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战史风云 曹操一生最险的一战,揭秘邺城之战的经过及结果

曹操一生最险的一战,揭秘邺城之战的经过及结果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邺城之战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要论三国历史最著名的大战,那当然要数官渡之战了,正是这场大战奠定了中国北方的大格局,也为后来的三国一统打下了基础。

  但要论最惨烈的战斗,邺城之战绝对算是其中之一。在这场围城大战中,袁家展示了自己最后的底蕴,残余的河北名士依次亮相,谱写了属于自己的慷慨悲歌。

  一、围困邺城

  公元202年,曾经雄踞冀、幽、青、并北方四州的大佬袁绍,已经吐血吐死了。

  他死后,三个儿子袁谭、袁茜、袁尚以及一个外甥高干各占一州,互不服气。曹操来了,还能拧成一股绳,一致对外,可一旦曹操走了,老袁家兄弟几个立刻开始自我“优化”,而且,老袁家兄弟掐架可比打曹操狠多了!演绎着“兄弟相残猛如虎”的操作。

  严重内耗之下,老袁家江河日下,曹操则是抓住机会各个击破。公元204年,曹操的大军包围了冀州首府——邺城!

  而此时邺城的守将正是老袁家的死忠粉审配。

image.png

  二、审配其人

  咱说说审配这个人,当时及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比如:

  正面评价的有:孔融:尽忠之臣也。逢纪:配天性烈直,每所言行,慕古人之节。裴松之:一代之烈士,袁氏之死臣。

  而反面的则有:荀彧:审配专而无谋。 曹丕说:袁绍亡于审配、郭图。

  但无论如何,都有一个共识:审配,为人刚正!

  按理说,刚正这个词是妥妥的褒义词。我们今天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项重任,不就是把大家教导成为一个刚正不阿的正人君子嘛!

  可是审配的刚正有点过了:

  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在官渡对峙,审配则留守邺城。结果这时候,前线的谋士许攸的侄子犯了法。

  按说,对于情商高一点的,或者原则性不那么强,再或者善于变通的人来说,许攸毕竟正在前线卖命,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背后捅刀子吧?就算处理,也该等到战斗结束再说。

  可是这一套,在审配这里——行不通:许攸?平时就嚣张跋扈,不守规矩。早看你不顺眼了!于是,许攸侄子就下了大狱。

  消息传来,接下来的事就不意外了——许攸叛变,又献计偷袭了袁绍的乌巢。

image.png

  虽然官渡大战的主要责任还要袁绍袁大佬自己来负。但也可以说,正是审配的刚正,间接给曹操当了一把助攻手。

  这样的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有原则、认死理。如若放在和平年月,他将和董宣、海瑞等人并列。可惜,他生在礼崩乐坏、尔虞我诈的乱世!

  但即便是乱世,他这样的人也将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因为他的内心——有坚定的原则。从某种程度说,用这样的人守城,那也是再合适不过了。

  公元204年的2月,曹操开始围困邺城,守城的副将苏由听说曹操到了,立马就怂了、降了,邺城外围毛城的尹楷、邯郸的沮鹄,也先后被曹军打败,邺城已经成了孤城。更有辛毗等带路党协助,一度让曹操以为攻下邺城也就是探囊取物的事。

  可是从2月到7月,整整快半年的时间,邺城在审配的调度、防守之下,即便是挖沟引水彻底断绝了邺城外出的通道,曹操也愣是啃不下来。

  至于为啥啃不下来,因为审配还是有一定水平的,举个例子:

  曹操大军到达邺城后,上筑土山,下挖地道,发动进攻。审配看见了,就在城下也挖了一圈地道,派专人监视,看见曹操的人从哪冒头,就一刀剁掉脑袋。这操作就像打地鼠一样,彻底破了曹操的地道战!

  玩地道战,老袁家才是祖师爷!

  再举个例子:

  审配的部将冯礼也是个投降派,他给曹操写信要作内应,并且打开城下小门,让曹操的三百多士兵进城,被审配发现后,从城墙顶上用大石头砸门,将城门关闭,然后就是关门打狗,把进城的曹兵全部杀死。

  三、袁尚的救援

  一百多天的坚守,对邺城和审配是考验,对曹操也是考验——毕竟你是客场作战,补给线很长的,而且天下群雄还有很多,后方大本营时刻有可能被别人给端掉!

  而雪上加霜的是,这一年的7月,邺城真正的主人——袁尚,终于要回援了。别看袁尚统领的部队也只有一万多人,数量不多,可是毕竟邺城是这些人的老家,如果袁尚足够聪明,发扬不怕死的精神,这一万多人拼了命去死磕曹操,再加上邺城守军的内外夹击,那也真够曹操喝一壶的。

  这袁尚手下还有个妙人——李孚,就是他,大摇大摆的跑进了被围得水泄不通的邺城,而他又安然无恙的从包围圈里跑了出来。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内外沟通任务——约定举火为号。

  总之,只要袁尚和审配两边都拼命,这次围城战就完全有可能变成对曹军的反包围。

  可是,袁尚只是个袁二代和官N代,他的一生,母亲爱、父亲疼,太顺了!所以,他完全没有他爹当年死磕公孙瓒的决心。

  袁尚这次来,是沿着西山小路而来的。为什么是山路,因为山高林密,便于逃跑!

  这一切都被曹操看在眼里:你没有必死的决心,那就等着死吧!

  在烈火焚天的夜晚,审配、袁尚分别从邺城包围圈的内、外杀出,两只袁家军想要胜利会师。可是,袁尚部队没有决死一战的决心,审配的部队则早已是饿着肚子在战斗。结果,审配、袁尚的部队都被曹军击败了。袁尚慌忙沿着西山小路逃窜,审配也只能无奈的退回邺城。

  相比曹操,都说袁绍是志大才疏,可毕竟袁绍和曹操还在官渡过了几招,在最后时刻才分出的胜负,而袁尚、袁谭这些个二代却是一招都接不下!袁尚的救援,仅仅一个照面,就彻底失败了。

  而这次救援,则是邺城最后的机会。

  四、埋伏曹操

  最强的外援失败,心理素质差点的,基本就要跪了。

  可尽管对袁家二代各种失望,审配还是给手下猛灌鸡汤:幽州的袁熙过几天就要来救我们了!坚持就是胜利!

  在猛灌鸡汤的同时,审配还在不断的审查战场,寻找战机。还别说,一个斩首行动就差点成功:

  曹操打仗喜欢亲临前线,这个习惯就被审配捕捉到了。有一次,曹操又出营巡视围城部队,审配就在附近埋伏了弓弩手,一阵齐射,万箭齐发,其中有几只还真就射中了曹操——的头盔,如果不是运气好,这阵箭雨就能要了曹操的小命。

  五、城破

  时间来到8月,邺城已经几乎成了死城——一半的军民都已经饿死了。人的毅力真的能被饥饿击倒——审配的侄子审荣崩溃了,打开城门投降了!

  审配在喊杀中惊醒,他下达了最后的处决令:斩杀“叛徒”辛评的一家。等到辛评的弟弟辛毗进入邺城,也只是看到了一堆尸体。

  审配在抵抗中被活捉,押解途中就遇到了两个“老朋友”:

  一个是辛毗,这种灭族之恨——辛毗用马鞭各种问候了审谋士。

  另一个是历来和审配不合的张子谦,他也先一步做了投降派,看见满脸是血的审配,笑着说:审配,你也有今天?审配则厉声呵斥:你个投降派,有啥脸嘲笑我这样的忠臣?

  审配终于见到了曹操,面对这个差点耗干自己意志,也差点要了自己命的审配,曹操很想得到这个人才。

  可是审配的回答是:吾生为袁氏臣,死为袁氏鬼!

  审配死了,临死前,他说了最后一句话:“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

  结语

  后来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给审配的诗是:河北多名士,谁如审正南;命因昏主丧,心与古人参。忠直言无隐,廉能志不贪;临死犹北面,降者尽羞惭。

  回顾沮授、田丰、淳于琼、审配、王修、李孚……这一班河北名士,胜利者曹操不禁感慨:河北义士,何其如此之多也!可惜袁氏不能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战史风云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后期一次非常重要的农民起义,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然而这场曾横扫清朝半壁江山的运动,前后存在14年,最终还是失败了。  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促使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走向覆灭的呢?这就需要了解于太平天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一方面清朝作为旧秩序的延续,是封建专制皇权统治(这里...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唐开元初年不仅是唐朝和中国封建王朝最为鼎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丝路贸易的鼎盛时期。然而,好花不常在,好景不常来,安史之乱和其后的藩镇割据让这个曾经强大辉煌的王朝在苦苦挣扎中走向穷途末路。强大的唐帝国缘何由盛转衰?自汉朝开始与西方进行交流的舞台—“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这些疑问我们可以从安史之乱前的怛罗斯之...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宋徽宗时期的花石纲把东南一带闹得昏天黑地,出产花石多的地方,百姓遭殃也最重。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县)地方,出产各种花石竹木,朱勔的应奉局常常派差人到那里,搜刮花石。当地有个方腊,家里有个漆园。方腊平时靠这个园里的出产,日子勉强过得去。自从朱勔办了花石纲以后,方腊家也遭到勒索。方腊恨透那些官府差役,又看到当地农民兄弟...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从唐穆宗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  唐文宗李昂(穆宗的儿子)即位的第二年,各地推荐的举人到京都应试。有一个举人叫做刘蕡(音fén),在试卷里公开反对宦官掌权,认为要国家安定,应该排斥宦官,把政权交给宰相,把兵权交给将...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清朝以武力征服天下,在前期时曾与蒙古准噶尔部进行了长达75年的战争,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最终才将其彻底征服。在与准噶尔部交战过程中,清朝遭到了建立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败,也成为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在康熙年间,康熙帝先后三次亲征,将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击败,之后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成为...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战史风云

  •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 安史之乱是怎么爆发的?安史之乱的经过和结果!
  • 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的奏效了吗?其实司马懿早已看穿一切!
  • 李世民在位做过哪些事情?唐朝守业者李世民的政绩!
  • 春秋时期发生的争桑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两个村民而引发的战争
  • 黄巢攻下长安后义军为什么迅速落败了?是黄巢膨胀了吗?
  • 赵国反攻秦军大败,秦昭王和赵孝成王究竟谁打残了谁?
  • 六国合纵伐秦明明不止一条路,为何偏偏盯着函谷关不放?
  • 南宋是蒙古最难啃的骨头?元军南侵费了多少时间?
  • 廉颇“抗秦援韩”为什么败了?“抗秦援韩”有机会取胜吗?
  • 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没有一鼓作气灭赵?乘胜追击会有什么结果?
  • “死诸葛走生仲达”是什么意思?诸葛亮司马懿相持五丈原!
  • 诸葛亮到底是几次出祁山北伐?诸葛亮北伐的真实战绩如何?
  • 睢阳之战张巡为守城吃三万人,如何评价他?
  • 淝水之战是怎么胜利的?谢玄败秦绝对不是侥幸!
  • 长平之战为秦国统一天下埋下伏笔!长平之战的起因和结果是什么?
  • 安史之乱后大唐怎么衰败了?安史之乱对大唐有哪些影响?
  • 诸葛诞为什么叛魏反司马?诸葛诞最后结局怎么样?
  • 秦琼避战为什么?玄武门之战有什么值得深思的地方?
  • 东吴、蜀汉同时起兵,虞松向司马师献出了什么计策?
  • 襄平之战讲了什么?司马懿谋略与血性爆发尽显牛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