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文化历史 董卓从洛阳撤向长安时,为什么曹操必须选择追击?

董卓从洛阳撤向长安时,为什么曹操必须选择追击?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董卓撤到长安,两个原因让曹操不得不孤军深入冒死追击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没有地盘

  十八路诸侯都是从各地赶来的,都是地方的大员,比如袁绍就是渤海太守,比如孙坚就是长沙太守,就连最不济的刘备也是一个平原县令。也就是这十七镇诸侯都有自己的地盘,就是就地解散了也都有去处。

  曹操不同,曹操是在朝廷做官的,曾为了迷惑董卓,和董卓走得还很近。为的就是找机会刺杀董卓。所以没能像袁绍一样,在地方当官。刺杀行动失败后,他从洛阳逃到陈留,虽然得到了陈留大财主卫弘的资助,但是却没有朝廷的册封。

  他这支队伍属于名不正言不顺,如果这时候和这些诸侯一样,也这么醉生梦死,事后他就没有了去处,就是想示弱董卓,得到朝廷的封赏,也得证明你有能力有这个战斗力才行!但是联军从组织到打进洛阳,曹操并不显眼。这让朝廷该如何封官,弄不好刚组织的军队就得就地解散。

image.png

  所以别人可以不追,也有理由不追,曹操不行,他必须选择追击,并且来一场硬仗,来证明他有很强的战斗力。事实上他的计划是成功的,虽然中了徐荣的埋伏,损失惨重,自己也险些被俘虏。但也让天下看到了他的决心和战斗力。这是他的一道护身符,能保证联盟解散后,他不会被董卓清算。在后来剿灭兖州的黄巾军时,朝廷想到了他,可以说这次展示拳头起了作用!证明不了战斗力谁会想起你?

  二、曹操本人的最初理想

  三国中对曹操有个很经典的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曹操晚年在铜雀台说过这样的话:“专欲为国家讨贼立功,图死后得题墓道曰:‘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平生愿足矣。”

image.png

  意思就是说曹操最初是想做个忠臣的,为国家做一些事,死后留下一个好名声这就足够了。所以才会有了曹操最初的一系列的报国之举,比如为朝廷讨伐黄巾,比如做官时公正无私心,比如刺杀董卓,比如这次发檄文号召天下诸侯共同讨逆等等。

  而且为了维护联盟的平衡和团结,他推荐声望更大的袁绍做盟主,而且尽量的维护各方的平衡。最初一些好抢夺的功劳都让了出来。但是到头来,却是众诸侯畏缩不前,各怀心思。

  曹操不能和他们同流合污,他是有理想的,所以很气愤地说了一句“竖子不足与谋!”自己带着一万兵马前去追击。

image.png

  作为三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曹操不可能不知道此去的危险性。但是他必须这么做,因为他需要向天下证明,组织这次联盟并非是因为私欲。他要区别于这些碌碌无为的诸侯。

  虽然最后几乎是全军覆没,本人也险些丧命,但是他付出的代价也有了丰厚的回报。

  至少在招揽人才上有了很大的成效。在最初举起讨贼大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来投奔,除了自己的亲戚曹仁、曹洪兄弟,夏侯惇、夏侯渊兄弟,外姓人才只有乐进和李典。谋士方面几乎是一个也没有。

  但是这件事情之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曹操很快地招揽了大批的人才,其中就有三个最重要的谋士荀彧、郭嘉和程昱。

  这三个人分别能在前方出谋划策,在后方组织钱粮、坐镇老巢,可以说在曹操争霸的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郭嘉、荀彧最初是投靠袁绍的,后来发觉袁绍不是明主,这才辗转投奔了曹操。

  这些顶级谋士为什么最终会选择曹操?这次追击董卓给是给他加了分的。如果说发檄文组织各地诸侯讨伐董卓能得50分的话,那么追击董卓,至少能给他加上了30分。这30分让曹操进入了优秀的行列,让众多想为朝廷做点事情的谋士和武将们纷纷来投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文化历史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其中哪一关的守将是最厉害的?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其中哪一关的守将是最厉害的?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其中哪一关最难,哪一将最厉害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东岭关是关羽离开许都后的第一关,把关将为孔秀,手下有五百军士。关羽没有丞相文凭,被孔秀拦住,两人战在一起。仅仅一个回合,关羽将孔秀斩于马下,干脆利索,一点也不...

司马懿在曹叡死后十年内,为什么不选择发动政变?

司马懿在曹叡死后十年内,为什么不选择发动政变?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叡死后10年,司马懿为何才发动高平陵之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司马懿在曹叡活着时,是一个大大的“忠臣”,安分守己。  曹叡是曹魏的第二个皇帝,于黄初七年(226年)即位为帝,年仅24岁。他在辅政大臣曹真、司马懿、陈群、...

如果刘备从汉中出兵,能与关羽一同夹击并斩杀曹军吗?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已威震华夏,刘备为何没有趁机灭掉曹操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一,刘备让关羽发动战争,只是局部战争,为了配合争夺汉中。  主战场在汉中,双方主公曹操和刘备都亲自在汉中督战,为了争夺战略要地汉中,打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如刘备发动...

乐进作为追随曹操最早的外姓将领,他立下了哪些功勋?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他是五子良将第二,为何给人的感觉寸功未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一,乐进追随曹操时间,早于其他外姓将领,仅次于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宗亲大将。  初平元年(190年),曹操不满汉贼董卓废立皇帝,逃出京城洛阳,到陈留后,“...

关羽的汉寿亭侯,为何值得被张辽、徐晃眼红、羡慕?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为何一直以“汉寿亭侯”自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一,汉寿亭侯虽然是曹操赏赐的,名义上是汉献帝刘协封的,含金量大。  关羽的汉寿亭侯是曹操表扬关羽斩颜良,向汉献帝刘协请封的。当时汉献帝虽然已经名存实亡,可是在名义上,还是汉...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文化历史

  •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其中哪一关的守将是最厉害的?
  • 司马懿在曹叡死后十年内,为什么不选择发动政变?
  • 如果刘备从汉中出兵,能与关羽一同夹击并斩杀曹军吗?
  • 乐进作为追随曹操最早的外姓将领,他立下了哪些功勋?
  • 关羽的汉寿亭侯,为何值得被张辽、徐晃眼红、羡慕?
  • 曹魏末代皇帝曹奂,为什么连曹芳和曹髦都比不上?
  • 赤壁之战后曹操做了哪些事情?为什么不再次攻打荆州?
  • 司马懿在曹操对他有所怀疑后,他是怎么打消疑虑的?
  • 刘备在出征东吴时,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与五虎上将?
  • 司马昭为何不但没有杀了刘禅,还封他为安乐县公?
  • 在曹操25个儿子中,楚王曹彪是怎么反抗司马懿的?
  • 诸葛亮劝刘备赐死刘封,有什么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
  • 赵云被封为翊军将军,那么翊军将军是个什么样的官职?
  • 诸葛亮为何不同意“子午谷奇谋”?怕曹魏一方也有人想到
  • 老古话说的“早起两不要,睡前四不宜”是指的什么?
  • 在曹操眼中,曹彰为什么不适合作为曹魏的继承人?
  • 刘备为什么会选择两个托孤重臣?是不信任其中一位吗?
  • 在关羽被擒时,东吴除了鲁肃之外还有谁能够为他求情?
  • 诸葛亮之所以敢率军攻打曹魏,主要是因为哪三个原因?
  • 张飞在刘备伐吴前是什么状态?为什么会被部下杀死?
  • 诸葛亮之所以挥泪斩马谡,主要是因为哪三个原因?
  • 三星堆的发现对中国历史造成了哪些影响?
  • 吕布在兖州之所以打不过曹操,主要是因为哪三个原因?
  • 古蜀人崇拜太阳神吗?详解三星堆商铜太阳形器
  • 曹操为何亲率大军征讨马超?怕潼关丢失后失去关中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