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风云人物 刘牢之是什么人?淝水大战中他的表现怎么样?

刘牢之是什么人?淝水大战中他的表现怎么样?

  刘牢之是汉高祖刘邦之弟刘交的后裔,东晋末年战将。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在五胡十六国这个中国历史上的特别时期,出了一个威震四方的豪杰刘牢之。

  他起初是东晋北府军的一个将领,在著名的淝水大战中一战成名。由于他指挥有方勇猛无比,率领先锋部队首先就旗开得胜,然后趁势跟进直至取得整个大战的胜利,为东晋朝廷的生存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最后为啥自缢身亡呢?在此专门讲讲他的故事。

  (一)成语草木皆兵的来源

  刘牢之,字道坚,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系江东名门之后,曾祖父刘羲是晋武帝朝的太守,父亲刘健是晋朝南渡后的征虏将军。由于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家风的熏陶,加之本人勤学不倦,尤好军事,颇有计谋,父亲刘健屡对众人夸,牢之是刘家的千里驹。

  苻坚建立前秦统一了北方后,经常派兵骚扰偏安江左的东晋。东晋原有的军队战斗力不强,为对付劲敌前秦就新组建了一支军队——北府军,由宰相谢安的堂弟谢玄统领。

  刘牢之前去投军,刘牢之系将门之后,本人仪表堂堂,精明沉毅,通晓军事,谢玄一下子就把他瞧上了眼,收入军中不久就被选任为将领。

  由于有实权派谢安、谢玄等的支持,加之本人有较强的军事才能,出征几次都能得胜而归,逐步成为北府军中一员著名的战将,为朝野倚重瞩目。

  为吞并东晋统一南北,383年符坚在其统治的范围内疯狂征兵,拼凑了八十万人马号称百万,亲自担任主帅,向东晋发动全面进攻。主攻方向是淮北、寿阳一带。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淝水大战拉开战幕。

image.png

  谢玄率领北府军迎战,刘牢之受命统领精兵五千为先锋。刘牢之率部到洛涧后快速渡水,冒险前进,拼死冲杀。前秦军队难稳阵脚崩溃了。

  刘牢之抓住有利时机,分兵截断敌人的退路,杀敌一万五千余人,缴获大量军械物资。这次战役刘牢之打出了威风,前秦士兵听闻他的名字都战栗起来。

  据史书载,前秦皇帝符坚刚登上八公山时,看到漫山遍野的草木灌丛在风中摇动,疑心有东晋的士兵埋伏在那里面,把他扎扎实实地吓了一大跳,恨不得马上溜之大吉,由此产生了“草木皆兵”这成语。这成语现在还在使用耶。

  刘牢之率军在洛涧大破前秦军队之后,退却的前秦军队影响到其后续部队的士气,都认为前秦军队全面败退了,加之刘牢之分兵包抄敌人的部队不停骚扰且大喊“前秦军败了”,真格是兵败如山倒哦,想立不世之功的符坚也无法收拾这个局面,只好在亲兵的保护下败逃。

  东晋宰相谢安接到前线的捷报,激动得刚进家门就摔了一跤,自己的鞋子被门槛磕掉了,牙齿也被碰掉了好几个。用万分惊喜形容他高兴的程度一点也不为过。

  淝水大战东晋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先锋刘牢之开了好头,立下大功。朝廷除嘉奖外,提拔他担任龙骧将军,并赐爵位。

  淝水大战之后,谢玄派刘牢之率军接受符丕投降、大败慕容垂、解救泰山郡......为东晋王朝的势力达到河南、山东、河北一带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受冷落首次反水

  公元三八五年,东晋宰相谢玄病逝,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出现了新的格局。一肚子坏水的会稽王司马道子掌握朝权后就露出了狰狞面目,立马伙同宦官王国宝狼狈为奸,操控朝政,卖官鬻爵,极力排斥打击谢氏集团的人。刘牢之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为此心中十分不安。

  晋孝武帝司马曜虽然贪图享乐,沉湎酒色,但司马道子如此胡作非为,司马曜还是十分担心王室权力旁落。司马曜冥思苦索,决定采用分权的办法来处理。任命大臣王恭为仆射,套用现在的职级对比,仆射相当于副总理吧,与司马道子共掌朝权,此外任命殷仲堪为大将军,统率部分兵力去镇守荆州,在朝廷外牵制司马道子。

  这样相对平安的日子没过多久,司马曜就去世了,其愚笨且不善谈吐的白痴儿子司马德宗继位,史称晋安帝。司马道子见状更为所欲为,两派的斗争到了白热化程度。王恭为了在朝内站稳脚跟,极力拉拢刘牢之,一直受到司马道子冷落的刘牢之不听家人要他小心的劝告,欣然同意入伙王恭联盟对抗司马道子。

image.png

  经过王恭和心腹们的一系列幕后策划,皇始二年(397年),刘牢之和殷仲堪承头,以讨伐王国宝为名,在京口起兵勤王。司马道子迫于无奈被迫杀了王国宝向刘牢之求和。王国宝死后,司马道子去了一条臂膀,权力大减,而王恭的权力空前增大。

  王恭这人表面上对人很和气,实则心机很深,令人难以捉摸。见自己在朝中的威望日隆后,觉得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对刘牢之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以前刘牢之求见,王恭都是起身相迎,告别时起身相送。

  现在却是正南其北的高高在上坐着,心安理得地让刘牢之拜见。这副前恭而后倨的表现,令刘牢之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真格是越想越不开心,总想寻找机会给王恭过不去,出出心中这口恶气。

  后来司马道子去职,由其儿子司马元显接任。司马元显比他老子还会揽权,王恭当然不服,于是故技重演,命刘牢之率军从京口杀向建康,以清君侧为名讨伐司马元显。

  (三)逐名利再反水

  消息传到建康,朝野大惊,司马元显缺乏军事实力,讲动武完全没辙,但打歪主意却很有一套。他找了一个原北府军的将领、刘牢之的老熟人高速去当说客,策动刘牢之反水。

  高素很会做工作。他回忆了两人的旧交情,还提到谢安谢玄已死,此一时非佊一时后说到,你为王恭立下了大功,他对你有何封赏?官不过将军,还要受气。你如投靠司马元显,加官进爵,当朝中的大将军威震天下......何去何从,请将军速断。

  听了高素的一席话,刘牢之想到王恭态度的变化,觉得王恭这种人真的是不可信也不可交,于是听从高素的游说决定叛离王恭。

  反水的刘牢之一路打进建康,追上逃跑的王恭将其杀掉。司马元显也没有失信,把王恭的职位官号全让给了刘牢之,并兼领七个州的军事。刘牢之成了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其实司马元显当时是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才作出这种承诺的,从其内心而言,他并不希望刘牢之与自己分享权力,因此常常处于既怕刘牢之但又不敢与之闹翻的矛盾心态。刘牢之是个明白人,完全懂得起司马元显的心思,因此两人的关系长期处于一种微妙的貌合神离状态中。

image.png

  这样相对平安的日子过三年后又起风波了。镇守荆襄的桓温死后由其子桓玄继承爵位。桓玄仪表威严,素有盛名,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瞧不起司马家族的弱智和败类当皇帝掌朝政。继承父亲的爵位后有了资本,就起荆襄十镇之兵,顺江而下直扑建康。朝野震惊不已,时任皇帝司马德宗任命司马元显为征讨大都督,刘牢之为前锋都督,去讨伐桓玄。

  桓玄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没有算到刘牢之如此英勇善战,拼尽全力也冲不破刘牢之的防线。黔驴技穷地他心生一计,派人到刘牢之那里当说客,明侃事成之后,以司马元显的官位相授。

  刘牢之有些拿不定主意,心想如果坚守防线,把桓玄击败,就有再造社稷之功,但功高震主哦,司马元显能容纳下自己吗?如果被桓玄打败,那就退无归路了。他打算重演讨伐王恭那一幕。心腹参军刘裕劝他,一反再反形象不好失去民心,应当直起抗击桓玄获取忠君美名。

  刘牢之被鬼迷了心窍哟,完全不愿听别人的劝告,投靠了桓玄。桓玄打进长安,杀了司马元显,但对刘牢之的承诺却忘到九霄云外云了,只封了个会稽内史这类小官儿。

  刘牢之愤怒不已,他打算纠集部下讨伐桓玄。刘裕又劝他,你若反桓玄,你一生中就有三反了,天下人谁能容得下你啊!

  固执的刘牢之不听刘裕劝告,带领部下就向京口出发,没走多久部下就尽散了。刘牢之想到自己孤身一人已毫无作为,也不会为桓玄所容,只好上吊自杀。淝水大战的功臣上吊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可叹可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风云人物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还不知道:司马衷和刘禅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衷被称为史上最傻皇帝,智商连阿斗都不如,事实真的如此吗?  蜀国的刘禅一直被认为是傻皇帝的代表,他投降后,有一天司马昭问他是否想念蜀国,刘禅说:这里挺爽的,思念蜀国干嘛。随从郤正很无语,告诉他下次问起应该回答“先人的坟墓都在蜀地,我每天都惦记着啊”,这样才有逼格。后来司马昭又问起,刘禅就按他说的回答了。司马昭说...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山海关之战是影响了明清易代的重大事件,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李自成和满清及吴三桂的联军,在一片石打了一仗。自此后就一溃千里,直到李自成彻底败亡。这种情况,其实是很不正常的。为什么说很不正常呢?  因为李自成只不过是和满清军队打了一仗,就算打败了,他应该还有接下来的很多战争计划。比如,他还可以组织北京保卫战。就算北京保卫战打败了,退出了北京城,他还可以进行其他阻击战。要知道,李自成的军队...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麴义(又作曲义、鞠义),凉州西平郡人 ,生卒年不详,是东汉末年军阀袁绍部下的将领,能征善战,屡建战功,早年在凉州,精通羌人战法,率领着袁绍的精锐部队。在界桥之战,以八百兵大破公孙瓒两万步兵和一万骑兵。后来,由于自恃功高而骄纵不轨,被袁绍所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人物生平  叛韩就袁  麴义,一做曲义。汉灵帝年间,平原麴氏避难西平,成为当地的大姓,麴义常在生活...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司马懿真的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关于晋朝,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条有趣的评论:司马懿老贼透支了自己子孙的智商,所以晋朝是很糟糕的一个朝代,而且是第一个南迁的中原王朝。这句话其实有几分道理,晋朝皇帝的素质相对于汉、唐、明等大统一王朝确实比较差,而且还出了晋惠帝司马衷这样千古笑话,但并不能因此就说晋朝的君主都是昏君,除了...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对蜀汉后主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禅是真的扶不起来的阿斗吗?  刘禅阿斗在历史上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刘禅是蜀国皇帝刘备的儿子。然而流程却丝毫没有继承下他父亲刘备的光荣的性格和美德。不仅没有雄才大略和诗人的眼光,而且还很快把他父亲所多年打下来的江山挥霍一空了。  很多人都说刘禅是被他父亲当年为了笼络人心摔了一下而摔傻了。但是也有更多的人认为,刘禅本来就...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风云人物

  •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 十三阿哥胤祥文武双全 康熙为何没有传位给他
  • 有哪些与袁绍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 雍正登基之后为何没有立刻对胤禩动手?
  • 刘备当初都能重用魏延 诸葛亮为何不好看魏延
  • 历史上夏侯惇在曹魏集团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
  • 乾隆知道自己要继承皇位后 乾隆为什么会忘天痛苦
  • 康熙临死前如果不传位给雍正 雍正最后会不会造反
  • 朱标有25个兄弟 他们为什么不去争夺太子之位
  • 关羽和魏延赡养士兵最后都跑光了 赵云为何没有发生这种事情
  • 历史上曹操败走华容道的真相是什么样的?
  • 康熙早年时期擒住鳌拜 康熙晚年时期为何后悔了
  • 朱高炽十几年监国却坐了一年皇帝 朱高炽为何如此短命
  • 历史上钟繇的生平经历如何?有何作为
  • 李渊退位后的太上皇生活如何 李渊到底生了多少个孩子
  • 有关于太子朱标的死有三种说法 其中哪一个最可信
  • 许田围猎时刘备没有杀曹操,是因为什么?
  • 都说皇帝后宫佳丽三千 皇太极为何对海兰珠情有独钟
  • 历史上的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 正史和演义差距有多大
  • 郭汜: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与李傕等人互斗多年
  • 赵云十分重情重义又铁骨铮铮 刘备为何重用魏延也不用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