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风云人物 司马伦是什么人?他的皇帝是怎么来的?

司马伦是什么人?他的皇帝是怎么来的?

  司马伦,晋宣帝司马懿第九子,“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永康二年(301年),赵王司马伦逼迫侄孙晋惠帝禅位,当了西晋皇帝。但仅仅过了两个多月,司马伦就被推翻,晋惠帝也重登帝位。作为晋惠帝的叔公,司马伦为何要夺侄孙的皇位,又为何会迅速垮台呢

  一,出身名门

  司马伦出身河内司马氏,为曹魏权臣司马懿之子。司马伦少年时曹魏大权就已被司马家掌握,因此他仕途顺利,刚出仕就获封安乐亭侯,担任谏议大夫。

  咸熙二年(265年),晋武帝司马炎篡魏建晋,封叔叔司马伦为琅琊郡王。不久司马伦因为指使散骑将刘缉收买工匠盗窃御裘而被捕下狱。廷尉杜友建议晋武帝严惩司马伦、处死刘缉,但有人称司马伦为皇亲,应该免于处罚。谏议大夫刘毅支持杜友的建议,可因司马伦为皇亲而减轻处罚,但不能不治罪。但晋武帝顾念叔侄之情,赦免了司马伦。

  二,亲近贾后

  司马伦前往封地琅琊就藩,还担任东中郎将、宣威将军。咸宁三年(277年),晋武帝改封司马伦为赵王,还让他担任平北将军。永熙元年(290年),晋武帝病逝,子晋惠帝司马衷即位。晋惠帝封叔祖父司马伦为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让他镇守关中。

  司马伦赏罚不公,使得氐羌二族反叛,西晋朝廷只得征召他回京。司马伦到了京城,便极力巴结讨好皇后贾南风,因此得以重获重用,担任车骑将军、太子太傅。司马伦又谋求尚书令之职,结果被张华等朝廷重臣拒绝。

image.png

  元康九年(299年),贾后因为太子司马遹对自己不敬,便唆使丈夫晋惠帝将其废黜。左卫司马督司马雅与常从督许超二人素来亲近司马遹,对其无端被废感到不满,便游说司马伦的亲信孙秀,叫他劝司马伦复立太子,废掉贾后。孙秀答应,成功劝说司马伦联络通事令史张林、省事张衡、殿中侍御史殷浑、右卫司马督路始等人复立太子。

  司马伦将要率兵救太子时,孙秀想到司马遹聪明贤德,一定不会重用自己这种品行不端的人,便改劝司马伦:先鼓动贾后害死太子,然后再以替太子报仇为名除掉贾后。司马伦听了,知道自己素来被人视为贾后的亲信,即使复立司马遹,他也不会感激自己,便同意了孙秀的建议。永康元年(300年),贾后听信了孙秀散布的谣言,害怕司马遹的党羽会除掉她,于是派人害死了司马遹。

  不久司马伦与孙秀率军闯入皇宫,废黜贾后,将其党羽一网打尽,还把张华、解结、杜斌等朝廷重臣处死,以便于自己专权。然后司马伦自封使持节、大都督、督中外诸军事、相国,侍中,还重赏孙秀等亲信,彻底控制了西晋朝廷,晋惠帝则沦为傀儡。司马伦才能平庸,事事都听孙秀的意见,因此西晋朝廷实际由孙秀在操控。孙秀心胸狭窄,独断专行,乱杀大臣,使得朝局混乱。

  三,篡夺皇位

  淮南王司马允不满孙秀专权,于是起兵声讨,结果兵败被杀。然后孙秀鼓动司马伦加九锡,准备篡位。永康二年(301年),司马伦迫使侄孙晋惠帝禅让,自己当了皇帝。司马伦封儿子司马荂为太子,封孙秀为侍中、中书监、骠骑将军、仪同三司。司马伦为了巩固统治,于是大肆封赏百官。由于封赏过滥,导致高官过多,官帽所用的貂尾不足,只能用狗尾来替代,这就是成语“狗尾续貂”的来历。

  司马伦对孙秀十分敬重与感激,于是事事都要和他商议。孙秀则志得意满,对于司马伦的命令感到不满意的,就进行修改,按照自己的意思下发下去,有时一条命令甚至要修改许多次,导致百官无所适从。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各霸一方,实力强大,孙秀担心他们反对自己,于是派亲信担任三王的属官,监视三王。

  四,失败被杀

image.png

  司马冏、司马颙、司马颖见司马伦不得人心,于是联合起兵声讨。司马伦与孙秀感到害怕,便派上军将军孙辅、折冲将军李严率兵七千出延寿关,征虏张泓、左军蔡璜、前军闾和等率九千人出堮阪关,镇军司马雅、扬威莫原等率八千人出成皋关,三路军队都受东平王司马楙节制,一起抵御三王。孙秀又担心三路大军无法抵御三王,又派司马伦的两个儿子司马馥 司马虔前去支援。

  司马伦军起初作战顺利,多次击败三王联军。但后来由于司马伦军情报失误,配合不力,使得三王联军逼近洛阳。京城的百官与军队早就对司马伦、孙秀不满,于是发动政变,杀了孙秀,然后逼司马伦退位,复立晋惠帝。梁王司马肜向朝廷上书说司马伦大逆不道,应该处死。晋惠帝于是派人赐死司马伦,他临死前后悔的大叫:“孙秀误我。”

  总的来说司马伦才能平庸,信任奸臣孙秀,对他言听计从,还把事务全部交给他处理。孙秀借刀杀人,以替太子司马遹报仇为由,除掉贾后,助司马伦控制了西晋朝廷。然后司马伦野心膨胀,在孙秀的鼓动下篡位为帝。但司马伦集团执政无方,使得朝政混乱,更使局势失控,导致八王之乱愈演愈烈,为西晋带来巨大灾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风云人物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还不知道:司马衷和刘禅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衷被称为史上最傻皇帝,智商连阿斗都不如,事实真的如此吗?  蜀国的刘禅一直被认为是傻皇帝的代表,他投降后,有一天司马昭问他是否想念蜀国,刘禅说:这里挺爽的,思念蜀国干嘛。随从郤正很无语,告诉他下次问起应该回答“先人的坟墓都在蜀地,我每天都惦记着啊”,这样才有逼格。后来司马昭又问起,刘禅就按他说的回答了。司马昭说...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山海关之战是影响了明清易代的重大事件,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李自成和满清及吴三桂的联军,在一片石打了一仗。自此后就一溃千里,直到李自成彻底败亡。这种情况,其实是很不正常的。为什么说很不正常呢?  因为李自成只不过是和满清军队打了一仗,就算打败了,他应该还有接下来的很多战争计划。比如,他还可以组织北京保卫战。就算北京保卫战打败了,退出了北京城,他还可以进行其他阻击战。要知道,李自成的军队...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麴义(又作曲义、鞠义),凉州西平郡人 ,生卒年不详,是东汉末年军阀袁绍部下的将领,能征善战,屡建战功,早年在凉州,精通羌人战法,率领着袁绍的精锐部队。在界桥之战,以八百兵大破公孙瓒两万步兵和一万骑兵。后来,由于自恃功高而骄纵不轨,被袁绍所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人物生平  叛韩就袁  麴义,一做曲义。汉灵帝年间,平原麴氏避难西平,成为当地的大姓,麴义常在生活...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司马懿真的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关于晋朝,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条有趣的评论:司马懿老贼透支了自己子孙的智商,所以晋朝是很糟糕的一个朝代,而且是第一个南迁的中原王朝。这句话其实有几分道理,晋朝皇帝的素质相对于汉、唐、明等大统一王朝确实比较差,而且还出了晋惠帝司马衷这样千古笑话,但并不能因此就说晋朝的君主都是昏君,除了...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对蜀汉后主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禅是真的扶不起来的阿斗吗?  刘禅阿斗在历史上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刘禅是蜀国皇帝刘备的儿子。然而流程却丝毫没有继承下他父亲刘备的光荣的性格和美德。不仅没有雄才大略和诗人的眼光,而且还很快把他父亲所多年打下来的江山挥霍一空了。  很多人都说刘禅是被他父亲当年为了笼络人心摔了一下而摔傻了。但是也有更多的人认为,刘禅本来就...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风云人物

  •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 十三阿哥胤祥文武双全 康熙为何没有传位给他
  • 有哪些与袁绍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 雍正登基之后为何没有立刻对胤禩动手?
  • 刘备当初都能重用魏延 诸葛亮为何不好看魏延
  • 历史上夏侯惇在曹魏集团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
  • 乾隆知道自己要继承皇位后 乾隆为什么会忘天痛苦
  • 康熙临死前如果不传位给雍正 雍正最后会不会造反
  • 朱标有25个兄弟 他们为什么不去争夺太子之位
  • 关羽和魏延赡养士兵最后都跑光了 赵云为何没有发生这种事情
  • 历史上曹操败走华容道的真相是什么样的?
  • 康熙早年时期擒住鳌拜 康熙晚年时期为何后悔了
  • 朱高炽十几年监国却坐了一年皇帝 朱高炽为何如此短命
  • 历史上钟繇的生平经历如何?有何作为
  • 李渊退位后的太上皇生活如何 李渊到底生了多少个孩子
  • 有关于太子朱标的死有三种说法 其中哪一个最可信
  • 许田围猎时刘备没有杀曹操,是因为什么?
  • 都说皇帝后宫佳丽三千 皇太极为何对海兰珠情有独钟
  • 历史上的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 正史和演义差距有多大
  • 郭汜: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与李傕等人互斗多年
  • 赵云十分重情重义又铁骨铮铮 刘备为何重用魏延也不用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