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神话故事 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有什么作用?口诀中隐藏着什么秘密?

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有什么作用?口诀中隐藏着什么秘密?

  我们依然来做一个选择题,看有多少人知道让芭蕉扇变化的口诀,有多少人知道为何要将它放在嘴里。

  爱看西游的牛粉们都知道,孙悟空第一次向铁扇公主借扇,是牺牲了个人色相才成功的——

  乘牛魔王与万圣龙王胡吃海喝的时候,他穿上牛魔王的西装,提着牛魔王的公文包,变成牛魔王模样,骑着避水金睛兽回到了铁扇公主的山洞。

  铁扇公主一看好久没回来的老公归家了,自然动了情,特别是几杯酒一下肚,更控制不住“寄已”,对孙悟空动手动脚。孙悟空一面喊你别这样你别这样,一面套问芭蕉扇的下落。

  铁扇公主哪有什么提防,直接从口中把杏叶儿大小的芭蕉扇递给了孙悟空。猴子接到手里,暗想,这么小的破扇,怎么能灭火呢?不可能像我一样是赝品吧?之前他已上过一次当,被伪劣产品搞怕了。

image.png

  铁扇公主恨不得马上把猴子推倒,可见他并没有马上上床的意思,仍拿着宝贝像罗丹思想者一样傻愣着,忍不住上前,将粉面躭在孙悟空脸上,叫道:“亲亲,你收了宝贝吃酒罢,只管出神想什么哩?”

  孙悟空趁脚儿跷问她一句:“这般小小之物,如何扇得八百里火焰?”

  俗话说,情动之下的女人智商为零,饥渴的铁扇公主没有多想,直接说出方法:

  “大王,与你别了二载,你想是昼夜贪欢,被那玉面公主弄伤了神思,怎么自家的宝贝事情,也都忘了?只将左手大指头捻着那柄儿上第七缕红丝,念一声‘咽嘘呵吸嘻吹呼’,即长一丈二尺长短。这宝贝变化无穷!那怕他八万里火焰,可一扇而消也。”

  从这段描述我们可以看到,要把芭蕉扇变大,需要捻柄儿上的第七缕红丝,不捻没有用;要念七字决咒语“咽嘘呵吸嘻吹呼”,念错了不管用。

  孙悟空以为掌握了芭蕉扇就掌握了女人,掌握了女人就掌握了天下,于是一抹脸亮出了本相,走时还不忘调戏一下:“罗刹女,你看看我可是你亲老公!就把我缠了这许多丑勾当!不羞,不羞!”

  眼睛一眨,老牛王变鸭,铁扇公主顿时气得顿足捶胸,哭天喊地。孙悟空不知道的是,他这一举动,导致了兄弟俩彻底决裂,牛魔王打死也不借扇给他。

  话说孙悟空拿到扇子后,十分兴奋,走在康庄大道上,忍不住手痒试了一下,芭蕉扇果然变大了。但他却不知变小的密码,只能像棵大树似的扛在肩上。

  牛魔王喝了烧酒出来一看,豪华汽车连带司机都不见了,于是赶紧打车回到铁扇公主处。一问,差点把牛屎都气出来了。

  不过,他虽然四肢发达,但头脑却不简单,心想如果直接向猴子要,肯定要被一扇子扇到美帝国主义那嘎达儿去,不如变猪哄他一下。孙悟空果然没看出来,一高兴就把扇子给了假八戒。

  牛魔王再念一个诀,便将扇子变小放进口中。

  二

  在《西游记》中,象这样的神奇法术还很多,但对其口诀,往往含糊混过去了。比如长生不老法诀,就是用一首韵文替代——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性命无他说。

  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

  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

  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

  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

  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

  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但芭蕉扇变化口诀作者却明确写了出来,也不怕读者去找铁扇公主试扇。

  那么,这些口诀是作者喝了二两烧酒胡编的吗?当然不是!《西游记》里的重要数字、咒语都是有来头和寓意的。

  在往期文章中,蜗牛已经解读过了五行山帖子“唵嘛呢叭咪吽”的寓意,今天,结合一些资料(因无法查证原作者,故在此一并感谢),进一步解读芭蕉扇口诀的内涵。

  一些专家指出,芭蕉扇密码源于古天台宗的一个法门,原诀为“吹呼嘻呵嘘咽”,《西游记》不过是把它调换了顺序,更改了个别同音字。

  别小看这“六字诀”(原著里多了一个“吸”字),它其实是一种吐故纳新之法,也是一个调理三焦五脏的妙方。

  有人还指出:扇子是干什么的?扇风的;它如杏叶儿大小,“杏”字为木、口,即《易》之巽。还记得孙悟空为何没被八卦炉烧死吗?就是躲在巽位,这个位置有风无火,所以炼成了火眼金睛。

  “吹呼嘻呵嘘咽”对应的就是肾、胃、三焦、心、肝、肺。道教奇书《云笈七签》卷三十二《服气疗病》曰:“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稲,皆出气也。……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气,稲以解极。”

  这六字口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呼吸才能清除身体的病浊,浑身轻松。

  那么为何要捻第七缕红丝呢?代表的是第七慧根。人的健康除了要正确呼吸之外,还必须把身心一切烦恼丝放下,静下心来修行,才能真正清除体内垃圾。

  三

  明白了“六字诀”的含义,就知道铁扇公主为何要把扇子放在嘴里。

  很多时候不是祸从天降,而是祸从口出,当我们控制不住心态时,就管不住自己的嘴,说话就像喷火,最终形成熊熊火焰山,要么烧伤别人,要么烧伤自己。

  有位老领导告诉蜗牛,开弓没有回头箭,回头箭只能射伤自己。说出去的话,就是这射出去的箭,只要出口了,就没法控制它了(佩服微信的撤回功能)。

  因此,在开口之前,一定要三思。用老一辈的话来说,就是嘴上一定要有个把门的。

  这个把门的,当然不可能是一把锁,而是指控制说话的心态和智慧。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讲究说话的方式方法,用脑子指挥嘴巴。

image.png

  把芭蕉扇放在口中,一是提醒我们要好好说话,二是提醒我们在说错话时,一定要想办法挽回,而不能任其发展,最终像火焰山一样烧掉你的全世界。

  更重要的是,要像芭蕉扇口诀中所描述的一样,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内涵,泰山崩于面前而不变色。

  很多时候,我们强调语言的艺术,认为会说话的人,人生绝对不一样。比如,同样是向领导表达想进步的意愿,如果话说得好,领导就会认为你能力素质过硬,不提升使用屈才了;如果话说得不到位,领导就会认为你功利思想太重,向组织伸手要官。

  不可否认,会说话的人,领导和朋友会很喜欢。但是,现在的领导都不是傻子,哪个不是从底层摸爬滚打出来的老司机?他们鉴别一个人不单看你怎么说,更看你怎么干。

  如果说得好听,做得并不怎样,甚至说一套做一套,反而给人留下油滑的坏印象,还不如那些不开口的人更让领导觉得实在。

  所以,言由心生,语言的感染力,绝不是练嘴皮子能练出来的,只有做好人,做好事,才能说好话。

  孙悟空把扇子变大了,为何变不回去,还被牛魔王变的假猪八戒骗了一把,就是他没悟透这个道理,没有直接找牛魔王交流,而是想从罗刹女这里走捷径,结果打鹰的人反被鹰啄了眼,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大哥牛魔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的故事简单介绍

神话故事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的故事简单介绍
导读:神话故事之女娲造人——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女娲用泥土仿照自己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又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婚姻女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地照顾我们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  太虚产生出的形下世界天地上下分离形成,阴阳二气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那残留在天地间的浊气慢慢化作虫鱼...

吴刚伐桂的故事介绍 吴刚伐桂有几种神话传说?

吴刚伐桂的故事介绍 吴刚伐桂有几种神话传说?
  导读:神话传说中月亮上的吴刚因遭天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其树随砍随合,以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关于吴刚伐桂的传说一共有五种:  传说之一  相传在月亮上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吴刚便开始伐桂,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

神农氏是炎帝吗? 神农氏和炎帝到底什么关系?

神农氏是炎帝吗? 神农氏和炎帝到底什么关系?
  神农氏是炎帝吗? 神农氏和炎帝到底什么关系?炎帝神农氏有哪些传说?炎帝世系及炎帝子孙有哪些?炎帝(Yandi;YanEmperor),华夏始祖之一,与黄帝并称为中华始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距今6000年至5500年左右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炎帝制耒耜,种五谷。立市廛,首辟市场。治麻为布,民着衣裳。作五弦琴,以乐百姓。削木为弓,以威天下。制作陶器,改善生活。为中华民族...

揭秘赤脚大仙的来历

揭秘赤脚大仙的来历
  在道教传奇与神话故事中,赤脚大仙这一角色的形象虽短暂却极为鲜明,他在《西游记》中的出场更是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关于赤脚大仙的具体来历,文学艺术形象与传说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将详细解析赤脚大仙的神秘来历及其背后的文化象征意义。  赤脚大仙的基本信息和特征  赤脚大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位散仙。他以赤脚著称,常常四处云游,以其独特的形象和性情在民间传说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赤脚大仙性情随和,...

牛郎织女说的起源 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如何?

牛郎织女说的起源 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如何?
  导读:牛郎织女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相传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条律令是...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神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