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文化历史 廖立的能力不如庞统?至少军事方面是远远的不如

廖立的能力不如庞统?至少军事方面是远远的不如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廖立和庞统齐名,庞统死后刘备为何不招他川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廖立有点才华,但想和庞统齐名还差几条街,他的名气是被诸葛亮夸大了。

  廖立,相信很多人并不太熟悉这个人,此人在演义中只出现了一次。

  初,蜀长水校尉廖立,自谓才名宜为孔明之副,尝以职位闲散,怏怏不平,怨谤无已。于是孔明废之为庶人,徒之汶山。及闻孔明亡,乃垂泣曰:“吾终为左衽矣!”

  说廖立和庞统齐名,是出自诸葛亮之口:

  孙权遣使通好於亮,因问士人皆谁相经纬者,亮答曰:“庞统、廖立,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

  这段话记录在《三国志》蜀书廖立传中。廖立是武陵临沅人,字公渊,刘备领荆州牧时,他出来做官,一开始是给刘备当从事,后来升任长沙太守。刘备入川时,诸葛亮掌管荆州,东吴的孙权派使者到荆州表达善意,期间使者问诸葛亮荆州有什么人才,诸葛亮就说了史书中记载的这段话。

image.png

  诸葛亮夸赞廖立,廖立应该是有些才能的,他三十岁不到就被刘备提拔为长沙的太守, 而刘备向来以能识人著称,被刘备破格提拔的几乎都做出了成绩。所以廖立应该是有才华的。但有才不代表就能和庞统齐名,诸葛亮的这段评价有些夸大了。在诸葛亮这个夸赞之辞之后,廖立传中紧接着记载了廖立一件让人非常失望的事情。

  建安二十年,权遣吕蒙奄袭南三郡,立脱身走,自归先主。先主素识待之,不深责也,以为巴郡太守。

  史书中记载的这个事件和演义有些出入。演义中刘备刚拿下益州时,曹操也占领了汉中,刘备虽然占据了益州,但是尚未收拢人心,他害怕曹操南下,于是听从诸葛亮的建议把长沙、桂阳、江夏三郡割让给了东吴,请东吴发兵合淝,牵制曹操。史书中记载三个郡并不是刘备主动割让的,而是吕蒙帅军偷袭占领的。刘备丢了三郡非常的恼火,帅大军屯兵公安准备跟东吴干一仗,后来有消息说曹操有南下的意图,刘备才罢兵讲和。

image.png

  作为一郡的太守,廖立没能撑到援军,甚至很可能没有抵抗就跑了。如果换做是庞统镇守长沙,吕蒙能这么顺利?所以廖立的能力是不如庞统的,至少军事方面是远远的不如。

  庞统死后,刘备没有调廖立入川顶替庞统这是对的,廖立干不了庞统的活。

  诸葛亮之所以夸大廖立,目的很可能是为了吓唬东吴。毕竟长沙是和东吴接壤的,早年长沙的攸县就是荆州和东吴常年对峙的地方。虽然当时是盟军关系不至于开战,但现在的关系好不代表以后还会好。诸葛亮未雨绸缪适当的夸大一下长沙太守廖立的能力,多少能起到一点震慑作用。一旦双方关系不和谐,东吴方面想要攻打长沙就得掂量掂量,毕竟庞统的能力是被证明了的,一个和庞统齐名的人镇守长沙,东吴须得谨慎对待。诸葛亮的夸赞肯定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管用个一两年,但东吴真下定决心偷袭荆州,这个夸赞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image.png

  当然不能只通过一件事就给一个人下定论,我们在再看看廖立的后半段人生。他弃了长沙,刘备并没有怪罪他,让他到巴郡去做太守。后来刘备当了皇帝,让廖立做了侍中。刘禅接班继位后,廖立升任长水校尉。在诸葛亮主政时期,廖立并没有参与到诸葛亮的任何一起军事行动中。蜀中缺人才,如果廖立有军事上的才能,诸葛亮不会不带着他玩(这也能证明了诸葛亮那段话是夸大了)。

  廖立自己却没有自知之明,他很可能是听到过诸葛亮说他与庞统齐名的话,在他心里就自认为诸葛亮老大他就该老二。对自己的职位在李严之下表示非常不满。

  一次遇到了丞相府的李邵、蒋琬等人,就开始满嘴的跑火车说刘备的不好。先说南三郡丢了,刘备不该跑到公安去抢三郡,弄得三郡没抢会来,汉中也没打成,错过了机会,最后弄下个空城汉中,还牵连荆州的关羽,上庸也没保住,接着有数落关羽、向朗、文恭、郭攸之等人。反正是蜀国就没人比它强的。

  廖立这些言论看似有些道理,其实都是马后炮,真要有这些远见,早在刘备让他当巴郡太守的时候就该说了。没发表意见说明他当时根本没看出来。事后在这发牢骚,诽谤先帝诽谤同僚就相当过分了。李邵、蒋琬二人事后赶紧上报了诸葛亮。

  诸葛亮也没想到廖立是这样的人,当初门户大开丢了长沙,先帝没有责罚,你不思回报还诽谤先帝贬低同僚这就太过分了,这样的人品绝对不能留着过年,于是上奏刘禅,廖立就被流放了。

  廖立也自知理亏,乖乖的去了流放地,他和后来同样被流放的李严一样,在诸葛亮死后痛哭流涕,知道没了诸葛亮恐难再被朝廷启用。后来姜维到过流放地见过廖立见他精神不错,回来说了好话,廖立的家人才被放回成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文化历史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其中哪一关的守将是最厉害的?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其中哪一关的守将是最厉害的?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其中哪一关最难,哪一将最厉害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东岭关是关羽离开许都后的第一关,把关将为孔秀,手下有五百军士。关羽没有丞相文凭,被孔秀拦住,两人战在一起。仅仅一个回合,关羽将孔秀斩于马下,干脆利索,一点也不...

司马懿在曹叡死后十年内,为什么不选择发动政变?

司马懿在曹叡死后十年内,为什么不选择发动政变?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叡死后10年,司马懿为何才发动高平陵之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司马懿在曹叡活着时,是一个大大的“忠臣”,安分守己。  曹叡是曹魏的第二个皇帝,于黄初七年(226年)即位为帝,年仅24岁。他在辅政大臣曹真、司马懿、陈群、...

如果刘备从汉中出兵,能与关羽一同夹击并斩杀曹军吗?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已威震华夏,刘备为何没有趁机灭掉曹操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一,刘备让关羽发动战争,只是局部战争,为了配合争夺汉中。  主战场在汉中,双方主公曹操和刘备都亲自在汉中督战,为了争夺战略要地汉中,打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如刘备发动...

乐进作为追随曹操最早的外姓将领,他立下了哪些功勋?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他是五子良将第二,为何给人的感觉寸功未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一,乐进追随曹操时间,早于其他外姓将领,仅次于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宗亲大将。  初平元年(190年),曹操不满汉贼董卓废立皇帝,逃出京城洛阳,到陈留后,“...

关羽的汉寿亭侯,为何值得被张辽、徐晃眼红、羡慕?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为何一直以“汉寿亭侯”自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一,汉寿亭侯虽然是曹操赏赐的,名义上是汉献帝刘协封的,含金量大。  关羽的汉寿亭侯是曹操表扬关羽斩颜良,向汉献帝刘协请封的。当时汉献帝虽然已经名存实亡,可是在名义上,还是汉...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文化历史

  •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其中哪一关的守将是最厉害的?
  • 司马懿在曹叡死后十年内,为什么不选择发动政变?
  • 如果刘备从汉中出兵,能与关羽一同夹击并斩杀曹军吗?
  • 乐进作为追随曹操最早的外姓将领,他立下了哪些功勋?
  • 关羽的汉寿亭侯,为何值得被张辽、徐晃眼红、羡慕?
  • 曹魏末代皇帝曹奂,为什么连曹芳和曹髦都比不上?
  • 赤壁之战后曹操做了哪些事情?为什么不再次攻打荆州?
  • 司马懿在曹操对他有所怀疑后,他是怎么打消疑虑的?
  • 刘备在出征东吴时,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与五虎上将?
  • 司马昭为何不但没有杀了刘禅,还封他为安乐县公?
  • 在曹操25个儿子中,楚王曹彪是怎么反抗司马懿的?
  • 诸葛亮劝刘备赐死刘封,有什么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
  • 赵云被封为翊军将军,那么翊军将军是个什么样的官职?
  • 诸葛亮为何不同意“子午谷奇谋”?怕曹魏一方也有人想到
  • 老古话说的“早起两不要,睡前四不宜”是指的什么?
  • 在曹操眼中,曹彰为什么不适合作为曹魏的继承人?
  • 刘备为什么会选择两个托孤重臣?是不信任其中一位吗?
  • 在关羽被擒时,东吴除了鲁肃之外还有谁能够为他求情?
  • 诸葛亮之所以敢率军攻打曹魏,主要是因为哪三个原因?
  • 张飞在刘备伐吴前是什么状态?为什么会被部下杀死?
  • 诸葛亮之所以挥泪斩马谡,主要是因为哪三个原因?
  • 三星堆的发现对中国历史造成了哪些影响?
  • 吕布在兖州之所以打不过曹操,主要是因为哪三个原因?
  • 古蜀人崇拜太阳神吗?详解三星堆商铜太阳形器
  • 曹操为何亲率大军征讨马超?怕潼关丢失后失去关中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