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秘闻野史 鸿门宴的两个告密者分别是什么结局?怪不得项羽走不远!

鸿门宴的两个告密者分别是什么结局?怪不得项羽走不远!

  鸿门宴的两个告密者分别是什么结局?怪不得项羽走不远!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鸿门宴,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场饭局。它的发生却是因为两个告密者。

  其时,刘邦已经先行入关,灭了秦朝,抢了头功,拥兵十万,驻扎在霸上。

  项羽这边虽然入关晚了点,但却是击破了秦军主力,居功至伟。他自己累死累活,牵制、击溃了秦军主力,却被别人捡了豆子,心里自然不乐意。又见刘邦关闭了函谷关,顿时大怒,派人破关,引兵入关驻扎在鸿门,有兵四十万。

  此时项羽虽然心中有火,却不好直接攻击刘邦,毕竟大家明面上还是盟军,共同尊楚怀王为主。项羽虽然看刘邦不顺眼,但真要开打,总得找个由头。

image.png

  这时候,火上浇油的人来了。刘邦手下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到项羽那里告了密:“沛公刘邦想当关中王,要让秦王子婴为丞相,珍宝财货都被占了去。”这话是否属实已然不重要了,但效果很好,项羽又一次大怒,传令:“让兄弟们吃饱了,明天给我狠狠地打刘邦!”

  古人有言:“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今日事今日毕还是很有道理的。当时若项羽直接发兵,以多击少,刘邦猝不及防之下,肯定要吃大败仗。但怪就怪项羽生得早了,没听过这句话。

  但在短短的一夜时间里,事情又起了变化。项羽这边也出了一个告密者——项伯。项伯是项羽的小叔,当然不是有意出卖侄子,本意只是为了报恩。张良曾经于他有救命之恩,如今正在刘邦手下当差,项伯不忍看他跟着刘邦一起倒霉,就连夜赶过去叫他快跑。

  但项伯低估了张良的忠诚度。张良非但没跑,还去和刘邦说了。刘邦大惊失色,赶紧会见项伯,好一番笼络,又是祝酒为寿,又约为儿女亲家,还表示明天会亲自向项羽请罪,让他先回去讲讲情。

  项伯比较单纯,全信了,回去又说服了项羽,于是就有鸿门宴。

image.png

  吃饭的细节麻布蹲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

  饭桌上,刘邦殷勤备至,项羽也被蒙蔽了,还有些不好意思,解释道:“都是你那左司马曹无伤捣的鬼,不然我也不至于这样。”随口一句话就害死了告密者,刘邦回营后立诛曹无伤。

  反观项伯,他不但告了密,还在宴会上出手帮刘邦挡剑,项羽并没有丝毫责备。就算后来楚汉反目,项羽也没有追究。

  楚汉相争时,项羽要杀刘邦他爹,又是项伯出面劝说,刘太公才留得一命。刘邦恐怕也想不到,当年和项伯的一杯酒,还有这般妙用。

  项羽败亡后,刘邦没有诛杀项氏,还封了项伯当射阳侯,赐姓刘。只是不知道,项伯回忆往昔的时候,会不会有些后悔。

  虽然告密行为令人不齿,但项伯、曹无伤二人行为性质却有天壤之别。

  曹无伤是谋私利,纯粹的小人行径。他其实有些小聪明,已然看明白了天下局势:一山容不得二虎,刘项之间必然决裂。当时谁都不看好刘邦,恐怕刘邦自己都如此认为,不然也不会冒着风险去吃饭了。所以曹无伤才会预先投诚,给自己留一条退路。但聪明反被聪明误,他最后被杀也是咎由自取。

  项伯的告密是为了义气,他可能都没有预料到自己的行为会变成不忠,只是单纯的想救张良。但张良却在“忠义”里面选择了忠君,于是利用了项伯,陷他于不忠之境。自古以来,忠义难两全,只有选择,并无对错。

  两人结局不同,还有一层原因,两军主帅水平也是天差地别。

  项羽政治上太幼稚,行事只讲义气,全凭个人喜好,就如梁山好汉一般。他不齿于这种卖主求荣的行径,所以毫不犹豫就把曹无伤给卖了,害死了告密者同时,也堵塞其他人的投诚之路。同样,项伯讲兄弟义气,也是项羽赞赏的,所以才不予追究。

  刘邦的政治水平就高太多了,他地痞无赖出身,做事但讲利益,“信义”二字在他看来一文不值。他可以稍不犹豫诛杀曹无伤,以儆效尤。给项伯封侯虽是为了报恩,但更多的是做样子给天下人看,借以笼络人心,至于当初的约为儿女亲家早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如果能给项伯、曹无伤重来一次的机会,恐怕两人都不会再走告密这条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秘闻野史

古代有一类男子,可随意进出后宫与妃子接触

古代有一类男子,可随意进出后宫与妃子接触
  在我国古代,宫廷之中的等级制度可谓十分之森严。  古代皇家为了纯正皇室血脉,也就产生了一群特殊的存在:太监。  古代皇宫之中,能够存在的男子,除了皇帝之外就要属那些未成年的皇子了。  其次就是所谓的太监和大内侍卫。其实人们并不知道,大内侍卫是不可以接近后宫妃嫔的。  即使大内侍卫轮值守卫后宫,也需要彼此互相监督,不可踏入妃子宫内半步。  但在古代却有一群男子,不必经过阉割就可以随意进出皇帝的后...

隋朝太子杨勇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杨勇不死还有唐朝吗?

隋朝太子杨勇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杨勇不死还有唐朝吗?
  隋朝太子杨勇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杨勇不死还有唐朝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说到隋朝的太子杨勇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人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的死或许是改变了历史的,当然了历史当然是不能改变的我们只是做一些假设,话说如果隋朝的太子杨勇他不死,也没有失去太子之位,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后面的唐朝什么事了?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  这个问题不太恰当,前半句...

懿安皇后:14岁嫁给侄子唐宪宗,是五居太母之尊

懿安皇后:14岁嫁给侄子唐宪宗,是五居太母之尊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懿安皇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我想很多人都听过醉打金枝的故事,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因为升平公主不尊敬长辈,醉后将她痛打了一顿。然而郭暧跟升平公主的女儿,谱写了大唐王朝的一代传奇。  她就是郭子仪的孙女懿安皇后郭氏(死后追封),郭氏是唐代宗的外孙女,唐代宗的孙子是唐顺宗李诵,所以说李诵是郭氏的表哥。  贞元九年,郭氏因家世显赫,被选为广陵王妃,时为广陵王的宪宗亲临...

朱棣当上皇帝后,为什么连自己的生母都不认?

朱棣当上皇帝后,为什么连自己的生母都不认?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后人眼中永乐大帝朱棣与洪武大帝朱元璋有着非常相似的性格,二人都有远大的理想、极高的才华、以及极重的杀心与疑心,但是起初在朱元璋眼里并不是这样,虽然朱棣也是自己的儿子,但是朱元璋却把自己近乎全部的爱都给了自己的嫡长子朱标。  嫡长子朱标与皇四子朱棣  大家都知道太子朱标是历史上最幸福的太子,深得当朝皇帝朱元璋的信任和宠爱。而其母亲马...

九子夺嫡究竟有多惨烈?九子夺嫡最后每个人的下场是什么?

九子夺嫡究竟有多惨烈?九子夺嫡最后每个人的下场是什么?
  九子夺嫡究竟有多惨烈?九子夺嫡最后每个人的下场是什么?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历史上帝位之争最激烈的朝代是哪个?答案一定是清朝。那么清朝最激烈的皇位之争是哪两位皇帝之间?答案一定是康雍之间。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帝王之争——九子夺嫡,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秘闻野史

  • 古代有一类男子,可随意进出后宫与妃子接触
  • 隋朝太子杨勇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杨勇不死还有唐朝吗?
  • 懿安皇后:14岁嫁给侄子唐宪宗,是五居太母之尊
  • 朱棣当上皇帝后,为什么连自己的生母都不认?
  • 九子夺嫡究竟有多惨烈?九子夺嫡最后每个人的下场是什么?
  • 一人单挑全唐人!乾隆爷的诗有一首看一眼就能倒背!
  • 雍正的顾常在:入宫不到半年就死了,死后八年都没下葬
  • 和珅怎么得罪了嘉庆帝?和珅的杀身之祸是怎么招来的?
  • 大唐第一高富帅贺兰敏之是怎么死于非命的?贺兰敏之做了什么?
  • 明熹宗朱由校的张裕妃:17岁因孕封妃,最后却受冻而亡
  • 乾隆后宫出身最显赫的舒妃,死后天子亲自祭奠
  • 17岁少女进宫嫁给53岁乾隆,却被冷落8年
  • 揭秘:刘伯温临终前让儿子烧掉的一本书是什么?
  • 谋反罪按律凌迟,朱元璋为什么只扒了蓝玉的皮?
  • 乾隆很忙?除了画画写诗,朕在吃上也没输过!
  • 朱元璋在农妇家过夜,后来农妇怀上了?
  • 乾隆有一位“外国妃子”,连生四子最后葬入皇陵
  • 万贵妃比皇帝大十余岁,横行后宫备受宠爱
  • 九子夺嫡唯一的幸存者!十四阿哥胤祯为什么和雍正反目成仇?
  • 14岁侍女被乾隆宠幸,最后却独守空房78年
  • 清朝最惨公主,改嫁3次,最后晚年悲凉
  • 曹操跟许褚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曹操学狗叫许褚能这么肆无忌惮?
  • 乾隆一生有三任皇后,他最爱的谁?
  • 太平公主为什么两次出家?这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 揭秘:明朝开国大将蓝玉为何会被朱元璋扒了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