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风云人物 李光地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有何作为?

李光地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有何作为?

  康熙时期有个大臣叫李光地,才学出众。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李光地是清朝时期的名臣,深受康熙帝重用,在平定三藩之乱,治理海河的过程中立下大功,也被雍正帝高度赞誉为“一代完人”。但在民间李光地的争议却非常大,被人指责“少年卖友,中年夺情,晚年有私生子。”那么李光地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一,出仕为官

image.png

  李光地出身福建安溪的一个士绅家庭,自幼聪明异常,喜欢学习,十三岁时就读遍四书五经,成长为一个很有见识的学子。一天,李光地随父母出去游玩,结果遭到山贼打劫。李光地于是巧使妙计,带着父母逃离了土匪窝。自此李光地更加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更加努力学习,终于在康熙九年(1670年)考上了进士,然后被朝廷分配到翰林院,当了编修。

  二,参与平叛

  康熙十二年(1673年),李光地回家探亲,结果不久爆发了三藩之乱。靖南王耿精忠起兵反清,割据福建。郑经也趁机攻清,占据泉州。李光地于是带着父母逃到山中躲避,继续忠于清朝。耿精忠与郑经都派人招揽李光地,让他出山效力,但都遭拒绝。

  李光地与陈梦雷交好,得知他被耿精忠俘获,被迫做了幕僚,于是派人联络,试探他的心意。陈梦雷本就与李光地一同在翰林院任职,关系要好,是被迫为耿精忠效力,便表明自己与他一样,誓死忠于清朝。然后李陈双方约定:由陈梦雷刺探耿军的情报,然后李光地以双方的名义将消息传递给清廷。

  康熙十四年(1674年),李光地将耿精忠、郑经二人的虚实写成密折,还把平定耿郑二人的策略一并写入,派人送往京师。但李光地为了独吞大功,只以自己的名义上报,并未在密折中提到陈梦雷的贡献。内阁学士富鸿基接到老乡李光地的密折,急忙呈给康熙帝。康熙帝看了密折大喜,立即将其传达给前线的清军将领。

  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亲王杰书按照李光地的策略行事,率清军攻破仙霞关,夺取建宁、延平。耿精忠见大势已去,于是降清。杰书进驻福州,一方面派都统拉哈达攻打郑经,一方面派人寻找李光地。康熙十六年(1677年),清军击退郑经,夺取泉州、漳州。李光地于是出山拜见拉哈达,受到重用,得以升任侍读学士。

  三,安定福建

  康熙十七年(1678年),蔡寅诈称明朝后裔,在同安起兵反清。李光地于是招募团练,击退蔡寅。郑经派刘国轩支援蔡寅,攻克海澄、同安等地,进逼泉州。李光地急忙派兵向拉哈达求援,让他从小道进军救援。最后福建巡抚吴兴祚、都统拉哈达的两路清军在李光地的配合下,发动夹击,大败刘国轩,明军只得退回台湾。不久陈梦雷因为被耿精忠余党诬陷,遭到逮捕入狱,被清廷判处死刑。陈梦雷于是多次写信给李光地,让他救救自己,但李光地一直不予理睬。

  康熙十九年(1680年),李光地进京,担任内阁学士。刑部尚书徐乾学负责处理陈梦雷的案件,得知事情原委,便要求李光地出面作证。李光地这才上书为陈梦雷求情,要求朝廷予以宽大处理,但在奏折中却丝毫未提陈梦雷的功劳。陈梦雷气愤不已,于是同李光地绝交。最后在徐乾学的救助下,陈梦雷才得以逃过一劫。

  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病逝,其子郑克塽继任延平王。李光地趁机向康熙帝进谏说:“郑克塽年幼,冯锡范、刘国轩专权,明郑内部不和,应该迅速将其消灭。内大臣施琅熟悉海战,可以委以重任,让他平定台湾。”康熙帝采纳,重用施琅,筹备攻台。最终清军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平定台湾,将其划归福建省管辖。

  四,夺情与治水

image.png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康熙帝封李光地为翰林院掌院学士,让他为自己讲授经史,同时记录起居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翰林院掌院库勒讷弹劾李光地私改起居注。康熙帝大怒,将李光地下狱,但不久因为爱惜他的才能而将其赦免,让他改任兵部侍郎。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李光地母亲病逝,康熙帝命下令夺情,让顺天学政李光地留任守制。李光地则向康熙帝提议给自己九个月的假,让自己回去为母亲守丧。给事中彭鹏等人于是上书弹劾李光地贪恋权位,把三年的守丧期缩短为九个月。康熙帝为了平息众怒,于是罢免李光地之职,但仍让他留在京师。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李光地出任直隶巡抚。当时滹沱河、漳河等海河支流泛滥,使得京畿百姓屡受水灾侵扰。康熙帝于是命李光地治水,以减轻水患。李光地于是上书朝廷,提出治河之策,获得准许。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康熙帝亲自巡视河工,命李光地修筑河堤,疏通河道。最后在李光地的治理下,海河水患大为减轻。

  五,皇帝宠臣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帝因为李光地政绩优异,提拔他为吏部尚书,让他仍旧担任直隶巡抚。但李光地忙于讨好康熙帝,疏于政务,导致直隶发生的灾情得不到及时处理。给事中黄鼎楫、汤右曾、许志进、宋骏业、王原等人于是联合上疏弹劾李光地。李光地畏惧,只得上书向康熙帝请罪,要求引咎辞职。但康熙帝十分宠信李光地,没有同意。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李光地升任文渊阁大学士。当时康熙帝潜心钻研程朱理学,还与李光地探讨义理,命他修订四书五经等书籍。李光地于是投其所好,更得康熙帝信任。康熙帝又询问李光地谁擅长古文,他于是举荐了方苞。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帝因为太子胤礽骄纵蛮横而将其废黜,还让百官推举新太子人选。户部尚书王鸿绪等人于是推荐八阿哥胤禩为储君,但李光地知道康熙帝心意而保持沉默。事后康熙帝严厉斥责王鸿绪等人,还问李光地为何一言不发。李光地因此上书称:皇上与臣探讨胤礽之事,因为胤礽发了病而废除他,内心有些不忍;臣回答慢慢调理即可,从未把此事告知任何人。

  李光地知道自己深受康熙帝信任而遭人嫉恨,于是为人处事更加小心谨慎。御史吕履恒诬告李光地草菅人命,康熙帝派人查知实情,退回了奏折。给事中王原诬陷李光地举荐的文选郎中陈汝弼受贿,使其被捕下狱。康熙帝查知实情,于是赦免陈汝弼,严惩王原。

image.png

  李光地晚年曾多次上书康熙帝要求退休,但康熙帝舍不得他离开,一直予以挽留,但给他假期让他回乡省亲。李光地回家时,有私生子女前来找他认祖归宗。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李光地病逝,康熙帝派儿子恒亲王胤祺前往吊唁。

  总的来说李光地是清朝名臣,文武双全,既善于军事,为平定三藩之乱,平定台湾立下大功,也擅长治理地方,为治理海河水患立下大功。因为李光地很有才干,且善于讨好康熙帝,因此一直深受康熙帝信任,即使有人弹劾李光地,康熙帝对他也是十分偏袒。但李光地在对待朋友陈梦雷上自私自利,为了谋求富贵,竟然独吞功劳。事后陈梦雷受冤入狱,李光地则不管不问,置之不理,差点害死陈梦雷,私德有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风云人物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还不知道:司马衷和刘禅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衷被称为史上最傻皇帝,智商连阿斗都不如,事实真的如此吗?  蜀国的刘禅一直被认为是傻皇帝的代表,他投降后,有一天司马昭问他是否想念蜀国,刘禅说:这里挺爽的,思念蜀国干嘛。随从郤正很无语,告诉他下次问起应该回答“先人的坟墓都在蜀地,我每天都惦记着啊”,这样才有逼格。后来司马昭又问起,刘禅就按他说的回答了。司马昭说...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山海关之战是影响了明清易代的重大事件,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李自成和满清及吴三桂的联军,在一片石打了一仗。自此后就一溃千里,直到李自成彻底败亡。这种情况,其实是很不正常的。为什么说很不正常呢?  因为李自成只不过是和满清军队打了一仗,就算打败了,他应该还有接下来的很多战争计划。比如,他还可以组织北京保卫战。就算北京保卫战打败了,退出了北京城,他还可以进行其他阻击战。要知道,李自成的军队...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麴义(又作曲义、鞠义),凉州西平郡人 ,生卒年不详,是东汉末年军阀袁绍部下的将领,能征善战,屡建战功,早年在凉州,精通羌人战法,率领着袁绍的精锐部队。在界桥之战,以八百兵大破公孙瓒两万步兵和一万骑兵。后来,由于自恃功高而骄纵不轨,被袁绍所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人物生平  叛韩就袁  麴义,一做曲义。汉灵帝年间,平原麴氏避难西平,成为当地的大姓,麴义常在生活...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司马懿真的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关于晋朝,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条有趣的评论:司马懿老贼透支了自己子孙的智商,所以晋朝是很糟糕的一个朝代,而且是第一个南迁的中原王朝。这句话其实有几分道理,晋朝皇帝的素质相对于汉、唐、明等大统一王朝确实比较差,而且还出了晋惠帝司马衷这样千古笑话,但并不能因此就说晋朝的君主都是昏君,除了...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对蜀汉后主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禅是真的扶不起来的阿斗吗?  刘禅阿斗在历史上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刘禅是蜀国皇帝刘备的儿子。然而流程却丝毫没有继承下他父亲刘备的光荣的性格和美德。不仅没有雄才大略和诗人的眼光,而且还很快把他父亲所多年打下来的江山挥霍一空了。  很多人都说刘禅是被他父亲当年为了笼络人心摔了一下而摔傻了。但是也有更多的人认为,刘禅本来就...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风云人物

  •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 十三阿哥胤祥文武双全 康熙为何没有传位给他
  • 有哪些与袁绍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 雍正登基之后为何没有立刻对胤禩动手?
  • 刘备当初都能重用魏延 诸葛亮为何不好看魏延
  • 历史上夏侯惇在曹魏集团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
  • 乾隆知道自己要继承皇位后 乾隆为什么会忘天痛苦
  • 康熙临死前如果不传位给雍正 雍正最后会不会造反
  • 朱标有25个兄弟 他们为什么不去争夺太子之位
  • 关羽和魏延赡养士兵最后都跑光了 赵云为何没有发生这种事情
  • 历史上曹操败走华容道的真相是什么样的?
  • 康熙早年时期擒住鳌拜 康熙晚年时期为何后悔了
  • 朱高炽十几年监国却坐了一年皇帝 朱高炽为何如此短命
  • 历史上钟繇的生平经历如何?有何作为
  • 李渊退位后的太上皇生活如何 李渊到底生了多少个孩子
  • 有关于太子朱标的死有三种说法 其中哪一个最可信
  • 许田围猎时刘备没有杀曹操,是因为什么?
  • 都说皇帝后宫佳丽三千 皇太极为何对海兰珠情有独钟
  • 历史上的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 正史和演义差距有多大
  • 郭汜: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与李傕等人互斗多年
  • 赵云十分重情重义又铁骨铮铮 刘备为何重用魏延也不用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