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秘闻野史 “安史之乱”爆发后,与安禄山同族的人结局如何?

“安史之乱”爆发后,与安禄山同族的人结局如何?

  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十一月(12月),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率兵反叛大唐,天下震动!在此情况下,作为进入中原地区的西域少数民族,特别是“昭武九姓”之一的安姓,则处于非常担心之中。他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等李姓皇帝稍微逃离危险后,对安禄山的痛恨,就转划到“安”字上了。

  (1)眼不见心不烦,唐朝皇帝拒绝“安”字

  至德二年十一月初一(757年12月6日),唐肃宗下告天下书,大骂安禄山叛乱,庆祝收复两京。同时,命令所有宫省门带“安”字者改之。之后,安西改为镇西。至德三年正月二十七日(758年3月11日),唐肃宗又命:安化门为达礼门、安山门为先天门,及坊名有“安”者悉改之。像什么安兴坊、安邑坊、安善坊等都在改名之列。

image.png

  已很明显,唐肃宗恨死了安禄山,但想剐了他的心情目前做不到,只好拿“安”字解气了!皇帝的一个小举动,却具有风向标作用。天下恨安禄山的人非常多,那么,“爱屋及乌”的反作用也出来了。

  安禄山姓安,那么这下天下姓安的人就成为人们痛恨的对象。甚至包括与安禄山同族的昭武九姓,乃至更广泛的人。在此情况下,天下安姓最显贵的家族该怎么办?他们虽与安禄山同族同姓,但确实忠心事唐一族。

  (2)世门豪族掌控政经大权时期,粟特族的安姓谁是第一大豪族

  从东汉建国开始到唐朝中后期,“世门豪族”一直是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势力。例如唐朝的“五姓七族”:陇西李氏(长安,做皇帝)、赵郡李氏(邯郸,左宰相)。其他还有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

  除了这些全国性的世门豪族外,每个地区都有各个地区的世门豪族。凉州,地处西域,是粟特族,也就是昭武九姓的大本营之一。

  从西汉开始,粟特族就开始在西域经商,到了北魏时期,粟特族安氏就在凉州定居。到了隋唐时期,经过二三百年的繁衍,利用经商得来的财富,经过运作已经成为凉州的地方大族豪强!

  (3)与大唐同寿的武威安氏是如何崛起的:灭李轨、参与玄武门之变立大功

  大唐建立后,武威安氏的安兴贵、安修仁率领族人帮助李渊灭掉了河西大凉王李轨。

  事后,李渊封安兴贵为右武侯大将军、上诸国、凉国公,在凉州率领唐军迎战突厥势力;安修仁被封为左武候大将军、申国公。

  太宗朝、高宗朝武威安氏的安元寿,乃是安兴贵之子,他16岁时参加了玄武门政变,由此,成为太宗朝、高宗朝的宠臣,最终陪葬昭陵。

  到安史之乱爆发时,作为与安禄山同族同姓的人,武威安氏感觉到了周边的异样目光。在此之下,武威安氏将何去何从?安重璋在此情况下站起了身。

  (4)李抱玉和李抱真

  安兴贵的曾孙安重璋,因为世代商人家族且养马之地(安元寿就曾担任马政主管官员之一——夏州群牧使一职),又久居长安三百年已被“儒化”。因此,安氏家族既在军中以“善养名马”著称,又在官员之中享有“才名”。

  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太子等出逃,唐肃宗在灵武称帝后,安重璋等武威安氏族人率部遵命听调。因为深感安姓被人差别对待,安重璋请求改姓。结果,至德二年(757年)五月被赐姓李,改名为李抱玉。

  李抱玉在777年,病逝。代宗为其辍朝三日,追赠太保,谥号昭武。

  安修仁的曾孙安抱真也即李抱真于794年病逝,追谥太保。其功绩、地位比李抱玉还要高。

  两人都高居三公,权掌节度,都是当时著名的藩镇大员。他们的后代一直延续到唐朝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秘闻野史

古代有一类男子,可随意进出后宫与妃子接触

古代有一类男子,可随意进出后宫与妃子接触
  在我国古代,宫廷之中的等级制度可谓十分之森严。  古代皇家为了纯正皇室血脉,也就产生了一群特殊的存在:太监。  古代皇宫之中,能够存在的男子,除了皇帝之外就要属那些未成年的皇子了。  其次就是所谓的太监和大内侍卫。其实人们并不知道,大内侍卫是不可以接近后宫妃嫔的。  即使大内侍卫轮值守卫后宫,也需要彼此互相监督,不可踏入妃子宫内半步。  但在古代却有一群男子,不必经过阉割就可以随意进出皇帝的后...

隋朝太子杨勇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杨勇不死还有唐朝吗?

隋朝太子杨勇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杨勇不死还有唐朝吗?
  隋朝太子杨勇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杨勇不死还有唐朝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说到隋朝的太子杨勇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人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的死或许是改变了历史的,当然了历史当然是不能改变的我们只是做一些假设,话说如果隋朝的太子杨勇他不死,也没有失去太子之位,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后面的唐朝什么事了?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  这个问题不太恰当,前半句...

懿安皇后:14岁嫁给侄子唐宪宗,是五居太母之尊

懿安皇后:14岁嫁给侄子唐宪宗,是五居太母之尊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懿安皇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我想很多人都听过醉打金枝的故事,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因为升平公主不尊敬长辈,醉后将她痛打了一顿。然而郭暧跟升平公主的女儿,谱写了大唐王朝的一代传奇。  她就是郭子仪的孙女懿安皇后郭氏(死后追封),郭氏是唐代宗的外孙女,唐代宗的孙子是唐顺宗李诵,所以说李诵是郭氏的表哥。  贞元九年,郭氏因家世显赫,被选为广陵王妃,时为广陵王的宪宗亲临...

朱棣当上皇帝后,为什么连自己的生母都不认?

朱棣当上皇帝后,为什么连自己的生母都不认?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后人眼中永乐大帝朱棣与洪武大帝朱元璋有着非常相似的性格,二人都有远大的理想、极高的才华、以及极重的杀心与疑心,但是起初在朱元璋眼里并不是这样,虽然朱棣也是自己的儿子,但是朱元璋却把自己近乎全部的爱都给了自己的嫡长子朱标。  嫡长子朱标与皇四子朱棣  大家都知道太子朱标是历史上最幸福的太子,深得当朝皇帝朱元璋的信任和宠爱。而其母亲马...

九子夺嫡究竟有多惨烈?九子夺嫡最后每个人的下场是什么?

九子夺嫡究竟有多惨烈?九子夺嫡最后每个人的下场是什么?
  九子夺嫡究竟有多惨烈?九子夺嫡最后每个人的下场是什么?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历史上帝位之争最激烈的朝代是哪个?答案一定是清朝。那么清朝最激烈的皇位之争是哪两位皇帝之间?答案一定是康雍之间。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帝王之争——九子夺嫡,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秘闻野史

  • 古代有一类男子,可随意进出后宫与妃子接触
  • 隋朝太子杨勇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杨勇不死还有唐朝吗?
  • 懿安皇后:14岁嫁给侄子唐宪宗,是五居太母之尊
  • 朱棣当上皇帝后,为什么连自己的生母都不认?
  • 九子夺嫡究竟有多惨烈?九子夺嫡最后每个人的下场是什么?
  • 一人单挑全唐人!乾隆爷的诗有一首看一眼就能倒背!
  • 雍正的顾常在:入宫不到半年就死了,死后八年都没下葬
  • 和珅怎么得罪了嘉庆帝?和珅的杀身之祸是怎么招来的?
  • 大唐第一高富帅贺兰敏之是怎么死于非命的?贺兰敏之做了什么?
  • 明熹宗朱由校的张裕妃:17岁因孕封妃,最后却受冻而亡
  • 乾隆后宫出身最显赫的舒妃,死后天子亲自祭奠
  • 17岁少女进宫嫁给53岁乾隆,却被冷落8年
  • 揭秘:刘伯温临终前让儿子烧掉的一本书是什么?
  • 谋反罪按律凌迟,朱元璋为什么只扒了蓝玉的皮?
  • 乾隆很忙?除了画画写诗,朕在吃上也没输过!
  • 朱元璋在农妇家过夜,后来农妇怀上了?
  • 乾隆有一位“外国妃子”,连生四子最后葬入皇陵
  • 万贵妃比皇帝大十余岁,横行后宫备受宠爱
  • 九子夺嫡唯一的幸存者!十四阿哥胤祯为什么和雍正反目成仇?
  • 14岁侍女被乾隆宠幸,最后却独守空房78年
  • 清朝最惨公主,改嫁3次,最后晚年悲凉
  • 曹操跟许褚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曹操学狗叫许褚能这么肆无忌惮?
  • 乾隆一生有三任皇后,他最爱的谁?
  • 太平公主为什么两次出家?这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 揭秘:明朝开国大将蓝玉为何会被朱元璋扒了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