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秘闻野史 齐国最先称霸诸侯,为什么会凄凉收场?

齐国最先称霸诸侯,为什么会凄凉收场?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齐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作为周天子最早分封的诸侯国之一,齐国也是最先富强起来的,齐桓公在诸侯中第一个称霸,并且九合诸侯,可谓风头一时无两,远远不是后来崛起的两个“爆发户”秦楚所能比拟的,可惜的是,齐国在维持了数十年的霸权之后,迅速走上了衰落的道路,以至于连国都被田氏夺了。

  吊诡的是,“田齐”很快就走在了“姜齐”的老路上,在齐湣王妄图称帝之后,国势迅速以不可逆转的态势由盛转衰,等到被秦国攻灭之时,竟然连像样的仗都没打过,可谓窝囊之极。

  资格老,实力强的齐国,为何会凄凉收场呢?

  影响最终结局的因素很多,不过,笔者以为,最关键的因素是齐国的地理位置,处在一个既不适合扩张,也无法进行有效防御的地区。

image.png

  首先来看看为什么说齐国的地理位置不适合扩张。

  姜尚被封之初,齐国处在东夷的包围之中,由于后者处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社会组织比较原始的状态,故而迅速被齐人征服、吞并。然而,当齐国把领地向东扩张到大海之后,地理位置上的限制便立刻显现出来了。

  齐国的南部,与其领土接壤的是鲁国,乃是周公的封地,属于周王室的直系,无论是资历、地位,还是重要性,都高于齐,是周王室政权在东方的延伸。而在随后的数百年内,鲁国更是典型的周朝礼制和保存者和实施者,处在道德的高地。齐鲁两国虽然有相当长的时间内相互攻伐,但从齐国的立场上,兼并鲁国是绝对不会轻易尝试的。

  南部不行,西边怎么样呢?西边是晋国,春秋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强国!晋国有多强?“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号称万乘之国,独霸中原,三家分晋之前,晋国与周边的三大强国,秦、楚、齐悉数交过手,胜多败少。即便是分成韩赵魏三国之后,单独一个魏国都能打进了函谷关,迫使秦王断了东进的念头,转而经营西、南,而战国后期,基本上是赵国死扛秦国几十年,你想有多厉害!

  往北发展?想都不用想,别说有个燕国卡在哪里,就算是全部为无主之地,那些游牧民该如何征服?秦国、晋国北部都跟游牧民接壤,可有哪个真正搞定了他们?

  对比一下,同为强国的晋、楚、秦三国,晋国立国之初,东西两个方向上分别是秦国和齐国,有扩张的限制,但南北两个方向上有相当大的战略空间,故而迅速向南扩张,直到与向北扩张的楚国爆发冲突才止步于此。不过,到了这时候,人口最密集、土地最肥沃的中原已经全部在晋国的掌握之中,确定了其春秋第一强国的地位。

  楚国被封在长江和汉水流域,东西南北都是大片的蛮荒之地,可以肆意扩张,以至于连楚王都自认为是蛮夷——《史记·楚世家》: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

  秦国就不用说了,南面的巴蜀,西边的犬戎和北面的戎狄,都是可以征讨、扩张的方向,当然,向北最难,基本放弃,故而在稳定了西南之后,挥师东进,此时,周王室的恰到好处的东迁了,让出了扩张的道理。

  也就是说,齐国疆域稳定之后的扩张,必须与诸侯国真刀实枪的硬干,由于诸侯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想吞并个小国都不容易,一不小心就引发了联军干涉,可谓事倍功半。例如,公元前555年,齐国伐鲁,晋国联合十二个诸侯国上前群殴,大败齐军。

  秦晋楚三国,扩张的对象都是蛮夷,一般不会引发其他国家的干涉,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直观的结果是,齐国的疆域和人口远逊于前面的三国。

  再来看看齐国的战略防御问题。

  齐国境内基本上都是低矮的丘陵和平原,黄河从中间流过,且已经属于入海之前的下游,水流平缓。泰山虽然有点高度,但基本上是沿着黄河平行的山系,又不在边境线上,无法借助其构建有效的防御体系。如此一来,除了东边的大海之外,其他三个方向上都没有大江大河和高山形成的天然屏障,属于无险可守,很容易被敌方的重兵集团击穿到底——燕将乐毅之所以差点将齐国灭亡掉,齐国地形不利于防御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个既不适合扩张,又难以防守的国家,唯一的指望是统治阶层的能力了,可是长达八百年的时间,怎么可能不出内乱,不出庸人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秘闻野史

古代有一类男子,可随意进出后宫与妃子接触

古代有一类男子,可随意进出后宫与妃子接触
  在我国古代,宫廷之中的等级制度可谓十分之森严。  古代皇家为了纯正皇室血脉,也就产生了一群特殊的存在:太监。  古代皇宫之中,能够存在的男子,除了皇帝之外就要属那些未成年的皇子了。  其次就是所谓的太监和大内侍卫。其实人们并不知道,大内侍卫是不可以接近后宫妃嫔的。  即使大内侍卫轮值守卫后宫,也需要彼此互相监督,不可踏入妃子宫内半步。  但在古代却有一群男子,不必经过阉割就可以随意进出皇帝的后...

隋朝太子杨勇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杨勇不死还有唐朝吗?

隋朝太子杨勇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杨勇不死还有唐朝吗?
  隋朝太子杨勇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杨勇不死还有唐朝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说到隋朝的太子杨勇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人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的死或许是改变了历史的,当然了历史当然是不能改变的我们只是做一些假设,话说如果隋朝的太子杨勇他不死,也没有失去太子之位,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后面的唐朝什么事了?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  这个问题不太恰当,前半句...

懿安皇后:14岁嫁给侄子唐宪宗,是五居太母之尊

懿安皇后:14岁嫁给侄子唐宪宗,是五居太母之尊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懿安皇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我想很多人都听过醉打金枝的故事,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因为升平公主不尊敬长辈,醉后将她痛打了一顿。然而郭暧跟升平公主的女儿,谱写了大唐王朝的一代传奇。  她就是郭子仪的孙女懿安皇后郭氏(死后追封),郭氏是唐代宗的外孙女,唐代宗的孙子是唐顺宗李诵,所以说李诵是郭氏的表哥。  贞元九年,郭氏因家世显赫,被选为广陵王妃,时为广陵王的宪宗亲临...

朱棣当上皇帝后,为什么连自己的生母都不认?

朱棣当上皇帝后,为什么连自己的生母都不认?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后人眼中永乐大帝朱棣与洪武大帝朱元璋有着非常相似的性格,二人都有远大的理想、极高的才华、以及极重的杀心与疑心,但是起初在朱元璋眼里并不是这样,虽然朱棣也是自己的儿子,但是朱元璋却把自己近乎全部的爱都给了自己的嫡长子朱标。  嫡长子朱标与皇四子朱棣  大家都知道太子朱标是历史上最幸福的太子,深得当朝皇帝朱元璋的信任和宠爱。而其母亲马...

九子夺嫡究竟有多惨烈?九子夺嫡最后每个人的下场是什么?

九子夺嫡究竟有多惨烈?九子夺嫡最后每个人的下场是什么?
  九子夺嫡究竟有多惨烈?九子夺嫡最后每个人的下场是什么?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历史上帝位之争最激烈的朝代是哪个?答案一定是清朝。那么清朝最激烈的皇位之争是哪两位皇帝之间?答案一定是康雍之间。历史上最为激烈的帝王之争——九子夺嫡,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秘闻野史

  • 古代有一类男子,可随意进出后宫与妃子接触
  • 隋朝太子杨勇是个怎么样的人?如果杨勇不死还有唐朝吗?
  • 懿安皇后:14岁嫁给侄子唐宪宗,是五居太母之尊
  • 朱棣当上皇帝后,为什么连自己的生母都不认?
  • 九子夺嫡究竟有多惨烈?九子夺嫡最后每个人的下场是什么?
  • 一人单挑全唐人!乾隆爷的诗有一首看一眼就能倒背!
  • 雍正的顾常在:入宫不到半年就死了,死后八年都没下葬
  • 和珅怎么得罪了嘉庆帝?和珅的杀身之祸是怎么招来的?
  • 大唐第一高富帅贺兰敏之是怎么死于非命的?贺兰敏之做了什么?
  • 明熹宗朱由校的张裕妃:17岁因孕封妃,最后却受冻而亡
  • 乾隆后宫出身最显赫的舒妃,死后天子亲自祭奠
  • 17岁少女进宫嫁给53岁乾隆,却被冷落8年
  • 揭秘:刘伯温临终前让儿子烧掉的一本书是什么?
  • 谋反罪按律凌迟,朱元璋为什么只扒了蓝玉的皮?
  • 乾隆很忙?除了画画写诗,朕在吃上也没输过!
  • 朱元璋在农妇家过夜,后来农妇怀上了?
  • 乾隆有一位“外国妃子”,连生四子最后葬入皇陵
  • 万贵妃比皇帝大十余岁,横行后宫备受宠爱
  • 九子夺嫡唯一的幸存者!十四阿哥胤祯为什么和雍正反目成仇?
  • 14岁侍女被乾隆宠幸,最后却独守空房78年
  • 清朝最惨公主,改嫁3次,最后晚年悲凉
  • 曹操跟许褚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曹操学狗叫许褚能这么肆无忌惮?
  • 乾隆一生有三任皇后,他最爱的谁?
  • 太平公主为什么两次出家?这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 揭秘:明朝开国大将蓝玉为何会被朱元璋扒了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