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秘闻野史 古代通缉犯的画像是怎么样的?靠画像能抓住犯人吗?

古代通缉犯的画像是怎么样的?靠画像能抓住犯人吗?

  古代通缉犯的画像是怎么样的?靠画像能抓住犯人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咱们古代的通缉令一般被称为海捕文书,寓意其实就是大海捞针......而古代的捕快们大多依据这种文书抓人,文书内容上写明了犯人的姓名、大概年龄、籍贯、外貌特征等等,一般还搭配有一张十分抽象的犯人画像。

image.png

  这张犯人画像有多抽象?您来看看......

image.png

  话说我第一反应就是这竟然还是个人?怎么可能有人能长得这么磕碜,你们也太不尊重犯人了吧?真要按照这个通缉令来抓,猴年马月也抓不着啊!我要是个大胡子我就把胡子剃掉,没有胡子就养一把大胡子,藏在偏远的小村庄藏个几十年不就行了?

  这您大可放心,要是靠这些画像来抓人那咱们古代还不得乱了套啊!古代抓捕犯人,这张图片顶多就是提供个大致长相而已,描述一下相关的容貌特征。

image.png

  既然画像不准,那么古代究竟通过什么来抓捕犯人的呢?

image.png

  咱们古代的抓捕手段主要是通过保甲、连坐制度和有罪推定等等,其实最关键的就是人口普查。古代朝廷最重要的是什么?税收。

image.png

  税收可是朝廷收入的大头,而税收从何而来?百姓,你种田的就要交田税,做小生意的就要交商税,有个兵荒马乱的还得当兵服徭役,所以对人口的统计普查是重中之重。朝廷对百姓人口的关注度绝对非同小可,有的朝代居民统计甚至精确到了个人!而朝廷也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其中负责人口普查的就是里正。

  里正又称里君、里尹、里宰、里有司,是咱们春秋战国时期的一里之长(也就是基层官职,明代又称为里长)。春秋时期以八十户人家为一里,具有治事才能的称之为正(《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一里八十户……其有辩护伉健者,为里正。”)换算成咱们现在相当于村委会主任。里正的主要职责是掌管人口和赋税,负责调查户口,检查非法人员(也就是是否有可疑分子进入),课置农桑(督促百姓们及时劳作),催纳赋税(这是朝廷赋税的源头,里正对百姓们的缴税情况进行统计)。

image.png

  您千万别小看了里正,他们的职责可不轻,要是管辖区域内出现了啥情况,里正第一个倒霉。您就比如说有一次秦昭王病了,有百姓们杀牛祈祷希望大王的病好起来,结果这事儿被公孙述知道了告诉了秦昭王,“王因使人问之何里为之,訾其里正与伍老屯二甲。”啥意思,秦昭王马上下令问是哪个里的百姓干的,并且处罚了该地区里长。你负责的区域有百姓私自屠杀耕牛为什么不管!

  连村民杀牛里正都得背锅,那要是出了命案里正不更得倒霉?所以您想想看里正对什么最上心?当然是人口流动和治安问题。王二麻子家两天都门窗紧闭,他家是不是出什么事儿了?张三可还欠着赋税哪!这两天得去催催。朝廷发布了通缉令,有某某省的杀人犯逃了出来,我可得擦亮眼睛仔细盘查。一个个恨不得把眼睛都熬绿了,这时候要来个慌里慌张的陌生人,首先就检查你的合法证件,真正的犯人哪里逃得过里正的法眼?

image.png

  有人也许会说到了陌生的村庄当然容易暴露,但如果我是投奔亲戚,偷偷摸摸不让里正知道不就可以瞒天过海。就像水浒传里宋江、武松这些人杀了人不是照样可以逃跑?

  皇帝老儿比咱们要明白得多,所以在设立里正制度的同时又增加了保甲制。

image.png

  什么叫保甲制?其实就是连坐,这与里正制度很相似,通过户籍将若干人家编为一甲,而若干甲又编为一保。保有保长,甲有甲长,这样一来就可以对百姓层层掌控,而各甲和各保之间的百姓必须联合作保,一家有罪,九家揭发,如若心存侥幸放纵凶犯,十家连坐全都有罪!

image.png

  您看看是不是很残忍?但是这样的确是很有效,这百姓们可不就跟朝阳大妈一样,但凡有个风吹草动马上引起警觉向保长报告(如果是通缉犯经过了你们村庄,百姓们没有举报照样和通缉犯同罪)。所以您真要犯罪了逃跑估计也逃不远,总得被抓回来。同样的故事发生在《水浒传》中,宋江在杀死了阎婆惜后曾想偷偷回来接老父亲去梁山,结果中午刚到村庄晚上衙门的捕快就已经得到消息前来抓捕,捕快们哪有这么灵通的耳目?还不是村庄的百姓们看到了宋江马上向官府举报么!

image.png

  除了大棒之外还有胡萝卜,您就比如说官府会对举报的百姓进行奖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们就开始流行悬赏制了,楚平王当年抓伍子胥的赏金就高达五万石粮食!宋朝时举报逃犯的赏金更高达五万铜钱,有了这样的鼓励,您说说百姓们不就更乐意去检举是否有可疑人士出没了么!

  再说了,古代限于生产力水平不高,极大多数百姓都在生存线上挣扎,辛苦劳作收获的粮食仅能填饱肚子,哪还有心思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所以古代人口的流动性根本就不强,很多人一辈子可能根本就没出过村,一个县城里出现个外乡人那都是很难得的(像首都和其他大城市可能人口流动性会强一些,但普通的城市乡村等人口流动就很少了)。所以但凡要出现个陌生脸庞,街坊大妈、里正保长就得过来盘查了。你这人姓甚名谁,家住何处,为何来到我们村啊等等,非得把你祖上三代问个底朝天不可。而且到了晚上古代村社街巷一律有栅封死,除非有疾病生产等事,否则皆进出不得,您想找个地方随便住一晚都不行。

  同时古代可不像咱们现在这样交通发达,像现代人这样一张车票从北京到云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你得向官府解释为什么要走这么远,要拿着官府给的路引才能出远门,不然估计连县城都出不了。在关键的路段有城池关卡,想过关,可以,给出身份证明来,要是没有说明你这人很可疑,抓起来再说!所以能够依法穿州过县的无非就是这几类:办事的官员,赶考的文人,发配的犯人,押犯人的士兵,还有就是商人们,而这些人可全都有朝廷给的通行证,一查就能查个清清楚楚。

  所以您看,在古代要是犯了事儿,要不就干脆心一横落草为寇(还不能穿州过县,必须专门拣没人的地方走),想要蒙混过关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秘闻野史

古代有一类男子,可随意进出后宫与妃子接触

古代有一类男子,可随意进出后宫与妃子接触
  在我国古代,宫廷之中的等级制度可谓十分之森严。  古代皇家为了纯正皇室血脉,也就产生了一群特殊的存在:太监。  古代皇宫之中,能够存在的男子,除了皇帝之外就要属那些未成年的皇子了。  其次就是所谓的太监和大内侍卫。其实人们并不知道,大内侍卫是不可以接近后宫妃嫔的。  即使大内侍卫轮值守卫后宫,也需要彼此互相监督,不可踏入妃子宫内半步。  但在古代却有一群男子,不必经过阉割就可以随意进出皇帝的后...

隋朝太子杨勇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杨勇不死还有唐朝吗?

隋朝太子杨勇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杨勇不死还有唐朝吗?
  隋朝太子杨勇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杨勇不死还有唐朝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说到隋朝的太子杨勇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人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的死或许是改变了历史的,当然了历史当然是不能改变的我们只是做一些假设,话说如果隋朝的太子杨勇他不死,也没有失去太子之位,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后面的唐朝什么事了?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  这个问题不太恰当,前半句...

懿安皇后:14岁嫁给侄子唐宪宗,是五居太母之尊

懿安皇后:14岁嫁给侄子唐宪宗,是五居太母之尊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懿安皇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我想很多人都听过醉打金枝的故事,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因为升平公主不尊敬长辈,醉后将她痛打了一顿。然而郭暧跟升平公主的女儿,谱写了大唐王朝的一代传奇。  她就是郭子仪的孙女懿安皇后郭氏(死后追封),郭氏是唐代宗的外孙女,唐代宗的孙子是唐顺宗李诵,所以说李诵是郭氏的表哥。  贞元九年,郭氏因家世显赫,被选为广陵王妃,时为广陵王的宪宗亲临...

朱棣当上皇帝后,为什么连自己的生母都不认?

朱棣当上皇帝后,为什么连自己的生母都不认?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后人眼中永乐大帝朱棣与洪武大帝朱元璋有着非常相似的性格,二人都有远大的理想、极高的才华、以及极重的杀心与疑心,但是起初在朱元璋眼里并不是这样,虽然朱棣也是自己的儿子,但是朱元璋却把自己近乎全部的爱都给了自己的嫡长子朱标。  嫡长子朱标与皇四子朱棣  大家都知道太子朱标是历史上最幸福的太子,深得当朝皇帝朱元璋的信任和宠爱。而其母亲马...

九子夺嫡究竟有多惨烈?九子夺嫡最后每个人的下场是什么?

九子夺嫡究竟有多惨烈?九子夺嫡最后每个人的下场是什么?
  九子夺嫡究竟有多惨烈?九子夺嫡最后每个人的下场是什么?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历史上帝位之争最激烈的朝代是哪个?答案一定是清朝。那么清朝最激烈的皇位之争是哪两位皇帝之间?答案一定是康雍之间。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帝王之争——九子夺嫡,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秘闻野史

  • 古代有一类男子,可随意进出后宫与妃子接触
  • 隋朝太子杨勇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杨勇不死还有唐朝吗?
  • 懿安皇后:14岁嫁给侄子唐宪宗,是五居太母之尊
  • 朱棣当上皇帝后,为什么连自己的生母都不认?
  • 九子夺嫡究竟有多惨烈?九子夺嫡最后每个人的下场是什么?
  • 一人单挑全唐人!乾隆爷的诗有一首看一眼就能倒背!
  • 雍正的顾常在:入宫不到半年就死了,死后八年都没下葬
  • 和珅怎么得罪了嘉庆帝?和珅的杀身之祸是怎么招来的?
  • 大唐第一高富帅贺兰敏之是怎么死于非命的?贺兰敏之做了什么?
  • 明熹宗朱由校的张裕妃:17岁因孕封妃,最后却受冻而亡
  • 乾隆后宫出身最显赫的舒妃,死后天子亲自祭奠
  • 17岁少女进宫嫁给53岁乾隆,却被冷落8年
  • 揭秘:刘伯温临终前让儿子烧掉的一本书是什么?
  • 谋反罪按律凌迟,朱元璋为什么只扒了蓝玉的皮?
  • 乾隆很忙?除了画画写诗,朕在吃上也没输过!
  • 朱元璋在农妇家过夜,后来农妇怀上了?
  • 乾隆有一位“外国妃子”,连生四子最后葬入皇陵
  • 万贵妃比皇帝大十余岁,横行后宫备受宠爱
  • 九子夺嫡唯一的幸存者!十四阿哥胤祯为什么和雍正反目成仇?
  • 14岁侍女被乾隆宠幸,最后却独守空房78年
  • 清朝最惨公主,改嫁3次,最后晚年悲凉
  • 曹操跟许褚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曹操学狗叫许褚能这么肆无忌惮?
  • 乾隆一生有三任皇后,他最爱的谁?
  • 太平公主为什么两次出家?这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 揭秘:明朝开国大将蓝玉为何会被朱元璋扒了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