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风云人物 太史慈是什么人?他不受孙权重用的原因是什么?

太史慈是什么人?他不受孙权重用的原因是什么?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太史慈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名将,不仅足智多谋,骁勇善战,还是贯手著棼的神射手。那为何孙权不重用太史慈,导致其抑郁而亡呢

  一,少有谋略

  太史慈早年投身仕途,在老家东莱郡担任奏曹史,因为很有谋略 所以很得郡守看重。不久青州刺史与东莱郡守发生冲突,二人互不相让,于是都向朝廷上书弹劾对方。当时东汉朝廷有个规定,如果州郡发生冲突,只会受理先到达的奏章。青州刺史因此抢先派人将奏章送往洛阳,东莱郡守得知后急命太史慈出发,叫他一定要赶在州里的使者之前把奏章交给朝廷。

image.png

  太史慈带着奏章迅速出发,一路急行,刚好在州里的使者上交奏章前夕赶上了他。然后太史慈就迎了上去,冒充朝廷的官员问使者说:“你是想要上交奏章吗?”使者回答:“是。”太史慈便让他把奏章拿出来,自己帮他检查一下有没有错误。使者不疑有诈,便把奏章交给了太史慈。太史慈趁机拿出怀里的刀,将奏章毁了。使者吓得惊慌失措,于是大喊说:“有人毁了我的奏章。”

  太史慈赶紧拉住使者,把他拽到马车里,对他说:“假如你不把奏章给我,我也毁不了它。现在你我都有罪责,可我不会独自承担,假如你我一起默不作声地逃走,就能免于受罚。”使者不解地问:“你替郡守毁了我的奏章,是立了大功,为何还要逃走?”太史慈回答说:“郡守只是让我来看你的奏章上交了没有,现在我一时冲动毁了它,恐怕郡守不会饶了我,所以我只能逃走。”

  使者对太史慈的话信以为真,便随他一起逃离洛阳。结果太史慈一出城就借口有事,悄悄返回洛阳,把奏章上交给了朝廷。青州刺史听说奏章被毁,只得再派使者前往洛阳送奏章,但朝廷却没有受理,而是采纳东莱郡守的说法,指出错在青州刺史。事后太史慈名震青州,但他知道青州刺史深恨自己,担心受到报复,于是独自逃往辽东避祸。

  二,报答孔融

  北海相孔融听说了太史慈的事迹,对他的智谋很是赞赏,于是多次派人到他家探望,还赠予其母许多礼物。初平三年(192年),孔融派人驻守都昌,以防黄巾军入侵,没想到却被黄巾军包围。恰好太史慈此时从辽东回家,其母对他说:“你与孔融素不相识,但你走后他经常派人探望慰问,对咱家情深义重,现在他被贼人围困,你一定要赶去相救。”

  太史慈来到都昌城外,趁着黄巾军包围不严,趁夜混进城内。然后太史慈见到孔融,请求带兵出城杀敌。孔融担心寡不敌众,便没有同意太史慈的请求,而是固守待援。没想到救兵迟迟不到,黄巾军却围城越来越紧。孔融后悔不已,便想派人出城去找平原相刘备求救,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太史慈于是毛遂自荐,向孔融请求派自己去。

  孔融说:“现在贼军围城甚严,众人都说出不去,你虽然很勇敢,但要出城也是很困难吧?”太史慈回答说:“使君对我母亲有厚恩,因此我母亲派我来报恩。现在事情危机,希望使君不要再犹豫了。”孔融这才答应。

  然后太史慈做好准备,带着两名骑兵出城射箭,射中箭靶就回城。这样一连三天,太史慈成功迷惑围城的黄巾军,在第三天冲了出去。黄巾军这才发现有诈,急忙去追赶,结果一连被太史慈射死好几人,吓得放弃追赶。接着太史慈就力劝刘备出兵,带着援兵赶到了都昌,黄巾军听说刘备前来,吓得四散而逃。事后孔融大力称赞太史慈,太史慈之母也称赞儿子报了大恩。

  三,跟随刘繇

image.png

  兴平二年(195年),太史慈前往曲阿,探望老乡扬州刺史刘繇。恰好孙策率军前来,有人就劝刘繇任用太史慈为大将来御敌。刘繇不以为意,笑着说:“如果我重用太史慈,名士许劭不会取笑我吗?”因此刘繇不重用太史慈,只是让他在前线打探情报。

  一天,太史慈与一名骑兵出去打探消息,恰好在神亭遇见了带着十三名猛将出来巡视的孙策。太史慈丝毫不惧,一个人就向孙策冲了过去,与他打得难解难分。不久双方的援兵各自赶来,太史慈与孙策这才互相收手,返回本阵。

  最后刘繇不敌孙策败走,太史慈因此随他逃往豫章郡。然后太史慈又逃到芜湖,自称丹杨太守,继续对抗孙策。太史慈见丹杨西部的泾县等六县还没有被孙策控制,于是前往招抚,成功获得当地人支持。不久孙策前来攻打泾县,结果太史慈兵败被俘。孙策亲自解开太史慈的绳索,对他说:“还记得神亭相斗吗?如果那时你捉了我会怎么样?”太史慈回答说:“不知道。”孙策大笑说:“那现在你和我就一起打天下。”

  四,效力孙吴

  慈临亡,叹息曰:“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权甚悼惜之。(吴书)

  然后孙策任命太史慈为门下督、折冲中郎将,让他统领一支军队。太史慈跟随孙策讨伐麻保贼,遇到贼将站在城上叫骂。太史慈于是弯弓搭箭,不仅把那人的手射穿,还将其死死钉在城楼上。孙策与众军见了,纷纷拍手称赞。

  建安三年(198年),刘繇病死,余部一万多人在豫章群龙无首。孙策于是派太史慈前往招抚,但孙策左右担心太史慈会趁机逃走,于是对他说:“太史慈此去怕是一去不归。”孙策回答说:“太史慈不跟着我,还能跟谁呢?”然后孙策亲自为太史慈送行,问他什么时候回来。太史慈回答说:“六十天内。”最后太史慈如期而归,还劝豫章郡守华歆带着豫章郡归附孙策,左右这才对孙策叹服。

image.png

  荆州刺史刘表派侄子刘磐骚扰艾与西安等县,孙策知道他骁勇善战,必须猛将才能将其压服。然后孙策就任命太史慈为建昌都尉,管理海昏、建昌等六县,抵御刘磐。刘磐听说太史慈骁勇难低,吓得不敢再侵扰江东。曹操听说太史慈勇猛,写信劝他归顺,但他没理。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病逝,死前哀叹说:“大丈夫活着当拿七尺之剑朝见天子,现在志向还没有达成,怎么能死呢?”

  总的来说太史慈是一位重情重义,文武双全的名将。但孙策英年早逝,而其弟孙权年少,与太史慈的关系并不亲近,又担心自己无法驾驭他,于是继续让他抵御刘表。太史慈哀叹孙权不重用自己,于是郁郁寡欢,年仅四十就英年早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风云人物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还不知道:司马衷和刘禅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衷被称为史上最傻皇帝,智商连阿斗都不如,事实真的如此吗?  蜀国的刘禅一直被认为是傻皇帝的代表,他投降后,有一天司马昭问他是否想念蜀国,刘禅说:这里挺爽的,思念蜀国干嘛。随从郤正很无语,告诉他下次问起应该回答“先人的坟墓都在蜀地,我每天都惦记着啊”,这样才有逼格。后来司马昭又问起,刘禅就按他说的回答了。司马昭说...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山海关之战是影响了明清易代的重大事件,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李自成和满清及吴三桂的联军,在一片石打了一仗。自此后就一溃千里,直到李自成彻底败亡。这种情况,其实是很不正常的。为什么说很不正常呢?  因为李自成只不过是和满清军队打了一仗,就算打败了,他应该还有接下来的很多战争计划。比如,他还可以组织北京保卫战。就算北京保卫战打败了,退出了北京城,他还可以进行其他阻击战。要知道,李自成的军队...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麴义(又作曲义、鞠义),凉州西平郡人 ,生卒年不详,是东汉末年军阀袁绍部下的将领,能征善战,屡建战功,早年在凉州,精通羌人战法,率领着袁绍的精锐部队。在界桥之战,以八百兵大破公孙瓒两万步兵和一万骑兵。后来,由于自恃功高而骄纵不轨,被袁绍所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人物生平  叛韩就袁  麴义,一做曲义。汉灵帝年间,平原麴氏避难西平,成为当地的大姓,麴义常在生活...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司马懿真的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关于晋朝,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条有趣的评论:司马懿老贼透支了自己子孙的智商,所以晋朝是很糟糕的一个朝代,而且是第一个南迁的中原王朝。这句话其实有几分道理,晋朝皇帝的素质相对于汉、唐、明等大统一王朝确实比较差,而且还出了晋惠帝司马衷这样千古笑话,但并不能因此就说晋朝的君主都是昏君,除了...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对蜀汉后主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禅是真的扶不起来的阿斗吗?  刘禅阿斗在历史上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刘禅是蜀国皇帝刘备的儿子。然而流程却丝毫没有继承下他父亲刘备的光荣的性格和美德。不仅没有雄才大略和诗人的眼光,而且还很快把他父亲所多年打下来的江山挥霍一空了。  很多人都说刘禅是被他父亲当年为了笼络人心摔了一下而摔傻了。但是也有更多的人认为,刘禅本来就...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风云人物

  •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 十三阿哥胤祥文武双全 康熙为何没有传位给他
  • 有哪些与袁绍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 雍正登基之后为何没有立刻对胤禩动手?
  • 刘备当初都能重用魏延 诸葛亮为何不好看魏延
  • 历史上夏侯惇在曹魏集团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
  • 乾隆知道自己要继承皇位后 乾隆为什么会忘天痛苦
  • 康熙临死前如果不传位给雍正 雍正最后会不会造反
  • 朱标有25个兄弟 他们为什么不去争夺太子之位
  • 关羽和魏延赡养士兵最后都跑光了 赵云为何没有发生这种事情
  • 历史上曹操败走华容道的真相是什么样的?
  • 康熙早年时期擒住鳌拜 康熙晚年时期为何后悔了
  • 朱高炽十几年监国却坐了一年皇帝 朱高炽为何如此短命
  • 历史上钟繇的生平经历如何?有何作为
  • 李渊退位后的太上皇生活如何 李渊到底生了多少个孩子
  • 有关于太子朱标的死有三种说法 其中哪一个最可信
  • 许田围猎时刘备没有杀曹操,是因为什么?
  • 都说皇帝后宫佳丽三千 皇太极为何对海兰珠情有独钟
  • 历史上的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 正史和演义差距有多大
  • 郭汜: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与李傕等人互斗多年
  • 赵云十分重情重义又铁骨铮铮 刘备为何重用魏延也不用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