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风云人物 仓慈是谁?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仓慈是谁?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说起仓慈,也许大家会比较陌生。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东汉太和六年(232年)的一个冬天的午后,在西方的一个西域小国,一个小男孩莫多娄在大雪中一路狂奔,还没进家门就大喊道:“爹,郡守去世了!”

  “真的吗?”莫多娄的父亲从屋里一步就跨了出来,惊讶万分。

  “是的,爹。”莫多娄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擦着泪眼。

  莫多娄的父亲顿时泪流满面,过了一会儿,他转身拿起一把弯刀,毫不犹豫地连续两下,划破了左右脸,瞬间,血从划破的皮肤中冒了出来。然后,他面对敦煌的方向,长跪不起。这就是后世所说的“以刀画面,以明血诚”。

  莫多娄的父亲何以至此呢?其实孩子本不知道个中缘由。原来,孩子的父亲是一名商人,父母年迈多病,一家人的生活主要靠他往返于西域与敦煌之间的生意维持。

image.png

  7年前,莫多娄的父亲和同族几个商人带着自家最好的皮毛上路了,刚刚进入敦煌地界,就被几个当地恶人团团围住,他们转眼就把商人们几百里风餐露宿背来的皮毛一抢而空,还将他们打得遍体鳞伤。几个人欲哭无泪,连回去的盘缠都没有了,而且他们人生地不熟,无路可走。最后,他们只好沦为乞丐,被打骂,被凌辱,最后遇到族人,才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但是5年前,也就是东汉太和元年(227年)起,他和他的同伴们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待遇,因为这一年朝廷委派仓慈任敦煌郡太守。

  二、仓慈:战乱时期的好官、清官

  说起仓慈,也许大家会比较陌生。他是三国时候的人物,他没有刘关张的威名远扬,也没有孔明凤雏的绝技江湖,但在三国人物谱上他也是精彩一笔。《三国志》卷16有对他的详细记载。仓慈时期正是三国曹操在淮南屯田时期。

  《仓慈传》:“建安中,太祖开募屯田于淮南,以兹为绥集都尉。”

  黄巾军起义之后,三国时代大幕正式拉开。此时各路英雄悉数登上三国历史舞台。最为有名的当属魏、蜀、吴三国不在话下。敦煌位于西部边陲,常年兵荒马乱,与内地基本隔绝,朝廷已经有二十年没有委派过太守了。导致地区大姓的家族长期以来飞扬跋扈,习以为常,甚至没有朝廷、官府的意识。

  仓慈在曹魏集团统一北方以后,被曹操派去任敦煌太守。要知道,敦煌本来就是边陲之地,加上三国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自然“天高皇帝远”,各路豪强、地主豪绅都聚集在此地,猖獗异常,而且一度中断了本来就较为冷清的“丝绸之路”。仓慈此去乃是临危受命。

  之所以委派仓慈到这个地方来任职,是不是有特殊用意呢,还是非他能治理好这块蛮夷之地呢。没错,他是一代廉官,最主要的是他体恤民情、体察民意,还有一套治理手段。仓慈到任以后,他首先匡正制度,抑制豪族,减轻赋税,扶贫济困,二十几年没有得到过阳光雨露的百姓,无不拍手称赞。

  三、不畏豪强,励精图治

  三国出个仓慈,就像大宋出了一个包青天。二者在为官清廉、爱民如子上颇为相像,而且仓慈还肩负着铲除影响边陲不安定隐患的任务。所以二者相比较而言,仓慈在治理边患上,还是有突出贡献的。

  仓慈从曹操屯田期间,到后来任长安令,再到敦煌任太守,他所到之处,都深受百姓爱戴。尤其在任敦煌太守期间,由于当地百姓长期遭受地方豪强的打压,农民没有土地耕种,而且还要缴纳苛刻的赋税,让百姓苦不堪言。这个时候,仓慈用他强硬的手段,或收复、或力克、或招降等措施,让当地地主豪强闻风丧胆。因为仓慈,稳定了边陲,也因为仓慈,丝绸之路又变得繁荣起来。仓慈此举深受当地百姓欢迎,也奠定了仓慈的人缘基础。

image.png

  但匡扶正义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仓慈上任当年遇刺三次,两次有惊无险,一次险些丧命。刺伤仓慈的刺客正是敦煌地区最大的家族——令狐家族派出的。而且令狐家族放出狠话:想活命,就滚出敦煌。

  仓慈毫不畏惧,依然坚持到底,即便是险些丧命,也没有丝毫要退缩的想法。很快,百姓对仓慈的政策一呼百应,视仓慈为亲人。而仓慈对这些恶势力是既打压,又拉拢。在清楚地知道是令狐家族犯上作乱的情况下,依然留给令狐家族后路。很快,令狐家族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当面向仓慈表示:“只要大人有需要,我令狐家族定当全力支持,肝脑涂地!”

  四、殚精竭虑,心系百姓

  现如今常能听到一句民谚:“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为官一任,必须造福一方。在仓慈身上,我们就能恰如其分地找到这一点。

  历史上不乏好官、清官。但想仓慈这样在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仍然不为强权所动,用他那刚毅如铁的性格,替老百姓伸张正义,所以他的出场,在三国历史上是不可或缺的点睛人物。仓慈不是想着在夹缝中生存,不是想着拉帮结派、结党营私,而是始终将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样的人物,在历朝历代都是不可多得的忠臣、将才。仓慈卒于任上,足见他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对国家的殚精竭虑,对百姓的心系于心。我们当下都在讲“初心”,也许这就是仓慈的初心罢。

  在他去世的时候,百姓伤感至极,就连西域人士都自发聚集起来,以追思仓慈,甚至有的人还在脸上划出血痕,以示血诚,足见人们对仓慈的爱戴,足见他的英明威震三国而不输他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风云人物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还不知道:司马衷和刘禅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衷被称为史上最傻皇帝,智商连阿斗都不如,事实真的如此吗?  蜀国的刘禅一直被认为是傻皇帝的代表,他投降后,有一天司马昭问他是否想念蜀国,刘禅说:这里挺爽的,思念蜀国干嘛。随从郤正很无语,告诉他下次问起应该回答“先人的坟墓都在蜀地,我每天都惦记着啊”,这样才有逼格。后来司马昭又问起,刘禅就按他说的回答了。司马昭说...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山海关之战是影响了明清易代的重大事件,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李自成和满清及吴三桂的联军,在一片石打了一仗。自此后就一溃千里,直到李自成彻底败亡。这种情况,其实是很不正常的。为什么说很不正常呢?  因为李自成只不过是和满清军队打了一仗,就算打败了,他应该还有接下来的很多战争计划。比如,他还可以组织北京保卫战。就算北京保卫战打败了,退出了北京城,他还可以进行其他阻击战。要知道,李自成的军队...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麴义(又作曲义、鞠义),凉州西平郡人 ,生卒年不详,是东汉末年军阀袁绍部下的将领,能征善战,屡建战功,早年在凉州,精通羌人战法,率领着袁绍的精锐部队。在界桥之战,以八百兵大破公孙瓒两万步兵和一万骑兵。后来,由于自恃功高而骄纵不轨,被袁绍所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人物生平  叛韩就袁  麴义,一做曲义。汉灵帝年间,平原麴氏避难西平,成为当地的大姓,麴义常在生活...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司马懿真的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关于晋朝,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条有趣的评论:司马懿老贼透支了自己子孙的智商,所以晋朝是很糟糕的一个朝代,而且是第一个南迁的中原王朝。这句话其实有几分道理,晋朝皇帝的素质相对于汉、唐、明等大统一王朝确实比较差,而且还出了晋惠帝司马衷这样千古笑话,但并不能因此就说晋朝的君主都是昏君,除了...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对蜀汉后主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禅是真的扶不起来的阿斗吗?  刘禅阿斗在历史上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刘禅是蜀国皇帝刘备的儿子。然而流程却丝毫没有继承下他父亲刘备的光荣的性格和美德。不仅没有雄才大略和诗人的眼光,而且还很快把他父亲所多年打下来的江山挥霍一空了。  很多人都说刘禅是被他父亲当年为了笼络人心摔了一下而摔傻了。但是也有更多的人认为,刘禅本来就...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风云人物

  •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 十三阿哥胤祥文武双全 康熙为何没有传位给他
  • 有哪些与袁绍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 雍正登基之后为何没有立刻对胤禩动手?
  • 刘备当初都能重用魏延 诸葛亮为何不好看魏延
  • 历史上夏侯惇在曹魏集团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
  • 乾隆知道自己要继承皇位后 乾隆为什么会忘天痛苦
  • 康熙临死前如果不传位给雍正 雍正最后会不会造反
  • 朱标有25个兄弟 他们为什么不去争夺太子之位
  • 关羽和魏延赡养士兵最后都跑光了 赵云为何没有发生这种事情
  • 历史上曹操败走华容道的真相是什么样的?
  • 康熙早年时期擒住鳌拜 康熙晚年时期为何后悔了
  • 朱高炽十几年监国却坐了一年皇帝 朱高炽为何如此短命
  • 历史上钟繇的生平经历如何?有何作为
  • 李渊退位后的太上皇生活如何 李渊到底生了多少个孩子
  • 有关于太子朱标的死有三种说法 其中哪一个最可信
  • 许田围猎时刘备没有杀曹操,是因为什么?
  • 都说皇帝后宫佳丽三千 皇太极为何对海兰珠情有独钟
  • 历史上的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 正史和演义差距有多大
  • 郭汜: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与李傕等人互斗多年
  • 赵云十分重情重义又铁骨铮铮 刘备为何重用魏延也不用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