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战史风云 信陵君大胜秦国的三次战役!信陵君的军事实力如何?

信陵君大胜秦国的三次战役!信陵君的军事实力如何?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信陵君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信陵君流传后世的《魏公子兵法》,二十一篇,阵图七卷。在秦始皇即位前,信陵君曾三次打败秦军,我们从这三场战争的过程,来看看信陵君的实战水平如何。

  一、窃符救赵

  长平之战后,白起迅速作出部署,司马梗北上攻打赵国旧都晋阳,王龁东进攻打赵国要塞武安直逼邯郸,准备一举灭亡赵国。后来坐镇武安的左更王龁代替王陵为将,增兵继续猛攻邯郸。

image.png

  赵国平原君派人向诸侯求救,魏安釐王很清楚,赵国与魏国唇亡齿寒,赵国必救,于是派老将晋鄙[bǐ]统兵十万,前往魏赵边境的殷城驻扎。

  晋鄙屯兵在殷城,在漳水以南,只要渡过漳水,一天之内可以到达邯郸。但晋鄙听从魏安釐王的旨意,在殷城屯兵,并不急于出战。

  晋鄙在殷城,坐山观虎斗,其实也很危险,一旦邯郸真的城破,魏国的救援计划就会彻底失败。晋鄙等待的,其实是一个时机,一个秦军达到最大伤亡的时机。

  但是魏国信陵君却并不这么想,唇亡齿寒,万一赵国真的亡了,魏国灭亡也就不远了。在多次劝说魏安釐王未果之后,信陵君决定兵行险着,窃符救赵。

  殷城魏军大营,大将晋鄙取出自己怀中的另一半虎符,与信陵君的虎符合在一起,天衣无缝。晋鄙还要派人去大梁核实,信陵君门客朱亥从长袖中取出重四十斤的铁锤,向晋鄙当头一击,可怜老将军脑浆迸裂,当场气绝。

  公元前257年,魏国信陵君领精兵八万,楚国春申君领十万大军,一起救援邯郸。邯郸城内的赵军也攻出城外遥相呼应,联军在数量上占据优势。

image.png

  秦军兵败,郑安平率两万秦军投降,王龁率军撤向太行山,退到河东郡汾城。信陵君追到河东郡,斩杀两万秦军,只付出六千人的代价。

  窃符救赵这场战争,战国四公子有三个出现在战争中,分别是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其中信陵君年龄最小,战功最大。

  二、合纵破秦

  公元前248年,秦国相国吕不韦派他的爱将蒙骜,领大军攻打赵国。蒙骜军攻克几年前乐乘收复的晋阳,以及太原郡范围内的榆次(今山西太原东南)、新城(今山西朔县南)、狼孟(今山西太原北)等三十七座城池。

  在秦军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赵悼襄王决心奋起反击。赵国廉颇和乐乘都不在了,军中无大将,赵王想起了信陵君。

  信陵君魏无忌,自十多年前窃符救赵后,一直在赵国不敢归魏。当年赵孝成王挽着信陵君的手臂,一同跨进赵国王宫大殿,还封五座城邑给信陵君做食邑。

  如今十多年过去,赵悼襄王以上将军印授信陵君,使将军庞煖为副,起赵军十万抗秦。

  邯郸之战十年后,信陵君第二次领兵,他令门客到各诸侯国,搬取援军。

  魏安釐王派人持魏国相印,往赵国迎信陵君为将。魏安釐王为信陵君准备的军队,也是十万人,信陵君在漳水河畔接收魏军,赵魏两军合并,二十万雄师,足以抗衡蒙骜军。

image.png

  信陵君统兵不久,好消息接踵而至,燕、韩、楚三国,都钦佩信陵之用兵如神,闻其为统帅,悉遣大将引兵至魏,听其节制。

  五国大军共四十余万,联营百余里,旌旗蔽日,军威鼎盛,驻扎在赵魏边境。

  秦国方面,吕不韦对蒙骜非常信任,他调动秦国一切力量,增援蒙骜,蒙骜军也达到三十余万。

  信陵君令卫庆统领魏师,景阳统领楚师,近二十万人,筑为连垒,虚插信陵君旗号,坚壁不战,以拒蒙骜军。

  信陵君本人,统领赵、韩、燕三国二十余万大军,沿着太行山南麓向西疾行。信陵君统领的三国大军,过野王、武遂不攻,通过太行山最短的一条通道“2轵关陉”到达河东郡。再往西一直到达黄河东岸,接着沿着黄河南下,到达渭水与黄河汇流的地方。

  绕行这么远来截断秦军粮草,主要原因是防止蒙骜军来救援,同时绕过函谷关,兵不血刃就截断秦军粮草供应。

  蒙骜后路被断,他从大军中选出数万老弱之兵,虚建“大将蒙”的旗帜,继续与魏、楚二军相持。然后尽驱精锐,衔枚疾走,反身来与信陵君决战。

  四国的军队在黄河南岸厮杀,搅做一团,从天明杀到天黑。

  此战蒙骜部损失近十万人马,王龁部折损五万余人,粮船尽丧,秦军遭遇一次大惨败。

  魏安釐王闻信陵君大破秦军,奏凯而回,不胜之喜,出城三十里迎接。

  这场战争,秦国上下再次见识信陵君的军事才华多么可怕。未来的几年,在信陵君去世前,吕不韦根本不敢发动对三晋的攻势。

  三、收复陶郡

  合纵军大破秦军后,各诸侯国都对这次合纵的过程和结果称赞不已。可信陵君却并没有把这点成绩挂在心上,他心中的焦点,在另外一个地方:陶郡。

  秦国所占据的陶郡,几乎把魏国东西割裂为两大块。如果能趁势攻下陶郡,魏国的地缘形势将大为改观,重新成为中原的霸主都有可能。

  信陵君送走四国的将军,大摆宴席,与昔日门客合欢。各国使臣也带着重礼来魏国见信陵君,早已威名震天下的信陵君,成了六国人心中神的化身。

image.png

  不过谁也未曾料到,信陵君不过是在演一部戏,就在人们以为他功成名就,无暇分身的时候,信陵君忽然统领新得胜的魏军,杀入陶郡。

  陶郡并入秦国,已经有四十年,早期陶郡作为魏冉的封地,又作为出兵东方的屯粮之地,秦国有重兵驻守。后来秦国远交近攻,陶郡的战略意义下降,守军数量也大幅下降。如今吕不韦的封地在洛邑,富裕的陶郡之于秦国,更多的是经济意义。

  但是陶郡对于魏国来说,就太重要了,这个几乎将魏国一分为二的地方,让魏国东西不能相顾,国土分为两大块,让魏人如鲠在喉。

  当魏国的大军开进陶郡,当地秦国守军根本阻挡不了这支新胜之师,陶郡各城邑逐渐被魏军占领。

  一个月后,魏国兼并陶郡所有城邑,天下惊呼:天降神将魏无忌!秦国吕不韦闻蒙骜战败已经不寒而栗,得到陶郡丢失的消息更是魂飞魄散,秦国上下谈信陵君色变,哪还有人敢出兵东方。

  魏国整合陶郡后,东西两大块连接起来,魏国再次强盛起来,大有重新成为中原霸主的趋势。信陵君带着一系列辉煌战果回归魏国,魏安釐王如渴时得浆,火中得水,喜不可言。

  四、信陵君之死

  不过信陵君在魏国,并未如鱼得水,原因还是来自其兄魏安釐王的猜忌。当时魏安釐王身体不好,他驾驭不了信陵君,那么自己过世之后,太子魏增又怎能控制得了叔父?

  信陵君名动天下,诸侯莫不倾心。诸侯之将相,莫不敬且惮之。信陵君为魏大将,诸侯兵皆效命,天下只知有信陵君,不知有魏王。

  当时太子魏增在秦国为质,吕不韦派人离间魏增与信陵君,同时派人到魏国,造谣生事,让魏安釐王更加猜忌自己这个兄弟。

  信陵君怎不知其兄魏安釐王的心思,为顾全大局,公子托病不朝,将相印兵符,俱交还魏安釐王。此后信陵君广求美色,与宾客日夜宴饮为乐,惟恐不及。

  几年的时光中,英雄信陵君,就在纵欲酒色中度过。英雄无用处,酒色了残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战史风云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后期一次非常重要的农民起义,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然而这场曾横扫清朝半壁江山的运动,前后存在14年,最终还是失败了。  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促使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走向覆灭的呢?这就需要了解于太平天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一方面清朝作为旧秩序的延续,是封建专制皇权统治(这里...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唐开元初年不仅是唐朝和中国封建王朝最为鼎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丝路贸易的鼎盛时期。然而,好花不常在,好景不常来,安史之乱和其后的藩镇割据让这个曾经强大辉煌的王朝在苦苦挣扎中走向穷途末路。强大的唐帝国缘何由盛转衰?自汉朝开始与西方进行交流的舞台—“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这些疑问我们可以从安史之乱前的怛罗斯之...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宋徽宗时期的花石纲把东南一带闹得昏天黑地,出产花石多的地方,百姓遭殃也最重。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县)地方,出产各种花石竹木,朱勔的应奉局常常派差人到那里,搜刮花石。当地有个方腊,家里有个漆园。方腊平时靠这个园里的出产,日子勉强过得去。自从朱勔办了花石纲以后,方腊家也遭到勒索。方腊恨透那些官府差役,又看到当地农民兄弟...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从唐穆宗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  唐文宗李昂(穆宗的儿子)即位的第二年,各地推荐的举人到京都应试。有一个举人叫做刘蕡(音fén),在试卷里公开反对宦官掌权,认为要国家安定,应该排斥宦官,把政权交给宰相,把兵权交给将...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清朝以武力征服天下,在前期时曾与蒙古准噶尔部进行了长达75年的战争,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最终才将其彻底征服。在与准噶尔部交战过程中,清朝遭到了建立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败,也成为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在康熙年间,康熙帝先后三次亲征,将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击败,之后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成为...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战史风云

  •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 安史之乱是怎么爆发的?安史之乱的经过和结果!
  • 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的奏效了吗?其实司马懿早已看穿一切!
  • 李世民在位做过哪些事情?唐朝守业者李世民的政绩!
  • 春秋时期发生的争桑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两个村民而引发的战争
  • 黄巢攻下长安后义军为什么迅速落败了?是黄巢膨胀了吗?
  • 赵国反攻秦军大败,秦昭王和赵孝成王究竟谁打残了谁?
  • 六国合纵伐秦明明不止一条路,为何偏偏盯着函谷关不放?
  • 南宋是蒙古最难啃的骨头?元军南侵费了多少时间?
  • 廉颇“抗秦援韩”为什么败了?“抗秦援韩”有机会取胜吗?
  • 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没有一鼓作气灭赵?乘胜追击会有什么结果?
  • “死诸葛走生仲达”是什么意思?诸葛亮司马懿相持五丈原!
  • 诸葛亮到底是几次出祁山北伐?诸葛亮北伐的真实战绩如何?
  • 睢阳之战张巡为守城吃三万人,如何评价他?
  • 淝水之战是怎么胜利的?谢玄败秦绝对不是侥幸!
  • 长平之战为秦国统一天下埋下伏笔!长平之战的起因和结果是什么?
  • 安史之乱后大唐怎么衰败了?安史之乱对大唐有哪些影响?
  • 诸葛诞为什么叛魏反司马?诸葛诞最后结局怎么样?
  • 秦琼避战为什么?玄武门之战有什么值得深思的地方?
  • 东吴、蜀汉同时起兵,虞松向司马师献出了什么计策?
  • 襄平之战讲了什么?司马懿谋略与血性爆发尽显牛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