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名著经典 《梁书》何远传记载的是什么样的历史故事?

《梁书》何远传记载的是什么样的历史故事?

  梁是一个神秘的朝代,曾经短暂的存在过,这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三个朝代,由萧衍代齐称帝,《梁书》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为了方便大家理解,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的是《梁书》中的何远传的白话文版本。

  何远,字义方,是东海郡郯县人。他的父亲何慧炬官至南朝齐尚书郎。

  何远起初担任江夏王国的侍郎,不久调任奉朝请。齐永元年间,江夏王萧宝玄在护军将军崔慧景的支持下,起兵京口,进围宫城谋取帝位,何远也参与了这一事件。起事失败后,何远便逃到长沙宣武王那里,宣武王想方设法把他窝藏保护起来。后来,何远又请求得到了桂阳王萧融的保护,随即被朝廷发觉,当追捕的人赶到时,何远跳墙而逃,没有被抓住。萧融和何远的家属都被抓住了,萧融最后被杀害,而何远的家属则被关押在尚方狱中。何远逃过长江,要他的旧友高江产收罗一帮人马,想迎接梁武帝的义军,东昏侯手下的人闻知此事,便派人追捕何远等人,这帮人马随即溃散了。何远便投降了北魏,到达寿阳时,他进见刺史王肃,想和王肃共举义旗,王肃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何远又请求迎接梁武帝,王肃答应了。于是王肃派兵护送何远到梁武帝处。梁武帝看见何远,便对张弘策说:“何远是个美男子,却能不顾家破人亡来报答昔日的恩情,这是很难做到的啊。”当即任命何远为辅国将军,随军东下。攻破朱雀军后,梁武帝任命何远为建康令。梁武帝登基时,何远任步兵校尉,又因迎接之功被封为广兴男,食邑三百户,升任建武将军、后军将军鄱阳王萧恢的录事参军。何远同萧恢平日关系不错,他在王府中尽心尽力,任劳任怨,萧恢也以诚心对待他,给了他很多好处。

图片.png

  不久,何远调任武昌郡太守。何远本来风流倜傥,为人不拘小节,崇尚侠义,但现在他却小心谨慎地为官当政,断绝了很多交往,别人所赠送的东西他丝毫也不接受。武昌过去均在江中取水吃,到炎热的盛夏,何远怕水太温,常常给钱让衙门中的人去买老百姓井中的凉水,不要钱的,就派人把水送回到他们家中。其他的事迹大致和这件事类似。这些事虽然有些做作,还是体现了何远对下人的关心。何远坐的车和穿的衣服更是粗劣不堪,所用的器物中找不到铜器和漆器。江东一带多水产,很便宜,但何远每次只吃几片干鱼就足够了。然而何远生性刚直严厉,官吏和老百姓有很多人因为小事受到鞭挞,于是他便被人告发,追究下廷尉治罪,揭发罪行数十条。当时士大夫犯了罪,都不受成法限制。何远考虑到自己没有收受什么贿赂,便接受审查三天、七天的条款,最终还是以私藏禁杖的罪名被免了官。

  后来,何远又被起用为镇南将军、武康县令。在任更加廉洁奉公,免除过多的祭祀活动,以身作则,很受百姓称颂。太守王彬巡视下属各县,各县都设宴盛情款待他,到武康县时,何远却只准备了干粮和茶水。王彬离开武康县时,何远送他到县界,给他送上一斗酒和一只鹅作为礼物。王彬跟何远开玩笑说:“你的礼节比陆纳还过分,难道不怕被古人笑话吗?”梁武帝听说了何远的才干,提升他为宣城太守。从县令直接提升为邻近京城的大郡太守,近世还没有这种先例。宣城郡受过敌军的洗劫,何远尽心治理,使其又颇有名气。一年之后。何远升任树功将军、始兴内史。当时泉陵侯萧渊朗赴任桂州刺史,沿途劫掠,进入始兴郡境内时,却没有动一根毫毛。

  何远任职期间,喜欢兴修道路和街巷,修整房屋,讲究城市规划,居民住宅、市场、城墙、护城壕沟、牲口棚、仓库等等都井井有条,好像军营一样整齐。他的俸禄一点也不动用,等到年终时,拿来给特别贫困的百姓交租调,这是常有的事。但是他在审问案子时还是讲人道,不肯做得太绝情,加上他生性果断,百姓也不敢非议,既敬佩他,又为他讲人情放过罪犯而感到惋惜。何远所到之处,百姓都为他立生祠来表彰他的功德,并向朝廷上表章介绍他的政绩,梁武帝总是给予很高的评价。天监十六年(517),梁武帝下诏说:“何远以前任武康县令时,已经以廉洁公平著称,在担任宣城太守和始兴内史时,更显清白。他为政首先重视教化,勤政爱民,即使是古代的优秀的二千石官员,也没法超过他。应该给他升官,用以表彰他的政绩。可授予给事黄门侍郎之职。”何远当即被召回,担任仁威长史。不久,又出任信武将军,监领吴郡。他在吴郡因酗酒有过失,调任东阳太守。何远任职时,把豪强、富人视为仇敌,把穷人、弱小者视为子弟,很让豪强们感到畏惧和害怕。他在东阳担任太守一年多,又被因罪受罚的人诽谤,被免官回家。

图片.png

  何远为人耿直,不存私心,他不请客送礼,也不到处拉关系。他给富贵的人和贫贱的人写的信,都平等地以礼相待。他见到别人,也不动不动就给脸色看,似乎自己高人一等,因此很遭俗人的憎恨。他的清廉公正实为天下第一。他曾在数郡为官,见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始终不动心。他的妻子儿女有时也忍饥受寒,跟贫穷的老百姓差不多。何远离开东阳回家后,过了很多年也不谈起荣耀之事,士人们因此更加赞美他。他的轻财好义,急他人之所急,以诚待人,不弄虚作假等等,大概都是天性吧。他常常跟别人开玩笑说:“你如果能够听到我一句假话,我送你一匹绢。”众人都用心观察,始终没有能够听到。

  后来,何远又被起用为征西咨议参军、中抚司马。普通二年(521),何远去世,时年五十二岁。梁武帝对他的家属给予了丰厚的赠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名著经典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一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一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靖康中帙六。  起靖康元年正月二十四日庚寅,尽其日。  二十四日庚寅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再上奏。  书云:伏承御书特加温谕寻绎研味言悉由衷敦固欢好益光圣德陛下既全始终质诸天神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等永念同盟敢不只畏中山河间两府亦望差近上亲信之臣严赐敕旨令从随少宰专行管勾交拨疆界据喝下金帛拟准见御宝文字续次交送近者猥被圣恩赐致内乐百馀人不欲使去父母之邦因乞放还辱从所请感戴之至无任下情外据所割三...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三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三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靖康中帙。  起靖康元年二月一日丁酉,尽四日庚子。  二月一日丁酉朔姚平均数仲劫金人寨不克败绩杨可胜被执为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所杀。  中兴遗史曰:先是朝廷大臣皆主和议唯李纲非之及种师道至议论与纲同上意颇和。又姚平仲以士不得速战有怨言达於天听上一日遣使伍辈促种师道战师道奏请召大臣熟议之君子谓师道主张不定其意在乎!败则分谤也。乃与李邦彦李纲吴敏同对於福甯殿皆言可击上问兵期师道请过春分节上以为缓...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五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五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靖康中帙。  起靖康元年二月五日辛丑,尽其日。  德安府进士张柄上书乞罢蔡懋复用李纲种师道。  臣谨按尚书右丞行营使李纲忠亮刚方有为有守功在社稷泽被生灵万口一谈神人系命方金贼(改作师)犯阙而奋不顾身自请督战盖陛下之裴度也。臣窃见纲於瞻对之际不能无主忧臣辱义在必死贼未授首臣无还期之言是宜陛下待以心膂之任无或携贰比闻出师攻贼为统制将校不肯入敌马前退衄遂策废罢成命已行兵民失措为(删此字)忠义解体矣。...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二年里记载了什么?

  谷梁赤所撰的儒家著作《春秋谷梁传》强调必须尊重君王的权威,但不限制王权;君臣各有职分,各有行为准则;主张必须严格对待贵贱尊卑之别,同时希望君王要注意自己的行为。那么此书在哀公二年里记载了哪些事?  二年春,王二月,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取漷东田,水郭东,未尽也。及沂西田。沂西,未尽也。癸巳,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句绎。三人伐而二人盟何也?各盟其得也。  夏,四月丙子,卫侯元...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三年里记载了什么?

  谷梁赤所撰的儒家著作《春秋谷梁传》强调必须尊重君王的权威,但不限制王权;君臣各有职分,各有行为准则;主张必须严格对待贵贱尊卑之别,同时希望君王要注意自己的行为。那么此书在哀公三年里记载了哪些事?  三年春,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此卫事也,其先国夏何也?子不围父也。不系戚于卫者,子不有父也。  夏,四月甲午,地震。  五月辛卯,桓宫、僖宫灾。言及则祖有尊卑,由我言之则一也。季孙斯、叔孙州仇帅...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名著经典

  •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一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三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五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二年里记载了什么?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三年里记载了什么?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四年里记载了什么?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七年的原文是什么?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八年的原文是什么?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九年的原文是什么?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五年里记载了什么?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十年的原文是什么?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六年里记载了什么?
  • 薛丁山征西第71回:御花园打死张保,劫法场惊死高宗
  • 红楼梦贾母是造成贾府衰落的最大推手吗?
  • 红楼梦中众多女子中,有哪些人的结局比较好?
  • 红楼梦中黛玉怒怼周瑞家的是什么原因?
  • 红楼梦中宝玉在芙蓉女儿诔中是如何评价晴雯的?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十一年的原文是什么?
  • 红楼梦中戏班解散后,十二戏子都去了哪里?
  • 薛丁山征西第73回:薛刚一祭铁丘坟,武则天借春天顺
  • 薛丁山征西第72回:武后下旨捉丁山,三百余名尽遭灾
  • 薛丁山征西第75回:薛刚三扫铁丘坟,西唐借兵招驸马
  • 《三朝北盟会编》卷五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薛丁山征西第74回:骆宾王移檄起义,薛刚二扫铁丘坟
  • 《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九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