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风云人物 乾隆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讷亲的?为何会器重他

乾隆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讷亲的?为何会器重他

  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钮祜禄·讷亲是保护过雍正的头等侍卫。

  一般来说,只要是雍正器重的大臣,乾隆都会拼命打击,比如张廷玉和鄂尔泰。但是,讷亲是雍正器重的大臣,却同样获得乾隆的器重。

  不过,虽然如此,最终讷亲又还是被乾隆下令让他自裁。这是怎么回事呢?

image.png

  讷亲的曾祖父额亦都是开国功臣,因功得封一等公。他的祖父遏必隆,则是顺治指派给少年康熙的四大辅政大臣之一。他的父亲尹德,也在朝中担任领侍卫内大臣的重职。而他的两个姑母也在后宫,一个是孝昭仁皇后,一个是温僖贵妃。所以讷亲的家族不光是官宦世家,还是显赫的皇亲国戚。

  雍正五年,讷亲袭承了爵位,并被雍正授予从二员官职散秩大臣,也就是保卫皇帝的侍卫官。

  讷亲入职后,兢兢业业,得到了雍正的赏识。又被升为御前大臣,不光统辖内廷事务,还成为皇帝贴身侍卫,就相当于雍正的保镖一样。

  一方面是皇亲国戚,另一方面又勤谨廉洁。他的表现,自然深合志在整饬吏治的雍正心思。于是,在雍正晚年,他再次被提升为军机大臣,开始参与军政事务。

  雍正十三年,雍正暴毙于畅春园,乾隆遵继位密诏,继承了帝位。

  乾隆为了巩固皇权,继位后,起用了不少年轻官员,其中讷亲是最得他看重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原来,雍正去世后,给乾隆留下了两位辅政大臣:鄂尔泰和张廷玉。

  虽然雍正在遗诏中称,这二人绝无二心,还称他们死后可享太庙。但这二人却让乾隆颇为忌惮,因为他们俩都是三朝老臣,位高权重,门生遍地。再加上二人不睦,朝中官员亦多分为两派,有结党营私之嫌。

  所以,乾隆决定培养一批年轻的心腹大臣,供自己差遣。而已在军机处行走,又是满洲贵族的年轻人讷亲,就得到了乾隆的重视。

  其实,讷亲和乾隆不光是君臣关系,在乾隆小时候,讷亲还作为他的伴读陪伴在他身边,因此他和讷亲那是发小的情谊。

  种种原因,让讷亲迎来了他的辉煌时期。

  (张廷玉剧照)

  乾隆起初先让讷亲以都统和领侍卫内大臣的身份,协助张廷玉和鄂尔泰总理事务,并封他为一等公。

  到乾隆二年,讷亲就被升任为兵部尚书兼议政大臣。到年底时,讷亲已经成为军机处总理事务的六大臣之一了。

  讷亲虽然是乾隆身边的红人,但他并不恃宠而骄,反而做事更加勤勉谨慎。比如乾隆九年,讷亲巡视河南驻军的情况,顺便勘察江浙一带的海防工程。他所到之处,官员早就为他备下了奢华的公舍,一些官员更是对他阿谀奉承,敬献重礼。

image.png

  不过,讷亲却对官员为他准备好的公舍和宴请等一概回避。除了查勘工程事务,并不在地方上久做逗留。不光如此,他还主动将地方官员巴结他的种种行径上报给乾隆,乾隆因此对他愈发信任。

  乾隆十年,鄂尔泰病故后,已经升任保和殿大学士的讷亲顶替鄂尔泰,成为军机处领班大臣。乾隆为了打压张廷玉,特命上朝奏事时,讷亲走在张廷玉之前。

  讷亲认为,自己无功可谈,于是百般推辞,乾隆这才让讷亲和张廷玉一起走在最前面。虽然这样说,但由于讷亲深得乾隆宠爱和器重,他的权势已经超过了张廷玉。

  然而,花无百日红,讷亲通过后来发生的事情,算是明白这个道理了。

  乾隆十二年,金川土司莎罗奔叛乱。四川巡抚纪山率兵围剿,结果被莎罗奔打得大败而归。

  事情发生后,乾隆急命张广泗为川陕总督,前往平定叛乱。

  然而金川地形险峻,再加上莎罗奔又广蓄碉堡。张广泗屡次出兵,败多胜少,如此作战两年,却毫无进展。

  (乾隆剧照)

  由于长久不能取胜,乾隆对张广泗非常失望,他决定起用一个能统率全军,又能贯彻他的旨意的人去指挥作战。思来想去,他认为讷亲是最合适的人选。

  当时,讷亲正在山东治赈。乾隆召他回来后,便任命他为经略,让率领一队精兵前往金川督战。

  在讷亲临走时,乾隆还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早日传回捷报。

  结果,讷亲这一去,却走上了绝路。

  原来,讷亲自幼熟读经史,却在军事上是个门外汉。

  讷亲到了金川后,先是轻敌,带领清军盲目与莎罗奔交战。结果由于指挥失当,清军损失惨重。

  本来,张广泗还有心巴结讷亲,可是讷亲认为张广泗两年未平定叛乱,根本瞧不起他。在他面前骄横跋扈,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

  张广泗热脸贴了冷屁股,心里对讷亲怨恨不已。在后来与莎罗奔交战时,他便故意制造障碍。结果吃亏的,当然是他们手下的将士。一时因二人不和,军心也随之涣散。

image.png

  讷亲在尝到落罗奔的厉害后,便坐镇军营,不肯再战,数次向乾隆请求增加援军,同时要建造碉堡,“以碉制碉”。

  乾隆这才发现,讷亲根本就没有平定金川叛乱的能力,反而在前线瞎指挥。再加上张广泗狠狠地弹劾了讷亲一本,将他在金川之战中的所作所为一一呈报给了乾隆。乾隆看后,对讷亲的不作为更是大为恼怒。再加上乾隆又是极好面子的人,而讷亲前往是代表他而去。如此怂包,实在是让他颜面无存。所以一怒之下,就把讷亲革职发往北路军营效命。

  还不等讷亲上路,乾隆因为气愤难平,又改将他就地拘禁。

  墙倒众人推,讷亲由于在四川督战时,刚愎自用。对四川巡抚纪山等人的建议根本不予采纳,因此纪山等人也趁机在乾隆面前弹劾他,称他曾说过:“西南蛮夷之事,非常的难办,对于他们一定不可轻举妄动。但是这些话,我怎么敢上书皇上呢。”意有指责乾隆有用兵之误的意思。

  这话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乾隆一向自信过人,听说讷亲竟说过这样的话,干脆将讷亲押解回京,并将遏必隆当年过用的一把宝刀,让人送给被囚禁的讷亲,命他以此刀自尽。

  乾隆身边的红人讷亲,就这样丢了性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风云人物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还不知道:司马衷和刘禅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衷被称为史上最傻皇帝,智商连阿斗都不如,事实真的如此吗?  蜀国的刘禅一直被认为是傻皇帝的代表,他投降后,有一天司马昭问他是否想念蜀国,刘禅说:这里挺爽的,思念蜀国干嘛。随从郤正很无语,告诉他下次问起应该回答“先人的坟墓都在蜀地,我每天都惦记着啊”,这样才有逼格。后来司马昭又问起,刘禅就按他说的回答了。司马昭说...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山海关之战是影响了明清易代的重大事件,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李自成和满清及吴三桂的联军,在一片石打了一仗。自此后就一溃千里,直到李自成彻底败亡。这种情况,其实是很不正常的。为什么说很不正常呢?  因为李自成只不过是和满清军队打了一仗,就算打败了,他应该还有接下来的很多战争计划。比如,他还可以组织北京保卫战。就算北京保卫战打败了,退出了北京城,他还可以进行其他阻击战。要知道,李自成的军队...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麴义(又作曲义、鞠义),凉州西平郡人 ,生卒年不详,是东汉末年军阀袁绍部下的将领,能征善战,屡建战功,早年在凉州,精通羌人战法,率领着袁绍的精锐部队。在界桥之战,以八百兵大破公孙瓒两万步兵和一万骑兵。后来,由于自恃功高而骄纵不轨,被袁绍所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人物生平  叛韩就袁  麴义,一做曲义。汉灵帝年间,平原麴氏避难西平,成为当地的大姓,麴义常在生活...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司马懿真的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关于晋朝,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条有趣的评论:司马懿老贼透支了自己子孙的智商,所以晋朝是很糟糕的一个朝代,而且是第一个南迁的中原王朝。这句话其实有几分道理,晋朝皇帝的素质相对于汉、唐、明等大统一王朝确实比较差,而且还出了晋惠帝司马衷这样千古笑话,但并不能因此就说晋朝的君主都是昏君,除了...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对蜀汉后主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禅是真的扶不起来的阿斗吗?  刘禅阿斗在历史上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刘禅是蜀国皇帝刘备的儿子。然而流程却丝毫没有继承下他父亲刘备的光荣的性格和美德。不仅没有雄才大略和诗人的眼光,而且还很快把他父亲所多年打下来的江山挥霍一空了。  很多人都说刘禅是被他父亲当年为了笼络人心摔了一下而摔傻了。但是也有更多的人认为,刘禅本来就...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风云人物

  •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 十三阿哥胤祥文武双全 康熙为何没有传位给他
  • 有哪些与袁绍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 雍正登基之后为何没有立刻对胤禩动手?
  • 刘备当初都能重用魏延 诸葛亮为何不好看魏延
  • 历史上夏侯惇在曹魏集团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
  • 乾隆知道自己要继承皇位后 乾隆为什么会忘天痛苦
  • 康熙临死前如果不传位给雍正 雍正最后会不会造反
  • 朱标有25个兄弟 他们为什么不去争夺太子之位
  • 关羽和魏延赡养士兵最后都跑光了 赵云为何没有发生这种事情
  • 历史上曹操败走华容道的真相是什么样的?
  • 康熙早年时期擒住鳌拜 康熙晚年时期为何后悔了
  • 朱高炽十几年监国却坐了一年皇帝 朱高炽为何如此短命
  • 历史上钟繇的生平经历如何?有何作为
  • 李渊退位后的太上皇生活如何 李渊到底生了多少个孩子
  • 有关于太子朱标的死有三种说法 其中哪一个最可信
  • 许田围猎时刘备没有杀曹操,是因为什么?
  • 都说皇帝后宫佳丽三千 皇太极为何对海兰珠情有独钟
  • 历史上的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 正史和演义差距有多大
  • 郭汜: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与李傕等人互斗多年
  • 赵云十分重情重义又铁骨铮铮 刘备为何重用魏延也不用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