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战史风云 面对连降大雨,司马懿最终是怎么困死公孙渊的?

面对连降大雨,司马懿最终是怎么困死公孙渊的?

  魏灭燕之战,为景初二年(238年),三国时期曹魏讨伐公孙渊的一场战役。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诸侯争霸。在曹操、袁绍、袁术、刘备、吕布等诸侯逐鹿中原的时候,公孙氏一直占领着辽东地区。而曹操在一统北方中原的地区后,公孙氏一度依附于魏国,但始终离心离德,暗中与吴国联系,从而谋划获得更大的利益。景初元年(237年)七月,公孙渊自立为王,是为燕国,并在魏国边境进行骚扰。

image.png

  对此,从魏国的角度来看,虽然公孙渊建立的燕国难成气候,不过,频繁的骚扰,还是会影响魏国后方的安宁,从而不利于魏国和蜀汉、东吴之间的较量。于是,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曹叡派时任太尉的司马懿讨伐公孙渊,这就是魏灭燕之战。对于他来说,魏灭燕之战,可谓其巅峰之战。因为在这场战役中,老练的司马懿十分游刃有余,而公孙渊则处处被动,最终被司马懿所斩杀。除掉公孙渊之后,燕国的疆域,自然被纳入到曹魏的疆域内,这意味着曹魏数十年来辽东问题终于被彻底解决了。

  一

  首先,景初元年(237年)七月,公孙渊自立为王,是为燕国,并在魏国边境进行骚扰。公元238年(景初二年)正月,魏明帝曹叡召回司马懿,命他率兵讨伐。彼时,曹休、曹真、张郃等名将已经去世,司马懿成为魏明帝曹叡的最大仰仗。在出发之前,司马懿向魏明帝曹叡表示:“去百日,回百日,攻战百日,用六十天休息,一年时间足够了。” 司马懿率牛金、胡遵等步骑四万,从京师洛阳出发,经孤竹,越碣石,同时幽州刺史毌丘俭从征,鲜卑、高句丽等也出兵,还有从海路攻带方、乐浪二郡。

  到了公元238年(景初二年)六月,司马懿率领的魏国大军进至辽水,也即来到了燕国的势力范围。在得知司马懿大军到来的消息后,公孙渊自然不敢掉以轻心。在此之前,司马懿不仅抵挡诸葛亮北伐中原,还和东吴大军相抗衡,成为曹魏资历最为深厚的名将。而魏明帝曹叡派遣司马懿来征讨辽东的公孙渊,已经表明其想要彻底解决辽东问题的态度了。

  二

  于是,公孙渊果然急令大将军卑衍、杨祚等人率步骑数万,依辽水围堑20余里,坚壁高垒,阻击魏军。对于公孙渊来说,才刚刚正式成为一方诸侯,自然不希望被司马懿消灭。在公孙渊已经安排重兵防守的基础上,司马懿采用声东击西之计,先在南线多张旗帜,佯攻围堑,吸引敌军主力,而以主力隐蔽渡过辽水,逼进敌军的襄平本营。声东击西之计,出自《淮南子·兵略训》。早已被历代名将熟知,使用时必须充分估计敌方情况。方法虽是一个,但可变化无穷。

  比如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就采用了声东击西的计策,也即诸葛亮派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率一支军马作为疑兵,由箕谷摆出要由斜谷道北攻郿城的形势,以吸引魏军。等到魏军主力被调动之后,诸葛亮则亲率主力趁势向祁山发起进攻。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和诸葛亮较量多年之后,司马懿也对公孙渊施展了声东击西的计策。对此,公孙渊果然上当,完全被司马懿的兵马所调动,后者更是三战皆捷,遂乘胜进围襄平。

  三

  在司马懿包围公孙渊后,适逢连降大雨,辽水暴涨,平地数尺,曹魏大军恐惧,甚至诸将思欲迁营。对此,司马懿下令有敢言迁营者斩,都督令史张静违令被斩,军心始安。并且,司马懿将计就计,故意示弱。朝廷听说雨大敌强,不少人请求召还司马懿。魏明帝曹叡却说:“司马懿临危制变,生擒公孙渊指日可待。月余,雨停,水渐退去,司马懿立即在城周围堆起土丘,造望楼,准备了大量的石头,用弩弓直向城中发射。公孙渊又怕又急,部下更是逐渐离心离德。

image.png

  对此,如果司马懿在连降大雨的时候撤军,显然会给公孙渊以喘息之机。而等到下一次想要围困公孙渊,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此,司马懿力排众议,坚持包围公孙渊,终于让战事逐渐明朗了。同年八月,公孙渊派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请解围而缚。司马懿斩杀使者,发布檄文严责公孙渊。公孙渊又派侍中卫演来请求定日期送人质,结果同样遭到了司马懿的严厉斥责。

  四

  最后,在投降不成的背景下,公孙渊带着儿子公孙修带着数百骑兵向东南突围而逃,司马懿纵兵击破其军,司马懿大军在后面穷追不舍,从而成功斩杀了公孙渊父子。司马懿在原定一年的期限内,胜利班师。得知司马懿取得胜利的消息后,魏明帝曹叡非常高兴,派使者到蓟去犒劳部队,增司马懿食昆阳县,前后共二县。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通过魏灭燕之战,曹魏数十年来辽东问题终于彻底解决,公孙渊的首级被送到了洛阳,带方、乐浪、玄菟等地也相继平定。进一步来说,平定辽东令司马懿在魏朝的声望达至顶峰,曹芳就下诏称他:“南擒孟达,西破蜀虏,东灭公孙渊,功盖海内”。

  值得注意的是,司马懿平辽东也成为晋室夸耀先祖功业的事件之一,《晋书·乐志下》就收录了《征辽东》:“征辽东,敌失据,威灵迈日域。公孙既授首,群逆破胆,咸震怖。朔北响应,海表景附。武功赫赫,德云布。 ”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就魏灭燕之战来说,可谓司马懿一生的巅峰之战了。经过数十年的南征北战,司马懿在用兵上越来越游刃有余了,特别是对上徒有虚名的公孙渊,更让司马懿非常得心应手,从而斩杀了公孙渊,平定了辽东。在魏灭燕之战后,魏明帝曹叡病重,选择将曹芳这位皇帝托孤给司马懿和曹爽。后来,因为曹爽架空了司马懿,促使其无法继续执掌兵权,所以,在魏灭蜀之战后,司马懿没能继续令人赞叹的战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战史风云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后期一次非常重要的农民起义,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然而这场曾横扫清朝半壁江山的运动,前后存在14年,最终还是失败了。  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促使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走向覆灭的呢?这就需要了解于太平天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一方面清朝作为旧秩序的延续,是封建专制皇权统治(这里...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唐开元初年不仅是唐朝和中国封建王朝最为鼎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丝路贸易的鼎盛时期。然而,好花不常在,好景不常来,安史之乱和其后的藩镇割据让这个曾经强大辉煌的王朝在苦苦挣扎中走向穷途末路。强大的唐帝国缘何由盛转衰?自汉朝开始与西方进行交流的舞台—“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这些疑问我们可以从安史之乱前的怛罗斯之...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宋徽宗时期的花石纲把东南一带闹得昏天黑地,出产花石多的地方,百姓遭殃也最重。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县)地方,出产各种花石竹木,朱勔的应奉局常常派差人到那里,搜刮花石。当地有个方腊,家里有个漆园。方腊平时靠这个园里的出产,日子勉强过得去。自从朱勔办了花石纲以后,方腊家也遭到勒索。方腊恨透那些官府差役,又看到当地农民兄弟...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从唐穆宗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  唐文宗李昂(穆宗的儿子)即位的第二年,各地推荐的举人到京都应试。有一个举人叫做刘蕡(音fén),在试卷里公开反对宦官掌权,认为要国家安定,应该排斥宦官,把政权交给宰相,把兵权交给将...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清朝以武力征服天下,在前期时曾与蒙古准噶尔部进行了长达75年的战争,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最终才将其彻底征服。在与准噶尔部交战过程中,清朝遭到了建立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败,也成为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在康熙年间,康熙帝先后三次亲征,将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击败,之后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成为...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战史风云

  •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 安史之乱是怎么爆发的?安史之乱的经过和结果!
  • 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的奏效了吗?其实司马懿早已看穿一切!
  • 李世民在位做过哪些事情?唐朝守业者李世民的政绩!
  • 春秋时期发生的争桑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两个村民而引发的战争
  • 黄巢攻下长安后义军为什么迅速落败了?是黄巢膨胀了吗?
  • 赵国反攻秦军大败,秦昭王和赵孝成王究竟谁打残了谁?
  • 六国合纵伐秦明明不止一条路,为何偏偏盯着函谷关不放?
  • 南宋是蒙古最难啃的骨头?元军南侵费了多少时间?
  • 廉颇“抗秦援韩”为什么败了?“抗秦援韩”有机会取胜吗?
  • 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没有一鼓作气灭赵?乘胜追击会有什么结果?
  • “死诸葛走生仲达”是什么意思?诸葛亮司马懿相持五丈原!
  • 诸葛亮到底是几次出祁山北伐?诸葛亮北伐的真实战绩如何?
  • 睢阳之战张巡为守城吃三万人,如何评价他?
  • 淝水之战是怎么胜利的?谢玄败秦绝对不是侥幸!
  • 长平之战为秦国统一天下埋下伏笔!长平之战的起因和结果是什么?
  • 安史之乱后大唐怎么衰败了?安史之乱对大唐有哪些影响?
  • 诸葛诞为什么叛魏反司马?诸葛诞最后结局怎么样?
  • 秦琼避战为什么?玄武门之战有什么值得深思的地方?
  • 东吴、蜀汉同时起兵,虞松向司马师献出了什么计策?
  • 襄平之战讲了什么?司马懿谋略与血性爆发尽显牛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