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战史风云 宛城之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宛城之战曹操哪个儿子死了?

宛城之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宛城之战曹操哪个儿子死了?

  宛城之战,又称“淯水之战”,是197年汉末三国之前军阀曹操和张绣之间的一场战斗。张绣取胜,曹操败逃。曹操损失惨重,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等都被张绣所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战宛城”成为京剧、豫剧、粤剧等著名传统戏曲。

  背景

  曹操将汉献帝迎奉到了许县,改名为许昌,又叫许都,挟天子而令诸侯。袁术在淮南将要称帝;孙策脱离袁术而席卷江东,割据江南,成为曹操的劲敌;吕布占据徐州,对曹操构成巨大威胁;张绣驻扎宛城,向南连接荆州的刘表,成为曹操的肘腋之患;袁绍在河北正和公孙瓒火拼,给曹操提供了解决吕布、张绣和袁术等人的充足时间。首先,他将目标指向了宛城的张绣。

image.png

  过程

  先降后反

  公元197年(建安二年),正月,曹操率军讨伐张绣,驻在淯水,张绣率部众投降曹操。曹操甚为欢悦,便邀请张绣及其将帅,一同置酒高会。曹操行酒时,典韦持大斧立于其后,斧刃径有尺余,曹操所至之人前,典韦都举斧迫视。酒宴至终,张绣及其将帅均不敢仰视。曹操收纳张绣族叔张济的遗孀邹夫人为姬妾,张绣感到恼恨。曹操又送金银给张绣部下的绕将胡车儿,张绣得知后,疑虑不安,决定反水。

  典韦死战

  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突然造反,奇袭曹操之营,曹操被杀的措手不及,出战不利,于是率轻骑逃走。典韦在门前奋战,张绣军不能得入。张绣兵于是分散从其它门进营。时典韦部下兵校尚有十余人,皆殊死恶战,无不以一当十。但张绣军前后兼至益多,典韦以长戟左右击之,一戟击去,便将张绣军十余支矛摧断。后典韦左右死伤者略尽,典韦本身亦被数十创,双方短兵接战,贼兵往前搏斗。典韦便徒手挟着两人击杀之,其余张绣军不敢近前。典韦复前冲突贼众,又杀数人,然而伤创重发,典韦就此怒目大骂而死。张绣军方才敢于向前,取典韦之头,互传而观,覆军就看视其躯骸。

  曹昂救父

  曹操在逃亡过程中,座骑绝影也因为张绣军的伏击而身亡在宛城,曹昂于是是把生存的机会让给了曹操,主动将自己的座骑战马让给父亲曹操逃脱,步行保护其父脱身于宛城,最终,曹昂和曹操的侄子曹安民也一并战死。

image.png

  撤军回许

  这时,曹操部下诸军一片混乱,只有平虏校尉、泰山人于禁整顿部队,有秩序地撤回。路上,于禁见到曹操属下的青州军抢掠百姓,便数说他们的罪状,并派兵进行攻击。青州兵逃走,去向曹操告状。于禁到达以后,先安营扎寨,没有立即去拜见曹操。有人对于禁说:“青州兵已经先去告您的状了,您应该快去向曹公解释。”于禁说:“如今敌人就在后面,随时都会赶到,不先作好准备,怎么迎敌!而且曹公英明,随意诬告怎么能行得通呢!”于是从容地挖好壕沟,安好营寨后,才进入拜见曹操,报告全部情况。

  曹操很高兴,对于禁说:“水之败,连我也狼狈不堪,将军在混乱中能整顿好自己的队伍,讨平暴乱,巩固营垒,有不可动摇的气节,即使是古代名将,也不会比你更好!”于是累计于禁的前后战功,封为益寿亭侯。曹操率军返回许都。

  后事

  曹操听说典韦战死后,为之痛哭,招募间谍取回他的尸体,亲自临哭,遣其归葬襄邑,拜其子典满为郎中。车驾每次经过,常祠以中牢。曹操追思典韦,拜典满为司马,引为近侍。

  曹操正妻丁夫人得知曹昂战死后而痛哭,所以她便大骂曹操:“你害死了我的儿子,从此我没什么可留恋的!”丁夫人其后怒而回其故乡。尔后曹操曾亲自回丁夫人之故乡找丁夫人,抚摸丁夫人的背说,我们一起坐车回家,好不好。可丁夫人默不作声,曹操走到门前问,跟我回去,行不行?丁夫人依旧默不作声,二人关系从此断绝。后来曹操病重,自认为时日无多,叹息说:“我一生做事,没有什么后悔的。假如死后还有灵的话,子脩如果问我他的母亲在哪,我将怎么回答啊!”

image.png

  影响

  宛城之战规模不算大,未能改变北方之局势,但对于曹氏家族而言,影响却是极为深远。曹昂是曹操的长子,是理所当然的继承人,假设曹操不带其来宛城,曹昂得以不死,或许不会有之后夺嫡之争的严重内耗。

  评价

  罗贯中曾作一诗,总结评价了此战,“孟德奸雄世莫同,南阳张绣逞英雄。喊声大震三更后,烈焰争飞满寨红。荀彧逃亡随野渡,曹操’绝影‘恨飘蓬。骏骑激水奔波过,堤畔仍存旧马踪。”

  蔡东藩认为论才略,张绣远不是曹操对手,曹操之所以有此败,是因为沉迷女色,评价说:“曹操为乱世奸雄,乘机逐鹿,智略过人。袁绍袁术诸徒,皆不足与操比,遑论一张绣乎?乃宛城既下,遽为一孀妇所迷,流连忘返,几至身死绣手,坐隳前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战史风云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后期一次非常重要的农民起义,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然而这场曾横扫清朝半壁江山的运动,前后存在14年,最终还是失败了。  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促使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走向覆灭的呢?这就需要了解于太平天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一方面清朝作为旧秩序的延续,是封建专制皇权统治(这里...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唐开元初年不仅是唐朝和中国封建王朝最为鼎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丝路贸易的鼎盛时期。然而,好花不常在,好景不常来,安史之乱和其后的藩镇割据让这个曾经强大辉煌的王朝在苦苦挣扎中走向穷途末路。强大的唐帝国缘何由盛转衰?自汉朝开始与西方进行交流的舞台—“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这些疑问我们可以从安史之乱前的怛罗斯之...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宋徽宗时期的花石纲把东南一带闹得昏天黑地,出产花石多的地方,百姓遭殃也最重。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县)地方,出产各种花石竹木,朱勔的应奉局常常派差人到那里,搜刮花石。当地有个方腊,家里有个漆园。方腊平时靠这个园里的出产,日子勉强过得去。自从朱勔办了花石纲以后,方腊家也遭到勒索。方腊恨透那些官府差役,又看到当地农民兄弟...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从唐穆宗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  唐文宗李昂(穆宗的儿子)即位的第二年,各地推荐的举人到京都应试。有一个举人叫做刘蕡(音fén),在试卷里公开反对宦官掌权,认为要国家安定,应该排斥宦官,把政权交给宰相,把兵权交给将...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清朝以武力征服天下,在前期时曾与蒙古准噶尔部进行了长达75年的战争,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最终才将其彻底征服。在与准噶尔部交战过程中,清朝遭到了建立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败,也成为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在康熙年间,康熙帝先后三次亲征,将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击败,之后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成为...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战史风云

  •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 安史之乱是怎么爆发的?安史之乱的经过和结果!
  • 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的奏效了吗?其实司马懿早已看穿一切!
  • 李世民在位做过哪些事情?唐朝守业者李世民的政绩!
  • 春秋时期发生的争桑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两个村民而引发的战争
  • 黄巢攻下长安后义军为什么迅速落败了?是黄巢膨胀了吗?
  • 赵国反攻秦军大败,秦昭王和赵孝成王究竟谁打残了谁?
  • 六国合纵伐秦明明不止一条路,为何偏偏盯着函谷关不放?
  • 南宋是蒙古最难啃的骨头?元军南侵费了多少时间?
  • 廉颇“抗秦援韩”为什么败了?“抗秦援韩”有机会取胜吗?
  • 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没有一鼓作气灭赵?乘胜追击会有什么结果?
  • “死诸葛走生仲达”是什么意思?诸葛亮司马懿相持五丈原!
  • 诸葛亮到底是几次出祁山北伐?诸葛亮北伐的真实战绩如何?
  • 睢阳之战张巡为守城吃三万人,如何评价他?
  • 淝水之战是怎么胜利的?谢玄败秦绝对不是侥幸!
  • 长平之战为秦国统一天下埋下伏笔!长平之战的起因和结果是什么?
  • 安史之乱后大唐怎么衰败了?安史之乱对大唐有哪些影响?
  • 诸葛诞为什么叛魏反司马?诸葛诞最后结局怎么样?
  • 秦琼避战为什么?玄武门之战有什么值得深思的地方?
  • 东吴、蜀汉同时起兵,虞松向司马师献出了什么计策?
  • 襄平之战讲了什么?司马懿谋略与血性爆发尽显牛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