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战史风云 康熙帝征讨噶尔丹结果如何?又有哪些历史影响呢?

康熙帝征讨噶尔丹结果如何?又有哪些历史影响呢?

  康熙皇帝急于和俄国签订和约,的确是为了腾出手来对付蒙古族准噶尔部落头目噶尔丹发动的叛乱。

  早在元朝灭亡以后,成吉思汗的子孙退回塞外,驻扎在大沙漠南北,逐渐形迈出漠北蒙古、漠南蒙古、漠西蒙古三大部。这些蒙古部族之间相互攻打,还经常南下骚扰内地。后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用征伐、联姻和结盟的办法,把漠南蒙古征服了。清朝设立了蒙古衙门(后改为理藩院)管理蒙古各部,把漠南蒙古分为六盟,二十四部,四十九旗。这样,漠南蒙古各部成了清朝当权者最可靠的盟友。漠北蒙古又叫喀尔喀蒙古,继漠南蒙古之后,也跟清朝建立了朝贡关系,每年向清朝进献一头白骆驼,八匹白马,称为“九白之贡”。

  清朝入关以后,只依靠几十万满族人,是维持不了对全中国的统治的。为了弥补力量不足,多尔衮、顺治、康熙都把联合蒙古各部做为一项重要的国策。

  可是这时候,还有居住在阿尔泰山以西的漠西蒙古不肯合作。漠西蒙古又称厄鲁特蒙古,分为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和硕特、准噶尔四部。其中准噶尔部力量最强大,它兼并了和硕特部和杜尔伯特部,把土尔扈特部排挤到俄国伏尔加河流域一带,又把和硕特部的人赶到了青海、西藏。

  准噶尔部控制了阿尔泰山周围地区,又继续向东进兵,想占领漠北广大地区。喀尔喀各部挡不住准噶尔骑兵,只好奔向漠南并请求康熙皇帝加以保护。康熙皇帝把科尔沁草原借给喀尔喀各部驻牧,救济他们大量的牲畜、茶、布,又派人劝告准噶尔头目噶尔丹返回阿尔泰山地区,退还喀尔喀的故地。噶尔丹自认为兵力强盛,不但不把康熙皇帝的命令放在眼里,还率领十万大兵深入到漠南蒙古乌珠穆沁草原,想和康熙皇帝较量一下。

  康熙皇帝见噶尔丹这样猖狂,已经威胁到内地的安全了,就在康熙二十九年(公元一六九○年)秋高气爽、草肥马壮的时候下令征讨。他亲自率兵驻扎在长城口外,任命他的哥哥裕亲王为大将军,在离北京只有七百里的乌兰布通和准噶尔兵决战。

  噶尔丹没和清军正式交过锋,还不知深浅。他依山列成“驼城”,把一万头骆驼捆住脚,让它们卧在地上,又在骆驼背上搭起箱垛,盖上湿毡,然后让主力部队隐藏在“驼城”之内,从箱垛的空隙放枪射箭。清军隔河隐晦阵,先用大炮轰击“驼城”,打死了许多骆驼、骑兵,步兵随后冲杀过来,大败准噶尔军。噶尔丹知道打不过清军,当晚就把军队撤到高处,第二天一大早,派随军的西藏喇嘛到清营求和。

  清朝大将军马上派人向康熙皇帝报告战况,又派使臣到噶尔丹营内,让噶尔丹向“威灵佛”起誓,保证不再向内地进犯。噶尔丹连忙当着使臣的面跪在“威灵佛”前磕头,样子显得很虔诚。使臣看到这种情况,很放心地回去了。

image.png

  康熙皇帝得到噶尔丹乞降的报告,担心大将军受他愚弄,当即派人对大将军说:“噶尔丹为人狡猾,不可不防。”没想到这个命令还没有达到,噶尔丹已经拔营逃走了。

  噶尔丹丢下辎重,率军狂奔不止,沿途放火烧毁了草场,想断绝清军的粮路,士兵一路病死、饿死的不计其数,回到老家一清点,十万大军只剩下几千人了。

  为了彻底孤立噶尔丹,第二年五月,康熙皇帝亲自到了多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召集蒙古各部王公开会,会前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

image.png

  阅兵那天一大早,八旗禁旅盔甲鲜明,戈矛锋利,威武雄壮地在会场整齐列队。不一会儿,号角齐鸣,康熙皇帝身穿金甲,骑着俊马缓辔而来。只见他还不到四十岁,身板挺直,两眼炯炯有神,鼻子略微呈鹰勾形,脸上有稀疏的麻子。一看,就可以知道他性格刚毅,精力过人。康熙皇帝接受了诸王、大臣、皇子和蒙古王公的朝拜,又率领众人检阅了蒙古各部骑兵。他一路用娴熟的蒙古语同蒙古王公亲切交谈。更令人惊叹不已的是检阅完毕,在蒙古王公的恳请下,他当众连发十箭,九箭命中靶心。顿时,全场欢声雷动,众人山呼万岁,随后,康熙皇帝对协助追剿噶尔丹的蒙古王公进行了嘉奖,对暗中给噶尔丹通风报信的人进行了责罚。蒙古王公们见康熙皇帝不但弓马娴熟,而且赏罚严明,都对他心悦诚服。

  康熙皇帝依照皇太极对漠南蒙古的编制,把漠北蒙古编为三十七旗。因为蒙古各部笃信喇嘛教,他下令在多伦建立汇宗寺。为了纪念这次盛大的盟会,他还亲笔撰写了汇宗寺碑文,命人树立在汇宗寺内。

  噶尔丹虽然遭到失败,但仍不死心。五年以后,他又率领三万骑兵侵入巴颜乌兰,大肆掠夺。还扬言借来了俄国鸟枪兵六万,要兴兵深入内地。

  康熙皇帝接到消息,决定第二次亲征。他命东三省清军为东路,陕甘地区清军为西路,自己亲率中路大军从独石口进入大沙漠。在沙漠里行军。粮草常常接济不上,康熙皇帝和官兵一起吃干肉、喝马奶,日夜兼程,走了七十多天,才探听到噶尔丹屯住在克鲁伦河的消息。有的大臣怕苦怕累,听说敌人还很远,就劝阻说:“道路迂回,粮秣不继,走了七十多天,还未见敌军,皇上不如暂时回驾吧!”康熙皇帝听了非常生气,斩钉截铁地说:“朕已告祭了天地宗庙。现在这样不见敌军就回去,还有什么面目对天下百姓?”他当即下令开拔,直奔克鲁伦河。到了克鲁伦河以后,康熙皇帝不等扎下营寨,就命令从征皇子和诸将前来议事。他席地而坐,拿出亲手绘制的阵势图,详细部署了作战方略。随后,又派使臣渡河到噶尔丹大营,约他明天决战。

  噶尔丹根本不相信康熙皇帝会亲征到此,他放声大笑说:“哪能来得那么容易!”可是,等他登上克鲁伦河边的北孟纳兰山,见到河南岸清营黄幄龙纛,十分鲜明,大兵屯集,漫无边际。他吓得六神无主,不由得自言自语起来:“哪能来得那么容易!哪能来得那么容易?”随后跌跌撞撞地回到军营,闷头不语。当天晚上,他丢下营帐辎重,率领部众向西逃走了。

  第二天一早,清军前来决战,只见噶尔丹的营盘已空无一人。康熙皇帝马上率领骑兵轻装追赶,沿途到处都看得到噶尔丹部队遗弃的财物、牲畜,还有行动不便的老人、小孩。清军整整追了三天,没能赶上,只好停止追赶,康熙皇帝估计噶尔丹很快就要跟西路大军遭遇,就派人通知西路军火速阻击敌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战史风云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后期一次非常重要的农民起义,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然而这场曾横扫清朝半壁江山的运动,前后存在14年,最终还是失败了。  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促使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走向覆灭的呢?这就需要了解于太平天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一方面清朝作为旧秩序的延续,是封建专制皇权统治(这里...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唐开元初年不仅是唐朝和中国封建王朝最为鼎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丝路贸易的鼎盛时期。然而,好花不常在,好景不常来,安史之乱和其后的藩镇割据让这个曾经强大辉煌的王朝在苦苦挣扎中走向穷途末路。强大的唐帝国缘何由盛转衰?自汉朝开始与西方进行交流的舞台—“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这些疑问我们可以从安史之乱前的怛罗斯之...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宋徽宗时期的花石纲把东南一带闹得昏天黑地,出产花石多的地方,百姓遭殃也最重。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县)地方,出产各种花石竹木,朱勔的应奉局常常派差人到那里,搜刮花石。当地有个方腊,家里有个漆园。方腊平时靠这个园里的出产,日子勉强过得去。自从朱勔办了花石纲以后,方腊家也遭到勒索。方腊恨透那些官府差役,又看到当地农民兄弟...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从唐穆宗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  唐文宗李昂(穆宗的儿子)即位的第二年,各地推荐的举人到京都应试。有一个举人叫做刘蕡(音fén),在试卷里公开反对宦官掌权,认为要国家安定,应该排斥宦官,把政权交给宰相,把兵权交给将...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清朝以武力征服天下,在前期时曾与蒙古准噶尔部进行了长达75年的战争,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最终才将其彻底征服。在与准噶尔部交战过程中,清朝遭到了建立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败,也成为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在康熙年间,康熙帝先后三次亲征,将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击败,之后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成为...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战史风云

  •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 安史之乱是怎么爆发的?安史之乱的经过和结果!
  • 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的奏效了吗?其实司马懿早已看穿一切!
  • 李世民在位做过哪些事情?唐朝守业者李世民的政绩!
  • 春秋时期发生的争桑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两个村民而引发的战争
  • 黄巢攻下长安后义军为什么迅速落败了?是黄巢膨胀了吗?
  • 赵国反攻秦军大败,秦昭王和赵孝成王究竟谁打残了谁?
  • 六国合纵伐秦明明不止一条路,为何偏偏盯着函谷关不放?
  • 南宋是蒙古最难啃的骨头?元军南侵费了多少时间?
  • 廉颇“抗秦援韩”为什么败了?“抗秦援韩”有机会取胜吗?
  • 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没有一鼓作气灭赵?乘胜追击会有什么结果?
  • “死诸葛走生仲达”是什么意思?诸葛亮司马懿相持五丈原!
  • 诸葛亮到底是几次出祁山北伐?诸葛亮北伐的真实战绩如何?
  • 睢阳之战张巡为守城吃三万人,如何评价他?
  • 淝水之战是怎么胜利的?谢玄败秦绝对不是侥幸!
  • 长平之战为秦国统一天下埋下伏笔!长平之战的起因和结果是什么?
  • 安史之乱后大唐怎么衰败了?安史之乱对大唐有哪些影响?
  • 诸葛诞为什么叛魏反司马?诸葛诞最后结局怎么样?
  • 秦琼避战为什么?玄武门之战有什么值得深思的地方?
  • 东吴、蜀汉同时起兵,虞松向司马师献出了什么计策?
  • 襄平之战讲了什么?司马懿谋略与血性爆发尽显牛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