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风云人物 陆文圭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陆文圭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文学成就

  陆文圭著作有《墙东类稿》20卷,原本已失传,清乾隆年间编纂《四库全书》,编纂人员从《永乐大典》中蒐采辑佚,共得文300多篇,诗词600多首,仍按原目,成20卷收入《四库全书》。此后,还有道光十九年(1839)世德堂刊本,光绪间刊本,《常州先哲遗书》本,有补遗1 卷、金武祥撰校勘记1 卷。《元史》评论"文圭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

image.png

  《墙东类稿》清道光世德堂刊本有李兆洛和祁寯藻写的序。李兆洛序云:

  古来文章之得传于后者,大抵子孙世保守之。或自乡邦之人刊布之,盖爱重慕效故也。江阴之习,尚气节而不知致力于文章,故自汉以下文章传者无人,至唐末,魏不琢始以诗称,而存者绝少。宋时科第渐盛,如葛氏、邱氏仍世馆阁,裒然大集,著于崇文总目而未见流传。元时则有王梧溪、陆子方、缪苔石,皆有声誉。王有《梧溪集》,幸邑明经叶保堂捐赀,刻之鲍氏《知不足斋丛书》中。《苔石诗集》则未之见。去年春,陆君清臣鸠梓刻其谱,予因从臾刻子方之遗书,盖他集皆世有传本,《墙东类稿》则散佚已久。赖《四库全书》采掇《永乐大典》而存之。如更不刊行,则将遂亡之也。

  《墙东类稿》收入了大量著于元代的诗文,对于研究元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举和江阴的沿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墙东类稿》卷7有《浙西道院记》,这是一篇记述江阴古时地理位置、 民风民俗的重要文章。在元代,江阴是“道”一级的行政单位。文章说:“暨居大江之间。东西南百里之近。所统狭,无监临隶属之烦;所处僻,无将迎传送之劳;所治简,无争斗狱讼之嚣。古称浙西道院名者,谓其清净简易,无为而化,如真仙隐士之居。穷林绝岛,迥隔尘凡,不知其为官府之处也。”意思说,暨州在长江南岸,东西南方圆仅百里,幅员狭小,所处地方也很偏僻,象真仙隐士居住的地方,不知居然是官府所在地。接下来又讲,江南道院有10多所,如皋、当涂、临武、长林、临漳、苍梧都是。浙西有十五六郡,暨州(江阴)最小,它规模不如杭州,奢丽不如苏州,富庶不如湖州。这里“延陵公子崇退让之节于争夺之吴,《春秋》嘉之,实启封于兹土。而衣冠之藏,隶刻犹存;香火之祠,绵历不废;渊源渐被有自来矣。”接下来,又描述江阴的民俗民风:“入其境,农朴而啬力,耕而奉公;百工之器,质而不窳,拙而不华;商贾才通有无,而无高资厚值之家;士大夫居处,循礼好学,而不奔竞入其官府。官吏畏法而不私,守职而能勤,平旦视事,日晡而散。”可见,季札的风范、情操一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江阴人,江阴有良好的民风、官风,道院设立在这里,堪为一方之表率。

image.png

  陆文圭的文学思想受到当代古典文学研究专家的重视。《墙东类稿》中的《跋陈元复诗稿》是陆文圭的文论代表作之一。文中说:

  余读陈君诗稿,擿事充实,肆笔壮宕。如蜀山雪消,春江怒涨,万里东注,滩濑不已。鱼龙蛟蜃,蜿蜒万状,错出于其中。伟则伟矣,奇则奇矣,然诗有句,句中有字,诗外也;诗有意,意中有趣,诗内也……

  宋代科举有记载到度中十年(1274)为止,5 年后宋亡,直到元代延祐年间才恢复科举。这一段时间里,诗歌风气兴盛起来。陆文圭《跋陈元复诗稿》继续说:

  科场度三十年,程文阁不用,后生秀才,气无所发泄,溢而为诗;诗,未易学也。

  接下去,陆氏又阐述了他的文学观点:

  骚选而下,徐庚不必学;盛唐而下,温李不必学;苏黄而下,江西不必学,下是非诗也。

  陆文圭论文尊盛唐而轻晚唐,重苏黄而薄江西诗派。以学句为外,以意趣为内,强调言外之意,这是当时流行的见解。

  陆文圭《跋苔石翁诗卷》云:

  诗家与文章家不同,诗家最难。删前三百首,经圣人手,后人议论不敢到。建安称七子,李、杜、苏、黄集大成。渡江初,诚斋、放翁、后村号三大家数,其余江湖诗人一联半句,虽是小家数,亦有过人者。如江西派中人物,如彭城、陵阳、南康人皆入社,独未有澄江人入社者,故自古澄江无诗人。噫!今有人矣。翁名鉴,字君实,缪氏。诗号《效颦集》云。

  文中说,诗人中,魏晋建安七子、唐李白和杜甫、北宋苏轼和黄庭坚、南宋杨万里、陆游、刘克庄可称大家。其余小家中也有突出人物,如江西诗派中都有人入社,唯独江阴人没有入社,所以称澄江无诗人。现在有了,此人名缪鉴,字君实,他的诗作为《效颦集》。由此可见,陆氏对缪鉴及其诗作的评价还是颇高的。

image.png

  诗词作品

  陆文圭现存词28首。其中约有一半是以描写歌妓和艳情为内容的。它们多数只停留在一般声、色描写上,并无真实的感情。他晚年所写的词,内容上比较充实,艺术上也趋于成熟。如〔探春慢〕《和心渊己巳元夕韵》写于晚年,寄托了他对亡宋的怀念,感情也沉郁真切。同年所作〔满江红〕中写"荒城外,牯眠衰草,鸦啼枯木,黄染菜花无意绪,青描柳叶浑粗俗",传达出"物是人非"的衰老心境。写法上以景传情,景中寓情,也较成功。还有一些作品写"物换星移"、"人生如梦"、"箪瓢钟鼎,看来一等滋味"等消极出世思想。但他也有一些赠人作品,标举"明而恕"、"廉而介"、"德政"等,又表明他未能忘怀世情。

  陆文圭著作有《墙东类稿》20卷,今存永乐大典本,收有文300余篇,诗词600余首,计20卷。《元史》评论"文圭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风云人物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还不知道:司马衷和刘禅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衷被称为史上最傻皇帝,智商连阿斗都不如,事实真的如此吗?  蜀国的刘禅一直被认为是傻皇帝的代表,他投降后,有一天司马昭问他是否想念蜀国,刘禅说:这里挺爽的,思念蜀国干嘛。随从郤正很无语,告诉他下次问起应该回答“先人的坟墓都在蜀地,我每天都惦记着啊”,这样才有逼格。后来司马昭又问起,刘禅就按他说的回答了。司马昭说...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山海关之战是影响了明清易代的重大事件,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李自成和满清及吴三桂的联军,在一片石打了一仗。自此后就一溃千里,直到李自成彻底败亡。这种情况,其实是很不正常的。为什么说很不正常呢?  因为李自成只不过是和满清军队打了一仗,就算打败了,他应该还有接下来的很多战争计划。比如,他还可以组织北京保卫战。就算北京保卫战打败了,退出了北京城,他还可以进行其他阻击战。要知道,李自成的军队...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麴义(又作曲义、鞠义),凉州西平郡人 ,生卒年不详,是东汉末年军阀袁绍部下的将领,能征善战,屡建战功,早年在凉州,精通羌人战法,率领着袁绍的精锐部队。在界桥之战,以八百兵大破公孙瓒两万步兵和一万骑兵。后来,由于自恃功高而骄纵不轨,被袁绍所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人物生平  叛韩就袁  麴义,一做曲义。汉灵帝年间,平原麴氏避难西平,成为当地的大姓,麴义常在生活...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司马懿真的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关于晋朝,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条有趣的评论:司马懿老贼透支了自己子孙的智商,所以晋朝是很糟糕的一个朝代,而且是第一个南迁的中原王朝。这句话其实有几分道理,晋朝皇帝的素质相对于汉、唐、明等大统一王朝确实比较差,而且还出了晋惠帝司马衷这样千古笑话,但并不能因此就说晋朝的君主都是昏君,除了...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对蜀汉后主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禅是真的扶不起来的阿斗吗?  刘禅阿斗在历史上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刘禅是蜀国皇帝刘备的儿子。然而流程却丝毫没有继承下他父亲刘备的光荣的性格和美德。不仅没有雄才大略和诗人的眼光,而且还很快把他父亲所多年打下来的江山挥霍一空了。  很多人都说刘禅是被他父亲当年为了笼络人心摔了一下而摔傻了。但是也有更多的人认为,刘禅本来就...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风云人物

  •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 十三阿哥胤祥文武双全 康熙为何没有传位给他
  • 有哪些与袁绍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 雍正登基之后为何没有立刻对胤禩动手?
  • 刘备当初都能重用魏延 诸葛亮为何不好看魏延
  • 历史上夏侯惇在曹魏集团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
  • 乾隆知道自己要继承皇位后 乾隆为什么会忘天痛苦
  • 康熙临死前如果不传位给雍正 雍正最后会不会造反
  • 朱标有25个兄弟 他们为什么不去争夺太子之位
  • 关羽和魏延赡养士兵最后都跑光了 赵云为何没有发生这种事情
  • 历史上曹操败走华容道的真相是什么样的?
  • 康熙早年时期擒住鳌拜 康熙晚年时期为何后悔了
  • 朱高炽十几年监国却坐了一年皇帝 朱高炽为何如此短命
  • 历史上钟繇的生平经历如何?有何作为
  • 李渊退位后的太上皇生活如何 李渊到底生了多少个孩子
  • 有关于太子朱标的死有三种说法 其中哪一个最可信
  • 许田围猎时刘备没有杀曹操,是因为什么?
  • 都说皇帝后宫佳丽三千 皇太极为何对海兰珠情有独钟
  • 历史上的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 正史和演义差距有多大
  • 郭汜: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与李傕等人互斗多年
  • 赵云十分重情重义又铁骨铮铮 刘备为何重用魏延也不用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