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神话故事 昊天上帝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他和玉皇大帝,谁才是神话世界最强之神?

昊天上帝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他和玉皇大帝,谁才是神话世界最强之神?

  《封神演义》中对昊天上帝和瑶池金母的描写并不多,但从南极仙翁去天庭借聚仙旗可以看出,南极仙翁在瑶池金母面前只能称臣,并且,瑶池金母根本没有露面,命几个仙女将聚仙旗送出来。瑶池金母还是蟠桃会的执牛耳者,很多三教中的修仙者,以有资格受邀参加蟠桃会为荣,陆压道人在自吹自擂时也说,自己不屑于赴蟠桃会,这明显是吹牛。

  在封神故事中,明确写到了,昊天上帝和瑶池金母是一对夫妻,龙吉公主就是这两位大佬的孩子,龙吉公主多次提到自己的父亲是昊天上帝,自己的母亲是瑶池金母。

  在历史学、社会学等大家名著中,曾经很多次提到,人类在刚刚开始的时候,都有崇拜心理,都有各自崇拜的神仙,直到现在也是。只不过,人类最开始崇拜的神,是自然神,基本不具有人格。后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神的形象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具体。有原来模糊的、笼统的、大体的神,变成了丰富的、具体的、细化的神,比如,一开始人类崇拜的神,基本是太阳神,或者崇拜火神,因为这是人类对大自然最直接的感知,当时的人类需要火、光明、温暖、食物等,在那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生产力水平太低,这是最迫切需要的东西:火、光明、温暖、食物。所以这是第一阶段,崇拜模糊的自然神,不具备人格。

  随着生产力的逐步提到,人类最早社会的不断进步,这种最开始崇拜的神,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和丰富化,这时候,进入第二个阶段:崇拜具有人格形象的天帝。这是各大文明或族群比较普遍的现象。到了这个第二阶段,中国文明中的神仙体系,算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这个阶段,中国古代崇拜的天帝就出现,这时候,天帝依然是无所不能的神。

  在这个阶段,古代的书中出现过很多天帝,或者类似于天帝的最高神,比如帝俊,比如昊天上帝,比如炎帝、黄帝,比如伏羲等。由于中国地域面积庞大,在很多部落族群中也有自己所崇拜的最高神(天帝),文学作品中也会出现新创造的最高神,在一切学派或教派中,为了宣传某种观点,也会新创造一些最高神(天帝)或神仙体系。

  这一个阶段的最高神(天帝),基本有一半的人格,教会大家很多东西和技能,对人类贡献很大,比如教会人类打鱼狩猎、采桑养蚕、礼乐教化等等。

  这个阶段的天帝,基本是只有对人类的贡献和功劳。何新先生考证,伏羲和黄帝,其实是一尊神,这俩分别是不同部落崇拜的天帝,因为他们对人类的贡献基本是一样的(参考何新先生的名著《诸神的起源》)。

  到了第三个阶段,这时候,人类的社会基本已经很完善,文明已经很成熟,所崇拜的的神仙体系更是完全完善了。这时候的神也是更加具体化,也更具有人格。比如,除了原来模糊的太阳神、农业神、土地神,出现了财神,财神的助手都是很明确的(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出现了福禄寿三星,出现了送子娘娘,天庭之主也有仙女伺候,雷部众神中,雨雪雷电也细化到各有一尊神负责(雷神、风婆、推云童子、布雾郎君等),不再是以前笼统的雷神、雨师了。天庭也很详细的划分为三省六部、文武百官。天上的神仙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私自下凡的。蟠桃园和御马监的仆人也分的极为详细等。这说明,到了第三个阶段,人类已经按照自身的特点,把神仙体系完全改造成熟、完善了。这个时候的最高神已经不再是模糊的天帝了,而是有名有姓、五脏俱全、音容笑貌宛在人心的。

  在书中有记载的天帝,帝俊算是比较早的了,儒家崇拜的天帝是昊天上帝,在儒家之前出现过的天帝有帝俊、五方帝等。帝俊最有名的孩子是十个太阳,被后羿射掉了九个。其他的曾经担任过最高神(天帝)的有三皇、炎黄、颛顼、帝喾、颖项等,这些都极有可能是某些部落崇拜的最高神。

  到了后来,道教出现以及道教各个派系的出现,神仙体系再一次极大丰富,并且,由于道教的发展,道教的最高神对其他部落、教派、学派的最高神,冲击很大。道教作为本土宗教,对整个中华大地影响很大。道教创造的神仙体系,现在已经覆盖了其他的族群、学派、文学作品中创造的最高神。

  在道教中,玉皇大帝的全称是: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在《西游记》中的称谓是: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玉皇大帝是到了宋代才兴盛起来,得到朝廷官方认可后,传播开来。而且定位在三清之下,仅位列四御之一,四御是玉皇大帝、紫薇大帝、勾陈大帝、后土。玉皇大帝统御万天,是三清的助手。

  我们多次强调,《封神演义》有很多是模仿《西游记》的,西游故事中有一个玉皇大帝,封神故事中就把以前崇拜的天帝昊天上帝搬出来,设定为天庭最高神。

  在对比两位大帝的描述,有相似之处。昊天上帝和玉皇大帝不是同一尊神呢?我觉得不是。虽然在《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中,昊天上帝和玉皇大帝都是天庭之主,但是区别很大。

  按照角色和职权划分,昊天上帝的职位是天帝,即天上的帝王。关于天帝是谁,有很多版本,例如帝俊,例如东皇太一,例如三皇五帝,虽然是人间的帝王,但后来都被尊为天帝(五帝其实是五方帝,也就是镇守五方的将领)。而玉皇大帝仅是协助三清的助手,四御都是协助三清的助手。昊天大帝和玉皇大帝的比较,就相当于总统(拥有全部权力)和总理(只有行政权)。

  再来看瑶池金母和王母娘娘,《封神演义》中的瑶池金母和《西游记》中的王母娘娘是极为相似的形象,是从《山海经》及其他的传说故事、文学作品中的西王母演化来的,因为传说中,西王母出自《山海经》,居住在昆仑山,西王母有不死神药。这两尊神是从西王母那里演化来的,本来是掌管善恶刑罚,后来演化成瑶池金母(王母娘娘),掌握蟠桃,居住在瑶池。还有其他的神话这样描述西王母: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出现元始天王和太元玉女,两人生下天皇和九光玄女,天皇就是扶桑大帝君东王公,号称木公,为男仙之首,九光玄女就是西王母,号称金母,为女仙之首。

  按照我的观点,这两本书中的天庭之主并不是同一尊神,有人可能持反对意见,觉得如果是同一尊神,更讲得通。说的也有道理。

  首先,这两本书的故事框架就不一样。封神故事中的三界最高精神领袖是鸿钧老祖,天庭之主是昊天上帝。西游故事中,三界最高精神领袖是三清,天庭之主是以玉帝为首的四御,这四御都是协助三清的助手,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来说明,相当于方丈和主持的区别。

  其次,封神故事的背景在商朝,西游故事的背景在唐朝。在西游故事中,明确说到,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从商朝到唐朝这么一段时间,在天庭看来,也就很短的一段时间,难道从商朝到唐朝这一段时间内天庭发生政变了?还是发生换届了?

image.png

  我小时候看古代神话传说故事,有一点给我印象极为深刻,那就是在上古时代,人神不分。传说,黄帝自从生下来没多久,就可以沿着建木(一棵神树)爬到天上去看天书,那时候,人要是有困难,可以请求神仙帮忙。黄帝战蚩尤时,就曾请下九天玄女帮忙。传说,广成子还曾经亲自传授黄帝长生修仙之道。

  直到后来,我上大学时,终于从老师那里知道了原因。老师有一次再给我们讲课时说到,古代有一次运动,是一个分水岭,也是分界线。这场运动叫“绝地天通”。后来我在何新先生的著作中,又看到了这个故事。

  简单来说就是颛顼搞了一次运动,严肃整顿天地之间的秩序,以后人神要分开,人神不能随便相联系,人不能再随意的上天了,神仙也不能随意的下凡了,人和神的沟通需要一定的方式。何新先生考证,颛顼这俩字,其实是首席大祭司的意思,也就是首席大巫师。因为在“绝地天通”之后,只有巫师才可以和神联系,巫师垄断了这一特权。

  在上古时代,天帝之间有战争,有争夺(黄帝与炎帝曾有战争,二者皆为曾经的天帝)。也可以有类似这样的运动。所以,我猜测,天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不是始终由一位天帝长期统治天庭。第三阶段的神仙,是可升可降,有血有肉的。东华帝君可以转世为吕洞宾,玉帝起了一丝机心,就要让三魂七魄中的一魂去下凡投胎,可见,第三阶段的神仙已经完全和人一样了,就是比人能耐大。天庭也和人间的朝廷一样了,有改朝,有换代,官员(神仙)有升有降。正因为如此,十二金仙势力强大起来,所以昊天上帝才想征召十二金仙上天入职。

  从商朝到唐朝这一段时间,从神话传说故事中,没看到发生什么大事,导致天庭之主易人,倒是从历史角度看,的确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一段时期,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获得了极大发展,这一时期,是语言词汇极大丰富的第一次,这一段时间,佛教的很多词汇进入到了汉语体系内,比如慈悲、浮屠、刹那等。道教也有长足发展,儒释道之间相互竞争,我猜测,就是在这一时期,道教为了竞争,新创造了一些神,也就是这些新创造的神,在后来的发展中,取代了儒家的天帝(昊天上帝),慢慢变化成最高神。

  何新先生考证,盘古就是在这一段时期创造的,按照天竺神话中的创世大神改造的,原来的中国神话中,是没有盘古这尊大神的。

  所以,综合以上,我一直坚持的观点就是,天庭是会变化的,《封神榜》中的昊天上帝并不是《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的故事简单介绍

神话故事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的故事简单介绍
导读:神话故事之女娲造人——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女娲用泥土仿照自己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又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婚姻女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地照顾我们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  太虚产生出的形下世界天地上下分离形成,阴阳二气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那残留在天地间的浊气慢慢化作虫鱼...

吴刚伐桂的故事介绍 吴刚伐桂有几种神话传说?

吴刚伐桂的故事介绍 吴刚伐桂有几种神话传说?
  导读:神话传说中月亮上的吴刚因遭天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其树随砍随合,以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关于吴刚伐桂的传说一共有五种:  传说之一  相传在月亮上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吴刚便开始伐桂,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

神农氏是炎帝吗? 神农氏和炎帝到底什么关系?

神农氏是炎帝吗? 神农氏和炎帝到底什么关系?
  神农氏是炎帝吗? 神农氏和炎帝到底什么关系?炎帝神农氏有哪些传说?炎帝世系及炎帝子孙有哪些?炎帝(Yandi;YanEmperor),华夏始祖之一,与黄帝并称为中华始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距今6000年至5500年左右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炎帝制耒耜,种五谷。立市廛,首辟市场。治麻为布,民着衣裳。作五弦琴,以乐百姓。削木为弓,以威天下。制作陶器,改善生活。为中华民族...

揭秘赤脚大仙的来历

揭秘赤脚大仙的来历
  在道教传奇与神话故事中,赤脚大仙这一角色的形象虽短暂却极为鲜明,他在《西游记》中的出场更是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关于赤脚大仙的具体来历,文学艺术形象与传说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将详细解析赤脚大仙的神秘来历及其背后的文化象征意义。  赤脚大仙的基本信息和特征  赤脚大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位散仙。他以赤脚著称,常常四处云游,以其独特的形象和性情在民间传说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赤脚大仙性情随和,...

牛郎织女说的起源 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如何?

牛郎织女说的起源 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如何?
  导读:牛郎织女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相传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条律令是...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神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