝以后的中国人,和宋朝以前的中国人,完全是两种人。那种雍容华贵,豪迈自信,重诺轻死的精神没有了,丢失了。

  所以很多日本史学界学者认为,在南宋朝灭亡以后,日本才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这一说法有道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在对中华文明的传播和保护上,日本做得确实比同时期的中国政府要好,很多孤本典籍后来在日本有所发现,在大陆却都失传了。但这一点只能说日本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某种程度上说日本人虽然还具有它的民族独立性,但是他在文化上已经深受中国的影响,已经被中华文明所同化,已经初步具备成为中国人的条件,只是还不彻底。

  而中华文明的根仍然在神州大地上,虽然宋朝时汉民族在政治上被蒙古人武力征服了。但是我们的文化没有断绝,我们可以最终从历史中汲取营养,浴火重生。最终赶走了蒙古人,建立大明王朝。所以我们不能妄自菲薄的相信一个世纪以前的流言蜚语,中国文化从未真正断流,小编为自己身为一个中国人而骄傲。

image.png

  2.崖山海战

  崖山海战,又称崖门战役、崖门之役、崖山之战、宋元崖门海战等,是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

  崖山位于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南约50公里的崖门镇,银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涨退的出入口。东有崖山,西有汤瓶山,两山之脉向南延伸入海,如门束住水口,就像一半开掩的门,故又名崖门。

  崖山海战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间的决战。战争的最后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南宋灭国时,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此次战役之后,赵宋皇朝的陨落,同时也意味着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蒙元最终统一整个中国。中国第一次整体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

  3.为什么说崖山之后,再无中华?

  宋元之战

  南宋末年,蒙古族四处侵略,向西打到了维也纳;向东打到了千岛群岛;向南打到了印尼爪哇岛。整个亚欧大陆大部分的土地已经在蒙古帝国的版图之中了,但是对于偏居一隅,瑟缩在长江以南的南宋,却始终打不下来,但是蒙古帝国一直盯着这块肥肉不肯放手。

  德祐二年(1275年)襄樊失陷之后南宋的防线已经从淮河汉水收缩到长江南边了,这时候蟋蟀宰相贾似道还牢牢把持着朝政,腐朽的宋帝国像风浪里的小舟,摇摇欲坠。

  而在北边夺得皇位的忽必烈,派出了得力将领丞相伯颜南下攻宋,元军不费什么力气就攻下了汉阳和鄂州,贾似道不得不率兵出战。贪生怕死的贾似道像伯颜求和,怎知被拒绝了,于是贾似道弃军而逃,扔下军队给孙虎臣。最后贾似道给太后流贬至循州,途中给孙虎臣在漳州处死。

  贾似道虽然死了,但是大宋这条船也是千仓百孔了。忽必烈大军一路向南,攻破了建康(南京)、常州、然后直逼临安城。

  临安破城已经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朝廷大臣相继出逃,益王赵罡和广王赵昺被护送南逃。途中改立益王为帝,就是宋端宗。逃到福建南平之后,元军紧追不舍,挥师从浙江攻进福建,于是端宗小朝廷被迫继续逃亡。

image.png

  刚出海口就碰到了元军水师,幸好大雾未被发现躲过了一劫。端宗继续走水路从泉州经过潮州到了惠州,最后在景炎二年倒到了香港九龙附近,有意在这里安顿下来建立行宫。但是元军紧追不舍,小朝廷只能继续逃到虎门,刚停下元军就到了广州,本想再逃亡的宋端宗他们,刚下海就被元军追上来了,在中山附近大战一场,惨败。

  侥幸逃出的人数越来越少,到了中山南海附近更是遇到了风暴,不多的随行又死了一大半,没多久端宗也给吓死了。群臣本想四处逃散,最后陆秀夫拿出他代拟的《景炎皇帝遗诏》,推了广王赵昺上帝位。可怜的赵昺只有八岁,什么都还不懂。

  一路逃亡到了崖山,崖山是位于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南约50公里的崖门镇,临近海边,银洲湖水从这里入海。崖山和西面的汤瓶山相对如门,故称崖门,进可攻退可守,是个不错的根据地。

  然而元军立定决心要斩草除根,次年二月,派出都元帅张弘范从朝阳由海路进攻,包围了这个不算朝廷的小朝廷。统帅张世杰奋力对战,但是完全没法抵抗凶猛的元军。

  陆秀夫见无力突围了,于是打算将妻子儿女都驱入海中,自己再自杀殉国。但是他的妻子拉着船舷不肯资金,他怒吼:“你们先走,我随后就来。”这才松手沉海。

  陆秀夫转头对着赵昺说:“国事至此,陛下应为国而死。德祐皇帝受辱已甚,陛下不可再受辱。”说完背着八岁的皇帝,跳入了忙忙的大海之中。

  另一头杨太后跟张世杰一路逃到广东阳江海陵岛附近,遇到台风,全军覆没,至此,南宋朝廷彻底消亡了。

  南宋覆灭的意义

  南宋灭忙后,蒙元是第一个完全占领中原的王朝,几千年华夏文化的积累被破坏,中华文明就此中断。

  唐宋时代,日本派了很多使者来到中原,学习了中华很多文化和传统,所以时至今日,在日本依旧能看到很多中国没有,但是却在日本保留下来的传统。

  不过我觉得时代是在进步的,汉文化强大的底蕴,包容了蒙古族的文化进来,融成一体,不但没有像其他三个文明古国那样消亡了,而是一直延续到今天,这是我们应该骄傲的地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战史风云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后期一次非常重要的农民起义,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然而这场曾横扫清朝半壁江山的运动,前后存在14年,最终还是失败了。  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促使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走向覆灭的呢?这就需要了解于太平天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一方面清朝作为旧秩序的延续,是封建专制皇权统治(这里...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唐开元初年不仅是唐朝和中国封建王朝最为鼎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丝路贸易的鼎盛时期。然而,好花不常在,好景不常来,安史之乱和其后的藩镇割据让这个曾经强大辉煌的王朝在苦苦挣扎中走向穷途末路。强大的唐帝国缘何由盛转衰?自汉朝开始与西方进行交流的舞台—“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这些疑问我们可以从安史之乱前的怛罗斯之...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宋徽宗时期的花石纲把东南一带闹得昏天黑地,出产花石多的地方,百姓遭殃也最重。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县)地方,出产各种花石竹木,朱勔的应奉局常常派差人到那里,搜刮花石。当地有个方腊,家里有个漆园。方腊平时靠这个园里的出产,日子勉强过得去。自从朱勔办了花石纲以后,方腊家也遭到勒索。方腊恨透那些官府差役,又看到当地农民兄弟...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从唐穆宗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  唐文宗李昂(穆宗的儿子)即位的第二年,各地推荐的举人到京都应试。有一个举人叫做刘蕡(音fén),在试卷里公开反对宦官掌权,认为要国家安定,应该排斥宦官,把政权交给宰相,把兵权交给将...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清朝以武力征服天下,在前期时曾与蒙古准噶尔部进行了长达75年的战争,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最终才将其彻底征服。在与准噶尔部交战过程中,清朝遭到了建立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败,也成为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在康熙年间,康熙帝先后三次亲征,将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击败,之后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成为...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战史风云

  •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 安史之乱是怎么爆发的?安史之乱的经过和结果!
  • 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的奏效了吗?其实司马懿早已看穿一切!
  • 李世民在位做过哪些事情?唐朝守业者李世民的政绩!
  • 春秋时期发生的争桑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两个村民而引发的战争
  • 黄巢攻下长安后义军为什么迅速落败了?是黄巢膨胀了吗?
  • 赵国反攻秦军大败,秦昭王和赵孝成王究竟谁打残了谁?
  • 六国合纵伐秦明明不止一条路,为何偏偏盯着函谷关不放?
  • 南宋是蒙古最难啃的骨头?元军南侵费了多少时间?
  • 廉颇“抗秦援韩”为什么败了?“抗秦援韩”有机会取胜吗?
  • 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没有一鼓作气灭赵?乘胜追击会有什么结果?
  • “死诸葛走生仲达”是什么意思?诸葛亮司马懿相持五丈原!
  • 诸葛亮到底是几次出祁山北伐?诸葛亮北伐的真实战绩如何?
  • 睢阳之战张巡为守城吃三万人,如何评价他?
  • 淝水之战是怎么胜利的?谢玄败秦绝对不是侥幸!
  • 长平之战为秦国统一天下埋下伏笔!长平之战的起因和结果是什么?
  • 安史之乱后大唐怎么衰败了?安史之乱对大唐有哪些影响?
  • 诸葛诞为什么叛魏反司马?诸葛诞最后结局怎么样?
  • 秦琼避战为什么?玄武门之战有什么值得深思的地方?
  • 东吴、蜀汉同时起兵,虞松向司马师献出了什么计策?
  • 襄平之战讲了什么?司马懿谋略与血性爆发尽显牛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