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风云人物 袁绍有哪些缺点导致他最后会失败?

袁绍有哪些缺点导致他最后会失败?

  袁绍,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少时读《三国演义》,经常为袁绍感到惋惜。袁绍兵精粮足,领有青幽冀并四个大州,最后败给曹操,很替袁绍可惜,叹息袁绍不听田丰、沮授之言。长大读了《三国志》及其他书籍,再加上经历的事多了,发现如果我是袁绍,可能会跟他一样,不听田丰、沮授之言。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我的爸妈发现我看电视离屏幕太近,经常说我,我却不听。长大后我知道是对的,但还是经常离屏幕很近,我连这么个小错都改不了,又怎么能听进田丰、沮授之言。

  一,家世显赫

  袁绍出身汝南袁氏,是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袁绍是袁逢庶子,袁术之兄,身材魁梧,容貌威严,礼贤下士,所交之友都是海内名士,士人都纷纷归附他。袁绍与曹操幼年就是好友。

image.png

  二,对抗董卓

  汉少帝时,袁绍是大将军何进下属。当时十常侍乱政,何进便与袁绍合谋诛杀十常侍。何进妹何太后反对诛杀宦官,何进便秘密联络董卓,以清君侧。十常侍听闻,便假何太后之命召何进进宫,将其诛杀。袁绍,袁术听闻何进被杀,立即率军进宫,大杀宦官。

  董卓进京,废汉少帝,立汉献帝。袁绍反对,逃往冀州。侍中周毖等劝董卓:袁绍反对只是因为他目光短浅,并非真心与公为敌,袁家势力庞大,若与袁绍结仇,则天下不服。不如封袁绍为郡守,袁绍高兴,不会作乱,就没有祸患了。董卓于是任袁绍为渤海郡守,封邟乡侯。

  袁绍起兵讨伐董卓,自封车骑将军,为讨董联军盟主。讨董联军进攻董卓,董卓于是焚烧洛阳,逃往长安。袁绍等却不思进取,饮酒为乐。唯有曹操率军追击,但是寡不敌众,被董卓部将徐荣击败。袁绍欲立幽州牧刘虞为帝,被刘虞拒绝。

  三,统一河北

  袁绍勾结公孙瓒图谋冀州,冀州牧韩馥懦弱,于是让位于袁绍,袁绍因此夺得冀州。沮授向袁绍进言:将军闻名天下,董卓畏惧。可以冀州为根基,征讨四方,所向无敌,一统河北。广纳天下贤才,奉迎天子,讨伐叛逆,天下就没有人能与将军为敌。袁绍大喜,封沮授为监军、奋威将军。

  董卓派人招抚袁绍,袁绍杀董卓使者,董卓于是诛杀袁绍叔父太傅袁隗全家。汉献帝逃出长安,前往洛阳。袁绍派郭图探望,郭图劝袁绍将汉献帝接到邺城,但被袁绍拒绝。曹操迎汉献帝于许昌,袁绍后悔,劝曹操将汉献帝交给自己,被曹操拒绝。汉献帝封袁绍为太尉,大将军。袁绍击败公孙瓒,夺取幽州,后又夺取青州,并州,一统河北,成为汉末最强军阀。

  四,袁曹争霸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讨伐刘备。田丰劝袁绍趁机偷袭许昌,袁绍因幼子重病而拒绝。刘备被曹操击败,投靠袁绍。不久,袁绍兴大军攻打曹操。袁绍派颜良,文丑为先锋,进军黎阳,却被曹操击败,二人阵亡。

  双方相持于官渡,沮授劝袁绍:曹军勇猛,粮草不足。我军虽多,战力不强。应该与曹操打持久战,袁绍不听,结果屡战失利。曹操用许攸之计,突袭乌巢。袁军军心浮动,曹操趁机进攻,袁绍惨败,逃回河北。建安六年(201年),袁绍与曹操在仓亭大战,袁绍惨败,次年气愤而死。

  二,袁绍失败解析

image.png

  一,色厉胆薄。袁绍起兵讨董,为讨董联军盟主。董卓放弃洛阳,退往长安,正是消灭董卓的好机会,但袁绍畏惧不前,沉迷酒色。可见袁绍表面强大,其实内心胆怯。

  二,好谋无断。沮授,郭图劝袁绍迎接天子,但袁绍犹豫不决,等到曹操迎天子于许昌,袁绍才后悔莫及。郭嘉亦曾为袁绍谋士,但他见袁绍多端寡要,好谋无决,于是投奔曹操。

  三,气量狭窄。官渡之战前,田丰劝袁绍养精蓄税,徐图进取。袁绍不听,将其囚禁。官渡之败,可见田丰谋略正确,就应该重用田丰,以图东山再起。袁绍却因为害怕被人耻笑,就杀了田丰,可见袁绍心胸狭窄。

  四,不会用人。袁绍进军黎阳,以颜良为先锋,沮授劝谏:颜良性格急躁,虽然勇猛,但是不能独担大任。袁绍不听,颜良果然兵败身亡。

  五,不顾大局。官渡之战时,许攸的家人因犯法被审配关押,袁绍就应该安抚许攸,以取胜为第一要务,等到战后在处置许攸家人。结果袁绍对许攸大加训斥,许攸愤而投靠曹操,曹操得知袁军虚实,火烧乌巢,袁绍断粮,结果惨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风云人物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还不知道:司马衷和刘禅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衷被称为史上最傻皇帝,智商连阿斗都不如,事实真的如此吗?  蜀国的刘禅一直被认为是傻皇帝的代表,他投降后,有一天司马昭问他是否想念蜀国,刘禅说:这里挺爽的,思念蜀国干嘛。随从郤正很无语,告诉他下次问起应该回答“先人的坟墓都在蜀地,我每天都惦记着啊”,这样才有逼格。后来司马昭又问起,刘禅就按他说的回答了。司马昭说...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山海关之战是影响了明清易代的重大事件,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李自成和满清及吴三桂的联军,在一片石打了一仗。自此后就一溃千里,直到李自成彻底败亡。这种情况,其实是很不正常的。为什么说很不正常呢?  因为李自成只不过是和满清军队打了一仗,就算打败了,他应该还有接下来的很多战争计划。比如,他还可以组织北京保卫战。就算北京保卫战打败了,退出了北京城,他还可以进行其他阻击战。要知道,李自成的军队...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麴义(又作曲义、鞠义),凉州西平郡人 ,生卒年不详,是东汉末年军阀袁绍部下的将领,能征善战,屡建战功,早年在凉州,精通羌人战法,率领着袁绍的精锐部队。在界桥之战,以八百兵大破公孙瓒两万步兵和一万骑兵。后来,由于自恃功高而骄纵不轨,被袁绍所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人物生平  叛韩就袁  麴义,一做曲义。汉灵帝年间,平原麴氏避难西平,成为当地的大姓,麴义常在生活...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司马懿真的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关于晋朝,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条有趣的评论:司马懿老贼透支了自己子孙的智商,所以晋朝是很糟糕的一个朝代,而且是第一个南迁的中原王朝。这句话其实有几分道理,晋朝皇帝的素质相对于汉、唐、明等大统一王朝确实比较差,而且还出了晋惠帝司马衷这样千古笑话,但并不能因此就说晋朝的君主都是昏君,除了...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对蜀汉后主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禅是真的扶不起来的阿斗吗?  刘禅阿斗在历史上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刘禅是蜀国皇帝刘备的儿子。然而流程却丝毫没有继承下他父亲刘备的光荣的性格和美德。不仅没有雄才大略和诗人的眼光,而且还很快把他父亲所多年打下来的江山挥霍一空了。  很多人都说刘禅是被他父亲当年为了笼络人心摔了一下而摔傻了。但是也有更多的人认为,刘禅本来就...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风云人物

  •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 十三阿哥胤祥文武双全 康熙为何没有传位给他
  • 有哪些与袁绍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 雍正登基之后为何没有立刻对胤禩动手?
  • 刘备当初都能重用魏延 诸葛亮为何不好看魏延
  • 历史上夏侯惇在曹魏集团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
  • 乾隆知道自己要继承皇位后 乾隆为什么会忘天痛苦
  • 康熙临死前如果不传位给雍正 雍正最后会不会造反
  • 朱标有25个兄弟 他们为什么不去争夺太子之位
  • 关羽和魏延赡养士兵最后都跑光了 赵云为何没有发生这种事情
  • 历史上曹操败走华容道的真相是什么样的?
  • 康熙早年时期擒住鳌拜 康熙晚年时期为何后悔了
  • 朱高炽十几年监国却坐了一年皇帝 朱高炽为何如此短命
  • 历史上钟繇的生平经历如何?有何作为
  • 李渊退位后的太上皇生活如何 李渊到底生了多少个孩子
  • 有关于太子朱标的死有三种说法 其中哪一个最可信
  • 许田围猎时刘备没有杀曹操,是因为什么?
  • 都说皇帝后宫佳丽三千 皇太极为何对海兰珠情有独钟
  • 历史上的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 正史和演义差距有多大
  • 郭汜: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与李傕等人互斗多年
  • 赵云十分重情重义又铁骨铮铮 刘备为何重用魏延也不用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