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风云人物 都说虎毒不食子 刘备为什么要赐死自己的养子刘封

都说虎毒不食子 刘备为什么要赐死自己的养子刘封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为何赐死养子刘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

  刘备在入荆州投靠刘表的时候并没有子嗣,当时刘备已年过四十,为稳定人心,刘备求取寇氏子弟寇封为子并改名为刘封,寇封原本是长沙刘氏的外甥,刘备收其为养子,也许是看中长沙刘氏在荆州的影响力,以便拉拢荆州本地豪族。

image.png

  不管怎样,刘封拥有强大的军事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曾跟随张飞、赵云等人进攻益州,期间所立战功颇多,后来又跟随刘备攻打汉中。

  曹操也想染指汉中,于是率大军来袭,刘备占据有利地形拒不迎战,只是派儿子刘封去挑衅曹操,这可把曹操气坏了,刘备自己死守不出,却让养子与自己对战,这明显是瞧不起他,曹操破口大骂:“你让你家假儿子出战,我让真儿子曹彰来打你。”

  曹彰勇武之名在当时是得到公认的,由此可见曹操对于刘封的能力也十分认可,可惜后来刘备因关羽之死痛恨刘封,再加上诸葛亮对刘封的11字评价,刘备最终决定赐死刘封,那么诸葛亮是如何评价刘封的呢?

  拒不出兵,关羽殒命

  刘封跟随刘备确实立下赫赫战功,在攻取汉中后,刘封被指派前往上庸,与孟达共同攻打上庸,最终上庸太守申耽开城门举族投降,而刘封也因此被封为副军将军,与孟达共同镇守上庸。

image.png

  而在攻取上庸不久,关羽就趁机攻打襄樊,曹操得到消息后派大将于禁领七军火速救援,结果不幸遇到暴雨导致的汉水溢流,以致于七军被水淹没,关羽领兵乘船攻打于禁,大胜,擒获于禁。

  此时关羽处于优势,为了早日攻下襄樊,曾多次要求驻守上庸的刘封和孟达派兵相助,结果刘封两人却以上庸归附不久为由拒绝出兵,后来关羽被东吴、曹魏联手坑了一把,导致关羽兵败而逃,最终被杀:

  於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襄樊之战的失败对蜀汉集团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不仅使得刘备失去一位信得过的大将,更重要的是,关羽之死导致刘备、诸葛亮在荆州的布置毁于一旦,命大将领兵从荆州出秦川的战略构想化为泡影。

  不管刘封和孟达两人到底出于何种考虑不肯出兵相助,导致关羽兵败身亡的责任,两人是不可能摆脱掉的,而刘备对于刘封的态度也由此事,从欣赏转变为“恨之”。

image.png

  不过此时蜀汉缺少人才,再加上蜀汉实力在三国中稍弱,刘备要保持内部稳定,团结一切力量一致对外,所以刘备并没有因关羽之死而严惩刘封两人,但刘备万万没有想到,接下来刘封的行为却令刘备的努力付诸东流。

  孟达降曹,刘封败逃

  刘封毕竟是刘备养子,地位自然要比孟达要高一些,在两人坐镇上庸期间,刘封没少凭此欺辱孟达,最严重的一次是刘封公然抢夺孟达的“乐队”,这无疑是对孟达的羞辱,因此两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糟糕。

  孟达既怕刘备因关羽之死怪罪他,又愤恨刘封如此侮辱他,于是直接递给刘备一封离别信,带着手下投降曹魏了,这对刘备的打击不可谓不大,毕竟孟达出逃一事若处理不好,会导致很多原本站位就摇摆不定的人离开:

  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

  而曹丕见孟达投降更是开心不已,为了树立一个“好榜样”,曹丕不吝封赏,将孟达封赏为平阳亭侯,而曹丕在知道孟达与刘封的矛盾之后,更是贴心地让孟达与曹魏大军一起攻打刘封,帮助孟达报仇。

image.png

  孟达已经投降曹魏,自然想要通过立功来快速融入曹魏集团,于是孟达便写信劝降刘封,但刘封性格高傲,怎么会接受孟达的劝降,奈何原上庸太守申耽反叛,使得刘封内外受困,结果战败逃回成都。

  当初刘封拒不出兵相助关羽一事就已经惹得蜀汉集团元老派们不满,认为关羽之死,刘封要负很大的责任,结果这回又丢失镇守的上庸,面对这种情况,即使刘备有心回护,也不得不考虑这些人的看法。

  诸葛亮劝诫,刘备赐死养子

  不过刘封毕竟当了刘备那么多年养子,两人之间没有丝毫感情也说不过去,对于如何处置刘封,刘备一直没有想到好的办法,但接下来诸葛亮对刘封的评价却让刘备下定决心要赐死刘封。

image.png

  原来,诸葛亮认为刘封对关羽这等从刘备创业之初就跟随的老人尚且不服从命令,又看不起孟达等地位比自己低的将领,这种性格的刘封就是蜀汉内部的一个不稳定因素,不能留着:

  (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

  其实更加重要一点是,刘封毕竟只是刘备养子,而现在刘备膝下已经有了刘禅这个亲儿子,如果将来刘禅继位,那么等诸葛亮等一众老臣去世后,刘禅恐怕很难把控住刘封,到时候万一刘封有不臣之心,蜀汉基业就要易主了。

image.png

  刘备自然也能想到这一点,他内心当然更加偏向于亲儿子,而以刘封的性格而言,的确不适合辅佐刘禅,所以,为了给儿子铺路,即使刘封没有犯过什么错,刘备也会想办法制衡,更不说刘封犯下了这些大错。

  在听完诸葛亮的建议后,刘备也终于下定决心除掉刘封,于是一纸命令赐死刘封,而刘封在接到刘备命其自裁的命令后,也十分懊悔当初没有接受孟达的劝降,以致于沦落到如此地步。

  结语

  常言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既然刘备已经有了亲儿子刘禅继承蜀汉基业,那么留着一个可能会成为隐患的养子对他有什么好处呢?而在史料记载中,刘封自裁后,刘备曾一度悲伤到痛哭流涕,可这到底是刘备的真情流露,还是在众臣面前的逢场作戏已经无人知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风云人物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还不知道:司马衷和刘禅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衷被称为史上最傻皇帝,智商连阿斗都不如,事实真的如此吗?  蜀国的刘禅一直被认为是傻皇帝的代表,他投降后,有一天司马昭问他是否想念蜀国,刘禅说:这里挺爽的,思念蜀国干嘛。随从郤正很无语,告诉他下次问起应该回答“先人的坟墓都在蜀地,我每天都惦记着啊”,这样才有逼格。后来司马昭又问起,刘禅就按他说的回答了。司马昭说...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山海关之战是影响了明清易代的重大事件,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李自成和满清及吴三桂的联军,在一片石打了一仗。自此后就一溃千里,直到李自成彻底败亡。这种情况,其实是很不正常的。为什么说很不正常呢?  因为李自成只不过是和满清军队打了一仗,就算打败了,他应该还有接下来的很多战争计划。比如,他还可以组织北京保卫战。就算北京保卫战打败了,退出了北京城,他还可以进行其他阻击战。要知道,李自成的军队...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麴义(又作曲义、鞠义),凉州西平郡人 ,生卒年不详,是东汉末年军阀袁绍部下的将领,能征善战,屡建战功,早年在凉州,精通羌人战法,率领着袁绍的精锐部队。在界桥之战,以八百兵大破公孙瓒两万步兵和一万骑兵。后来,由于自恃功高而骄纵不轨,被袁绍所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人物生平  叛韩就袁  麴义,一做曲义。汉灵帝年间,平原麴氏避难西平,成为当地的大姓,麴义常在生活...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司马懿真的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关于晋朝,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条有趣的评论:司马懿老贼透支了自己子孙的智商,所以晋朝是很糟糕的一个朝代,而且是第一个南迁的中原王朝。这句话其实有几分道理,晋朝皇帝的素质相对于汉、唐、明等大统一王朝确实比较差,而且还出了晋惠帝司马衷这样千古笑话,但并不能因此就说晋朝的君主都是昏君,除了...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对蜀汉后主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禅是真的扶不起来的阿斗吗?  刘禅阿斗在历史上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刘禅是蜀国皇帝刘备的儿子。然而流程却丝毫没有继承下他父亲刘备的光荣的性格和美德。不仅没有雄才大略和诗人的眼光,而且还很快把他父亲所多年打下来的江山挥霍一空了。  很多人都说刘禅是被他父亲当年为了笼络人心摔了一下而摔傻了。但是也有更多的人认为,刘禅本来就...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风云人物

  •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 十三阿哥胤祥文武双全 康熙为何没有传位给他
  • 有哪些与袁绍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 雍正登基之后为何没有立刻对胤禩动手?
  • 刘备当初都能重用魏延 诸葛亮为何不好看魏延
  • 历史上夏侯惇在曹魏集团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
  • 乾隆知道自己要继承皇位后 乾隆为什么会忘天痛苦
  • 康熙临死前如果不传位给雍正 雍正最后会不会造反
  • 朱标有25个兄弟 他们为什么不去争夺太子之位
  • 关羽和魏延赡养士兵最后都跑光了 赵云为何没有发生这种事情
  • 历史上曹操败走华容道的真相是什么样的?
  • 康熙早年时期擒住鳌拜 康熙晚年时期为何后悔了
  • 朱高炽十几年监国却坐了一年皇帝 朱高炽为何如此短命
  • 历史上钟繇的生平经历如何?有何作为
  • 李渊退位后的太上皇生活如何 李渊到底生了多少个孩子
  • 有关于太子朱标的死有三种说法 其中哪一个最可信
  • 许田围猎时刘备没有杀曹操,是因为什么?
  • 都说皇帝后宫佳丽三千 皇太极为何对海兰珠情有独钟
  • 历史上的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 正史和演义差距有多大
  • 郭汜: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与李傕等人互斗多年
  • 赵云十分重情重义又铁骨铮铮 刘备为何重用魏延也不用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