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秘闻野史 历史上的张生最终还是对崔莺莺始乱终弃了,张生的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上的张生最终还是对崔莺莺始乱终弃了,张生的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上的张生最终还是对崔莺莺始乱终弃了,张生的历史原型是谁?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红楼梦》中有宝玉黛玉二人共同读《西厢记》的情节,这本《西厢记》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主角张生和崔莺莺。西厢记是元杂剧,其实现在来看古代的很多爱情故事最终结局都是悲剧,虽然西厢记中两个人最后终成眷属,但是张生的原型在历史上却对“崔莺莺”始乱终弃,他的原型到底是谁,为什么会这样呢?

  提到崔莺莺、张生、红娘,很容易联想到《西厢记》“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大团圆结局,孰不知真实版的莺莺与张生的故事是一段始乱终弃的悲剧。

  托名张生的负心人便是唐代大诗人元稹。如果为元稹不算高寿的一生(享年53岁)贴标签,要贴两列,一列是“元和体”、“新乐府”、“元白唱和”等,一列是“莺莺”、“韦丛”、“薛涛”,“刘采春”及诸多无从考证的女子姓名,因为元稹是那样的“性温茂,美风容”,又是那样的“真好色”。

  元稹是后魏昭成皇帝十五世孙,为鲜卑族,祖姓拓跋,后改姓元。元稹自幼聪慧,九岁能写文章,十五岁考取明经科。明经科是唐代科考种类之一,较为容易考取,一般通过率是10%至20%,而进士科是1%至2%。但考过明经科却不容易获得官职,所以元稹必须继续努力学习,参加进士考试。他备考期间,曾借住姨母家,由是发生了《莺莺传》(又名《会真记》)。

  初遇莺莺时,元稹二十三岁,“未尝近女色”,莺莺十七岁,“垂鬟接黛,双脸销红而已。颜色艳异,光辉动人。”见到莺莺的那一刻,元稹“惊”。姨母家的丰裕生活、莺莺的天人姿容都令元稹倾慕不已。在元稹的多情攻势下,有了和莺莺的“朝隐而出,暮隐而入”、 “斜月晶莹,幽辉半床”的西厢约会。元稹虽在温柔乡,却“道性尤坚固”,不忘科考,“将之长安”,而莺莺“宛无难词,然而愁怨之容动人矣”。也许,莺莺已经预感到元稹的不可靠。数月后,元稹又去姨母家小住,再度与莺莺相聚,而分别时不诉衷肠,只是叹息。莺莺察觉到元稹的诀别之意,反而说“愚不敢恨”,并主动为元稹弹奏琴曲《霓裳羽衣》,可是伤恸欲绝,弹奏的琴声“哀音怨乱”,曲不能终。

image.png

  为何元稹能这样迅速狠心抛弃莺莺?是因为他去长安科考成功后,被望族招亲,并被选为校书郎。“一梦何足云,良时自婚嫁。当年二纪初,嘉节三星度。朝蕣玉佩迎,高松女萝附。韦门正全盛,出入多欢裕。”

  义无反顾地离开后,出于思念或仅是良心不安,元稹给莺莺寄信,并捎去口脂、花胜,莺莺复信至诚至深,“则当骨化形销,丹诚不泯,因风委露,犹托清尘。存没之诚,言尽于此”,回赠了从小佩戴的玉环和一枚竹子的茶碾子,希望“因物达情,永以为好”,还再四嘱咐元稹“千万珍重”。而元稹竟然拿莺莺的信向他的那些朋友们炫耀,引发了一波文人诗潮。更不可思议的是,元稹为了给自己解脱,还将莺莺比作妖魅,将自己离开莺莺的动机说成是“予之德不足以胜,是用忍情”。

  在和莺莺鸿雁传书的同时,元稹应该是和爱妻韦丛一同跟随岳父韦夏卿住在洛阳。韦丛是父亲的掌上明珠,故韦夏卿去洛阳为官时,将韦丛夫妻带去。而元稹仍利用公出或其他什么出行的机会,以表兄的身份去探望了已为人妇的莺莺。这一次,莺莺坚辞不见。元稹动容地恳请,莺莺也只是写了两首诗给他,且高洁地劝诫他“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image.png

  元稹也确实是“怜取眼前人”,他和韦丛琴瑟和谐。可惜婚后七年,韦丛病逝,元稹写下了感人诗歌悼念亡妻,其中多句被后世传颂,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并因没有给妻子好的物质享受,“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而伤怀,还要“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种种成为后人经典的真情告白似乎都不足表达元稹对亡妻的思念。

  但就在韦丛病逝的同年,元稹又和薛涛开始了新的感情,而非如自己的诗中所写“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彼时,元稹作为御史派去蜀中,薛涛为蜀中的官伎,经常被派去接待元稹。薛涛“颇有姿色,通音律,善诗文”,元稹在未见之时便已慕恋,可想交往中的炽烈。一年后元稹离开时,蜀中节度使没有发话让薛涛跟着元稹走,元稹也不敢带走薛涛,只能是断肠惜别。

  旅途中因为与宦官争驿馆的房间,元稹被宦官用马鞭抽打而遭贬谪,由此开始了十多年仕途颠沛。两唐书中对谁打了元稹的记录不同,《旧唐书》记作刘士元,《新唐书》记作仇士良。无论是谁,宪宗朝宦官势力已非常猖獗。宦官自德宗兴元元年(784)掌握禁军兵权延续至唐末,能“废立人主”,如宪宗、敬宗之死,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之立,都由宦官操控。既然当年能在一往情深时为了韦丛放弃莺莺,那么在领教了宦官的厉害后,投靠宦官也不需要犹疑。不过投靠之后,官运也没有立即转好。一直到了宪宗末年,元稹才被召回长安。穆宗登基,因为做太子时就喜欢元稹的诗歌,后宫的妃子也喜欢吟唱元稹的诗歌,元稹被重新重视。

image.png

  薛涛中年脱了乐藉,着道士装独居浣花溪,门前种着菖蒲。元稹在离开蜀地后,没有再与薛涛见面,只能靠写诗寄托相思,“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等到元稹被外放到浙江时、在相别十三年后,元稹想起来去接薛涛。元稹的第二任妻子裴氏是在韦丛死后两年娶的,夫妻两人仍是齐眉举案。但元稹终究未与薛涛团聚。不是“贤明知礼”的裴氏阻挠,而是元稹所在的官府来了新的乐工周季崇和妻子刘采春。采春“歌声彻云”,名震一时,唱的诗篇都是当代才子所作,虽不如薛涛会写诗,但比薛涛漂亮多了。元稹于是移情采春,为她写诗,为她倾倒。

  不知道采春之后,元稹又有何新欢。从浙东调走两三年,元稹暴病,一日后死于任上。留下裴氏和未成年的孩子,独子只有三岁。元稹与白居易“死生契阔者三十载,歌诗唱和者九百章”,而于女性,元稹早已看透,“尽委穷尘骨,皆随流波注”,他只是逢场作戏而已。其实当年莺莺真的嫁了她的张生,也未必会好到哪里。说不定半生之后,莺莺还是要谢“不娶之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秘闻野史

古代有一类男子,可随意进出后宫与妃子接触

古代有一类男子,可随意进出后宫与妃子接触
  在我国古代,宫廷之中的等级制度可谓十分之森严。  古代皇家为了纯正皇室血脉,也就产生了一群特殊的存在:太监。  古代皇宫之中,能够存在的男子,除了皇帝之外就要属那些未成年的皇子了。  其次就是所谓的太监和大内侍卫。其实人们并不知道,大内侍卫是不可以接近后宫妃嫔的。  即使大内侍卫轮值守卫后宫,也需要彼此互相监督,不可踏入妃子宫内半步。  但在古代却有一群男子,不必经过阉割就可以随意进出皇帝的后...

隋朝太子杨勇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杨勇不死还有唐朝吗?

隋朝太子杨勇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杨勇不死还有唐朝吗?
  隋朝太子杨勇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杨勇不死还有唐朝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说到隋朝的太子杨勇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人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的死或许是改变了历史的,当然了历史当然是不能改变的我们只是做一些假设,话说如果隋朝的太子杨勇他不死,也没有失去太子之位,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后面的唐朝什么事了?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  这个问题不太恰当,前半句...

懿安皇后:14岁嫁给侄子唐宪宗,是五居太母之尊

懿安皇后:14岁嫁给侄子唐宪宗,是五居太母之尊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懿安皇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我想很多人都听过醉打金枝的故事,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因为升平公主不尊敬长辈,醉后将她痛打了一顿。然而郭暧跟升平公主的女儿,谱写了大唐王朝的一代传奇。  她就是郭子仪的孙女懿安皇后郭氏(死后追封),郭氏是唐代宗的外孙女,唐代宗的孙子是唐顺宗李诵,所以说李诵是郭氏的表哥。  贞元九年,郭氏因家世显赫,被选为广陵王妃,时为广陵王的宪宗亲临...

朱棣当上皇帝后,为什么连自己的生母都不认?

朱棣当上皇帝后,为什么连自己的生母都不认?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后人眼中永乐大帝朱棣与洪武大帝朱元璋有着非常相似的性格,二人都有远大的理想、极高的才华、以及极重的杀心与疑心,但是起初在朱元璋眼里并不是这样,虽然朱棣也是自己的儿子,但是朱元璋却把自己近乎全部的爱都给了自己的嫡长子朱标。  嫡长子朱标与皇四子朱棣  大家都知道太子朱标是历史上最幸福的太子,深得当朝皇帝朱元璋的信任和宠爱。而其母亲马...

九子夺嫡究竟有多惨烈?九子夺嫡最后每个人的下场是什么?

九子夺嫡究竟有多惨烈?九子夺嫡最后每个人的下场是什么?
  九子夺嫡究竟有多惨烈?九子夺嫡最后每个人的下场是什么?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历史上帝位之争最激烈的朝代是哪个?答案一定是清朝。那么清朝最激烈的皇位之争是哪两位皇帝之间?答案一定是康雍之间。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帝王之争——九子夺嫡,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秘闻野史

  • 古代有一类男子,可随意进出后宫与妃子接触
  • 隋朝太子杨勇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杨勇不死还有唐朝吗?
  • 懿安皇后:14岁嫁给侄子唐宪宗,是五居太母之尊
  • 朱棣当上皇帝后,为什么连自己的生母都不认?
  • 九子夺嫡究竟有多惨烈?九子夺嫡最后每个人的下场是什么?
  • 一人单挑全唐人!乾隆爷的诗有一首看一眼就能倒背!
  • 雍正的顾常在:入宫不到半年就死了,死后八年都没下葬
  • 和珅怎么得罪了嘉庆帝?和珅的杀身之祸是怎么招来的?
  • 大唐第一高富帅贺兰敏之是怎么死于非命的?贺兰敏之做了什么?
  • 明熹宗朱由校的张裕妃:17岁因孕封妃,最后却受冻而亡
  • 乾隆后宫出身最显赫的舒妃,死后天子亲自祭奠
  • 17岁少女进宫嫁给53岁乾隆,却被冷落8年
  • 揭秘:刘伯温临终前让儿子烧掉的一本书是什么?
  • 谋反罪按律凌迟,朱元璋为什么只扒了蓝玉的皮?
  • 乾隆很忙?除了画画写诗,朕在吃上也没输过!
  • 朱元璋在农妇家过夜,后来农妇怀上了?
  • 乾隆有一位“外国妃子”,连生四子最后葬入皇陵
  • 万贵妃比皇帝大十余岁,横行后宫备受宠爱
  • 九子夺嫡唯一的幸存者!十四阿哥胤祯为什么和雍正反目成仇?
  • 14岁侍女被乾隆宠幸,最后却独守空房78年
  • 清朝最惨公主,改嫁3次,最后晚年悲凉
  • 曹操跟许褚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曹操学狗叫许褚能这么肆无忌惮?
  • 乾隆一生有三任皇后,他最爱的谁?
  • 太平公主为什么两次出家?这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 揭秘:明朝开国大将蓝玉为何会被朱元璋扒了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