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神话故事 钟馗为什么能捉鬼?钟馗捉鬼的传说

钟馗为什么能捉鬼?钟馗捉鬼的传说

  钟馗,是中国古代诸神中形象最为丑陋的一位。并且总是与阴间恶鬼相伴为伍。但人们并未因此而厌弃他。每到年节喜庆日子,人们都要张挂他的画像镇鬼祛邪。这种风俗远自唐朝持续至今,一千多年,从未间断。钟馗为什么能捉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钟馗的原型就是驱赶鬼的法器——棒槌。钟馗他是从古代“终葵”偕音而来的虚构人物“终葵”是古时人们家庭使用的一种器物即今人称之为棒槌是一个古老的姓氏,现在已经非常罕见。这个姓氏的来源,也与大木棒紧密相关。终葵氏家族的专长是做木棒木槌。于是我们似乎可以这样推断:很久很久以前,傩舞仪式的主持者是一个手舞大棒的巫师,他手中的大棒称为终葵,也叫椎。巫师频频使用终葵打鬼驱邪,久而久之人们认为大棒有神奇的力量,进而认为终葵这个名字也寓意吉祥,甚至有用终葵二字取作人名。相传古时候家里有人病人以为是鬼在作崇便拿起棒槌(终葵)去赶鬼自终葵被公认为有驱鬼避邪的作用后从六朝开始很多人都给孩子取名为“钟葵”如魏献文帝时的大将军杨钟葵;魏孝文帝时的顿丘王李钟葵;北齐武成帝时的宦官钟葵;隋炀帝时的乔钟葵等等都为取治鬼邪保平安的意义

  其次,钟馗捉鬼是皇帝册封的,具有权威性和可行性。唐代以前钟馗这个形象流传并不很广泛但自从人们传说唐明皇梦见钟馗捉鬼一事后钟馗开始普遍流行开来据说在唐开元年间唐明皇染上了恶性疟疾一个多月也不见好一天夜里他在梦中看见有一个小鬼偷了太真的紫香囊和小玉笛这时又赶来了一个大鬼把它吃掉了唐明皇问他是谁回答说是终南山的进士钟馗因应试武举不第自己触阶身亡发誓要帮皇帝除尽天下的妖孽唐明皇醒后病也好了于是便命吴道子画出钟馗的像,并印发钟馗捉鬼图发给大臣每人一张在除夕的晚上悬挂在大门上以驱妖除邪随后此法传入民间钟馗便成了各家各户的守门神了

  第三,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塑造了钟馗捉鬼的生动形象,从此,钟馗的形象基本固定下来,具有直观性和可感性。有记载唐代的画圣吴道子是第一位擅长钟馗画的大师,虽然他的钟馗像画作现已失传,但北宋时还有人在皇宫里见到过。北宋鉴赏家郭若虚,详尽描述他所见吴道子的钟馗像真迹。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卷六《近事》中写道:“昔吴道子画钟馗,衣蓝衫,革敦一足,眇一目,腰笏,巾首而蓬发,以左手捉鬼,以右手抉其鬼目。笔迹遒劲,实绘事之绝格也。” 所谓“衣蓝衫”的蓝字与褴褛的褴字同义,是破旧的意思,也就是身着破烂的衣衫。“腰笏”是说腰带上别着笏,是大臣上朝时手中持的木质礼器。“巾首而蓬发”则是描写他儒生身份和落魄的仪表。从北宋书画鉴赏家郭若虚对吴道子的钟馗画描述来看,钟馗的确是面目丑陋,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形象。钟馗以凌厉之气势捉鬼的形象跃然纸上,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给后世的画家以强烈影响。吴道子因此开了画家、作家、戏剧家们画钟馗写钟馗演钟馗的先河。

  第四,钟馗和驱邪、驱鬼的傩舞有直接的关联性,强化了钟馗捉鬼的历史依据和影响力。《周礼·夏官·司马》载:方相氏身蒙熊皮,脸上戴著而具,假面上缀的黄金制造的四目。傩制中方相戴面具亦图腾的因素。方相凶恶的造型.是基于古人认为戴着恶鬼假面便可以吓鬼驱鬼。这是一种同类相克,或以恶制恶、以凶御凶之做法.可以收到以鬼吓鬼的效果。钟馗丑陋的外貌,便可能由头戴可怖面具的方相氏转化而来,钟馗与方相的共同点就是外貌上的“丑恶”。敦煌出土的《钟馗驱傩文》最旱地记载了钟馗出现在傩仪式中。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宫中所举行的大傩仪,亦有钟馗。傩舞里最活跃的角色就是钟馗。由于他频繁出场,又是场上绝对的主角,所以有时候人们也直接称傩舞为跳钟馗。与唐朝的傩仪式稍有不同,这里的钟馗已不是身着豹皮,而是一副将官打扮,手下的十万丛林怪兽也简化成四员副将。但他在仪式中的职能并没有变,仍旧是捉鬼。

  第五,钟馗是人非人,横跨阴间和阳间,具有超自然力,且面目狰狞,令鬼胆怯,是捉鬼的最佳人选。原始信仰认为疾病、灾难,都由某种精灵、鬼物作崇,就像毒蛇、猛兽一样.可被驱逐。古人用“以怪治怪”的办法.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秉性和不凡的本领.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他捉鬼的方式是先挖眼再吃掉采用雷霆手段也很是果敢狠辣,加上其人志向高远,曾公开宣称要捉尽天下妖邪.掀起了千年的捉鬼风暴。

  钟馗长了一付侠客的脸,面目狰狞。在他性格刚烈后面却又拥有一颗疾恶如仇又极为善良的心.这种强烈的对比足以构就一个经典的艺术形象。民间的画工将作品或刻于石上.或镌刻画版拓印出来.作为新年时驱邪除害.祛凶引福的吉利画.粘贴门户或悬之高堂上.以迎祥瑞。灵璧钟馗画所表现的钟馗.勇猛剽悍.面目狰狞.有一种无敢于敌的气魄。在造型方而逐渐形成剑眉虎眼、阔额虬髯、粗犷雄强、威武逼人、粗丑中不乏妩媚、英武中显得儒雅.豪放中露出温柔.雄强中可现兹情等独具一格的地方特色。

  传世作品《判官爷》、《正气歌》、《钟馗颂》、《钟威图》等等.造型粗犷而又儒雅.表情威严而又温柔.性格刚暴而又慈祥.氛围平实而又神秘。钟馗形象身穿红色官服.脚裹长筒马靴.两袖清风;右手握紧拳头.左手紧持利剑高举过头顶.一个左跨步.正做一个威风驱鬼的动作。尤其是他那紧锁着的大刀眉.圆睁睁的怒眼.加上满嘴浓密的络腮胡须极力绽开.像似一头东方醒狮在怒吼。《钟馗夜巡图》、《钟馗捉鬼图》、《钟馗审鬼图》、《钟馗舞剑图》等等。

  第六,钟馗刚烈不屈的性格造就他成为铁面无私的判官。使他具有拥有捉鬼的职位和能力。让我们来看早期专职捉鬼的神明。这是西汉时期的画像砖,那时的捉鬼专家是神荼和郁垒。汉代神话故事中,他们是亲兄弟,素以勇猛著称。在两汉时期的画像砖里,经常可以看到他们的形象,神荼和郁垒两兄弟可说是资格最老的捉鬼专家。这一位名叫尺郭,是更为另类恶鬼终结者。《神异经·东南荒经》里讲,这位尺郭捉鬼是出于本能----为了吃饱肚子。传说光是他的早餐就要吞下三千只恶鬼,到了晚上还要三百只作夜宵。

  在唐朝以前这几位都是威风八面的捉鬼能手。但钟馗的出现,令他们黯然失色。钟馗是古代平民知识分子的典型。在唐玄宗登基那年(唐先天元年八月初四,712年9月9日),他赴长安应试,钟馗作《瀛州待宴》五篇,被主考官誉称“奇才”,取为贡士之首。可是殿试时,奸相卢杞竟以貌取人,迭进谗言,从而使其状元落选。钟馗一怒之下,头撞殿柱而死,震惊朝野。皇用状元官职殡葬。

       故事里钟馗距离梦想仅仅一步之遥,却因皇帝个人好恶,而痛失仕途美好前程。想必他的冤屈经历引起历代读书人的共鸣,宋代以来几乎所有版本的钟馗故事中,这段情节都是惊人的相似。北宋以来,民间故事成功的赋予钟馗贫苦读书人身份,以其现实意义而得到民众认同。他刚烈不屈的性格造就他成为铁面无私的判官,而与人间清官包拯形象的融合,最终使他成为最值得信赖的捉鬼神明。

  这也是钟馗作为神的独特之处:虽然历朝历代钟馗的形象在各种绘画作品中频频出现,有关他的传说故事也多得数不胜数;但由于他的确于史无据,事出无典,加之相貌丑陋鬼气十足。从来没有得到哪一朝皇帝赐给封号,也更没有中央政府亲自出面主持给钟馗建庙的记载。然而也正因如此,民间塑造钟馗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这使钟馗获得了与众不同的世俗品格。

  钟馗蒙受的冤屈感动了神界的最高统治者—玉皇大帝。本来钟馗死后也和所有人一样,要去阴曹地府经受煎熬,被阎王爷管辖。但玉皇大帝听说了钟馗的冤情非常同情,于是大发慈悲。速派使者通报下界,一路放行不得刁难。玉帝似乎对钟馗刚烈不屈的性格非常赞赏,还有意委以重任。在黄泉路上,钟馗接到一纸聘书,被玉帝任命为阴阳两界的判官。北宋以来,民间故事成功的赋予钟馗贫苦读书人身份,以其现实意义而得到民众认同。他刚烈不屈的性格造就他成为铁面无私的判官,而与人间清官包拯形象的融合,最终使他成为最值得信赖的捉鬼神明。

  第七,钟馗捉鬼的画像在民间到处张贴,流传极为广泛,成为人们日常辟邪求吉的张贴仪式行为。钟馗画像给了人们强烈的心理暗示和心理安慰。安徽省灵璧县,自古以钟馗画出名,经营此道的书画店挤满整条街道。每年有近万张钟馗画像,从这里流向全国,直至异国他乡。

      翻开清初编修的灵璧县志我们看到,明清之际,这个数字还要加上两倍,达数万张之多。在其他年画产地,钟馗像也是最受欢迎的一个品种。这表明,人们的确非常信赖钟馗的捉鬼神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古代民间鬼神观念的根深蒂固。也就是因为迷信鬼神的存在,人们才塑造了捉鬼的钟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的故事简单介绍

神话故事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的故事简单介绍
导读:神话故事之女娲造人——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女娲用泥土仿照自己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又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婚姻女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地照顾我们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  太虚产生出的形下世界天地上下分离形成,阴阳二气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那残留在天地间的浊气慢慢化作虫鱼...

吴刚伐桂的故事介绍 吴刚伐桂有几种神话传说?

吴刚伐桂的故事介绍 吴刚伐桂有几种神话传说?
  导读:神话传说中月亮上的吴刚因遭天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其树随砍随合,以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关于吴刚伐桂的传说一共有五种:  传说之一  相传在月亮上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吴刚便开始伐桂,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

神农氏是炎帝吗? 神农氏和炎帝到底什么关系?

神农氏是炎帝吗? 神农氏和炎帝到底什么关系?
  神农氏是炎帝吗? 神农氏和炎帝到底什么关系?炎帝神农氏有哪些传说?炎帝世系及炎帝子孙有哪些?炎帝(Yandi;YanEmperor),华夏始祖之一,与黄帝并称为中华始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距今6000年至5500年左右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炎帝制耒耜,种五谷。立市廛,首辟市场。治麻为布,民着衣裳。作五弦琴,以乐百姓。削木为弓,以威天下。制作陶器,改善生活。为中华民族...

揭秘赤脚大仙的来历

揭秘赤脚大仙的来历
  在道教传奇与神话故事中,赤脚大仙这一角色的形象虽短暂却极为鲜明,他在《西游记》中的出场更是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关于赤脚大仙的具体来历,文学艺术形象与传说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将详细解析赤脚大仙的神秘来历及其背后的文化象征意义。  赤脚大仙的基本信息和特征  赤脚大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位散仙。他以赤脚著称,常常四处云游,以其独特的形象和性情在民间传说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赤脚大仙性情随和,...

牛郎织女说的起源 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如何?

牛郎织女说的起源 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如何?
  导读:牛郎织女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相传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条律令是...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神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