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战史风云 赤壁之战双方的实力差距那么多 东吴联盟为何会选择背水一战

赤壁之战双方的实力差距那么多 东吴联盟为何会选择背水一战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XXX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一看到滚滚流水,就想起那场令无数人至今仍在探讨推演的战役——东吴与蜀汉联手迎战曹军。这场战争对于曹孟德来讲此,若胜,便能扫除阻碍,一统天下。若败,称霸天下的伟业便要徐徐图之。反观孙仲谋,此战若胜,可保全父兄辛苦建立的东吴政权凭借天,隔江而治。若败,东吴据江而守的优势将不复存在,东吴危矣。可见对于孙仲谋而言,此战乃是关乎东吴联盟的存亡大事,不可不察也。

image.png

  建安十三年九月(也就是大战前几个月),已经在汉朝占据万人之上地位(实际上并不是名义上)的曹孟德进攻荆州,荆州的刘琮见曹军势众不敢与之为敌,率部投降。曹军中的水军、步军,由此扩展到了几十万人。此时的曹孟德可谓是志得意满,人生巅峰再上一步。舰船相连千里,旌旗遮蔽长空,诗酒以临江,横槊以赋诗,令无数枭雄神往。剑指东吴,为时不远。东吴政权探得此消息后,便人人自危,唯恐一朝醒来兵临城下,家破人亡。

image.png

  面对如此险境孙仲谋必须做出决断,是归顺曹军,得一夕安稳?还是率众抗敌,保全血汗浇筑的东吴基业?艰难抉择面前,孙仲谋决定,召集众将领共同讨论东吴存亡问题。会议刚开始,将士就纷纷劝孙仲谋敌强我弱,不宜与之强战,应率众投降。由此可见,孙仲谋实力远不及曹孟德,那他又为何敢赤壁抗曹?

image.png

  《三国演义》中,是诸葛亮想到请将不如激将,仲谋气愤之下忘了权衡利弊,答应与刘备联手抗曹。但细想之下,身为东吴政权掌权者的孙仲谋真的就那么脾气火爆?怕是不尽然,这可能只是他为达到出兵抗曹的一个幌子,想要迷惑曹孟德让他稍稍放松警惕,以达到获胜的目的。尽管《三国演义》大部分是作者根据受众所写的演义小说,真实历史中并没有这一情节。

image.png

  《三国志周瑜传》中记马超、韩遂尚在曹营北部边境为操之大患。可见曹孟德与孙仲谋交战之际,北部边境不太安稳。若马超、韩遂趁曹吴交战之际,率军从其他地方进攻,使得曹孟德两面受敌。攻吴困难必然加重,这是曹孟德不得不考虑的减兵因素。这便是孙仲谋在实力不敌之时,敢于抗击曹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外部筹码。

  其次,这场旷世战争发生在严寒之际。曹军粮草供应线如此之长,定然困难加倍。又让中原的士兵长期跋山涉水来此,他们早已疲惫不堪,定会水土不服。长期如此,难免不会患上疾病。而孙仲谋的军队本就处在自家地盘之上,所招兵马又都是本地人,南方的严寒早已不成问题,又无水土不服之说,二者此消彼长,孙仲谋手中的筹码又多了一枚。

image.png

  再者,中原军队的长处本去陆上的步兵作战,曹孟德如今舍弃铁骑优势,倚仗之前所交战船,前往吴越与孙仲谋的军队在水战中交锋。实可谓是以彼之短攻他人之长,那么孙仲谋又为何不抓住这一筹码顺势而为。曹孟德是在接受刘琮的投降之后,才得以整合十几万大军。短时间的操练又如何能够齐心协力?反观吴军虽数量精细,但面临生死存亡之战,必然齐心协力。拿到这一筹码,孙仲谋的压力大大减少。

  又加上诸葛亮前来劝说孙仲谋联合抗曹,外部有刘备的加盟,孙仲谋的兵力大大增加,胜算自然也上升几分。虽然兵力仍不及曹孟德,却有了一战的可能。至此孙仲谋手中的筹码又添一枚,虽兵力不足,但孙仲谋赤壁抗曹一事已成定局。

image.png

  最后,若孙仲谋直接便率众部将投降。以曹孟德多疑的性格,真的会让孙仲谋平安的度过余生?《三国志鲁肃传》中写道鲁肃身为一介小卒,迎曹军进城可以获得高官厚禄,而将军如此行事,将要面对的便是满地血洒。可见欲戴其冠,必受其重。孙仲谋想要投降也不敢保证如此便可高枕无忧。那么赌上荣誉与性命,孙仲谋也只能与曹孟德背水一战。

image.png

  单从兵力上来看,孙仲谋并不占据有利地位。而从政权内部安稳、天气、地利、兵种优势以及战争目的等筹码加起来,反而是孙仲谋比曹孟德更占优势。那么为了父兄辛苦建立的东吴政权,为了自己的雄图伟业。背水一战又有何不可?若胜便可隔江自治,权分天下。私认为这些便是,孙仲谋虽实力不及曹孟德,却敢直面抗曹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战史风云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后期一次非常重要的农民起义,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然而这场曾横扫清朝半壁江山的运动,前后存在14年,最终还是失败了。  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促使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走向覆灭的呢?这就需要了解于太平天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一方面清朝作为旧秩序的延续,是封建专制皇权统治(这里...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唐开元初年不仅是唐朝和中国封建王朝最为鼎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丝路贸易的鼎盛时期。然而,好花不常在,好景不常来,安史之乱和其后的藩镇割据让这个曾经强大辉煌的王朝在苦苦挣扎中走向穷途末路。强大的唐帝国缘何由盛转衰?自汉朝开始与西方进行交流的舞台—“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这些疑问我们可以从安史之乱前的怛罗斯之...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宋徽宗时期的花石纲把东南一带闹得昏天黑地,出产花石多的地方,百姓遭殃也最重。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县)地方,出产各种花石竹木,朱勔的应奉局常常派差人到那里,搜刮花石。当地有个方腊,家里有个漆园。方腊平时靠这个园里的出产,日子勉强过得去。自从朱勔办了花石纲以后,方腊家也遭到勒索。方腊恨透那些官府差役,又看到当地农民兄弟...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从唐穆宗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  唐文宗李昂(穆宗的儿子)即位的第二年,各地推荐的举人到京都应试。有一个举人叫做刘蕡(音fén),在试卷里公开反对宦官掌权,认为要国家安定,应该排斥宦官,把政权交给宰相,把兵权交给将...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清朝以武力征服天下,在前期时曾与蒙古准噶尔部进行了长达75年的战争,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最终才将其彻底征服。在与准噶尔部交战过程中,清朝遭到了建立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败,也成为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在康熙年间,康熙帝先后三次亲征,将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击败,之后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成为...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战史风云

  •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 安史之乱是怎么爆发的?安史之乱的经过和结果!
  • 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的奏效了吗?其实司马懿早已看穿一切!
  • 李世民在位做过哪些事情?唐朝守业者李世民的政绩!
  • 春秋时期发生的争桑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两个村民而引发的战争
  • 黄巢攻下长安后义军为什么迅速落败了?是黄巢膨胀了吗?
  • 赵国反攻秦军大败,秦昭王和赵孝成王究竟谁打残了谁?
  • 六国合纵伐秦明明不止一条路,为何偏偏盯着函谷关不放?
  • 南宋是蒙古最难啃的骨头?元军南侵费了多少时间?
  • 廉颇“抗秦援韩”为什么败了?“抗秦援韩”有机会取胜吗?
  • 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没有一鼓作气灭赵?乘胜追击会有什么结果?
  • “死诸葛走生仲达”是什么意思?诸葛亮司马懿相持五丈原!
  • 诸葛亮到底是几次出祁山北伐?诸葛亮北伐的真实战绩如何?
  • 睢阳之战张巡为守城吃三万人,如何评价他?
  • 淝水之战是怎么胜利的?谢玄败秦绝对不是侥幸!
  • 长平之战为秦国统一天下埋下伏笔!长平之战的起因和结果是什么?
  • 安史之乱后大唐怎么衰败了?安史之乱对大唐有哪些影响?
  • 诸葛诞为什么叛魏反司马?诸葛诞最后结局怎么样?
  • 秦琼避战为什么?玄武门之战有什么值得深思的地方?
  • 东吴、蜀汉同时起兵,虞松向司马师献出了什么计策?
  • 襄平之战讲了什么?司马懿谋略与血性爆发尽显牛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