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战史风云 皇太极发动的大凌河之战,对明朝有什么影响?

皇太极发动的大凌河之战,对明朝有什么影响?

  对大凌河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大凌河之战,是公元1631年(明崇祯四年,后金天聪五年),由后金皇太极率领的五万军队进攻明朝辽西大凌河城的战争。在大凌河之战前,后金皇太极一方的进攻,遭到了袁崇焕的顽强阻击。比如在公元1627年的宁锦之战中,袁崇焕就重创了皇太极,让后金一方损失惨重。

image.png

  但是,到了1629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十月,皇太极率军号称10余万,避开宁远、锦州,分兵三路从龙井关、洪山口、大安口突入关内,攻占遵化(今属河北),直逼京师(今北京)。明廷急令各地兵马驰援。督师袁崇焕统领诸路援军,阻拦后金军于广渠、德胜等门外。皇太极进攻受挫,遂施反间计,中伤袁崇焕。到了公元1630年,袁崇焕被崇祯皇帝斩杀。在袁崇焕被杀后,皇太极发动了大凌河之战。对于这场战役,后金一方旨在彻底消灭明朝在关外的精锐,从而为入主中原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

  首先,己巳之变(后金攻明京畿之战)后,老臣孙承宗临危受命,不负皇帝之托,很快收复了永平四城,然后对关内军事防务作了认真的调整,于1631年(崇祯四年)正月,以古稀之年再次挂帅关外军务,并按既定方针抢第三次抢筑大凌河。

image.png

  袁崇焕时就曾两次修筑大凌河,但皇太极都没让他修完。大凌河城在今天的凌海市,凌海市过去叫锦县,大凌河古称渝水、龙川、白狼水,辽代以后改称凌河(灵河)、大凌河。全长398公里,是古代沟通东北与中原的交通枢纽,齐国北伐山戎、曹魏征讨乌桓、前燕入主中原、北齐攻打契丹、隋唐平定高丽,均以大凌河谷为行军主道。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大凌河城可谓兵家必争之地。

  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凌海市位于锦州东三十余里,是屏蔽锦州的重要城池。明朝大军若要固辽,就必修此城;与此相对应的是,后金要想攻打明朝,也就必拆此城。从袁崇焕时起,双方对大小凌河二城争夺就非常激烈,已是两建两拆。而在崇祯皇帝斩杀袁崇焕后,皇太极认为这是一个攻打大凌河的机会,于是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七月二十七日,皇太极从沈阳出发,竖日便渡过辽河,拉开了凌河之战的序幕。

  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八月一日,皇太极设筵款待前来参战的蒙古大军,然后兵分两路,一路由贝勒德格类、岳托、阿济格率兵两万,经义州屯住于锦州和大凌河之间,切断锦州与大凌河的联系。皇太极亲自率大军经黑山、广宁从正面压向大凌河城。对此,在笔者看来,在大凌河之战前,皇太极就已经制定了围点打援的策略,这是其可以获得胜利的关键。

  二

  公元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八月六日,两路大军会合于大凌河城下,大凌河之战打响了。对于镇守大凌河的祖大寿,当时正在修建城池,因为皇太极大军迅速到来,所以,祖大寿只好关闭城门,仓促应战。在前面几次进攻大凌河的时候,皇太极和后金往往采用了强硬进攻的方式,这其实是比较低效率的,并且没有取得较好的战果。

image.png

  于是,皇太极主动求变,这一次他没有强硬攻打城池,而是将大凌河包围起来。在此基础上,皇太极命令后金的八旗将士环城挖了四道壕沟,并筑起一道一丈多高的墙,将个小小大凌河城围得如铁桶一般。根据《明史》等史料的记载,明朝将士根本没有想到后金将士会采用这一计策,尤其是城中的粮草本来就比较短缺。对此,祖大寿进行了几次试探性的突围,都被后金大军杀了回去。无奈之下,只好坐困愁城,盼着援兵。对此,在笔者看来,祖大寿盼望援军到来,实际上正中皇太极下怀,因为他的目标就是消灭赶来的援军,也即清除明军在山海关之外的精锐力量。

  三

  对于祖大寿这位名将,皇太极十分重视,围困十天后,便开始了劝降工作。但祖大寿不为所动,对皇太极根本不予理睬。

  围了不到半个月,公元1631年八月十六这一天,松山守军两千前来增援了,由于众寡悬殊,被金兵没费吹灰之力就打败了,第一次救援失败。在此之后,明朝又组织了几次救援。但是,这些援军都被后金大军消灭了。而这,意味着皇太极围城打援的策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从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八月六日围城到农历九月十九日的假增援,大凌河城已被围困了四十八天,城中早已断粮。皇太极于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十月七日和十月九日这两天先后致书祖大寿、何可纲、副将张存仁,劝其速降。但仍遭到祖大寿的拒绝。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九月二十四日,明朝四万人组成的援军终于到了。率领这支部队的是监军张春。对此,在笔者看来,这一支援军,无疑是祖大寿最后的希望了。如果连这一支援军都不能打破僵局,那么,祖大寿确实没有坚持下去的底气了。

  公元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九月二十七日,张春率领的大军过小凌河直逼大凌河城,在距大凌河城十五里处时,与后金大军相遇。张春为了扼制骑兵,动用了许多战车,战车上配有火器,双方交战开始,八旗兵吃了些亏,冲了几次都未能成功,战车阵缓缓向前推进。

image.png

  四

  最后,在初次交锋之后,皇太极动用了红衣大炮,并且亲自率军大军冲锋。在此基础上,明军被杀得节节后退。太极早已在明军撤退的路上埋下了伏兵,溃逃的明军们遇到伏兵,大都放弃抵抗选择了投降。张春和他的三十余名将领被生擒,在第四次援军全军覆没之后,崇祯皇帝已经没有援军能调动了,毕竟,当时的起义军也需要崇祯皇帝调兵遣将来平定。

  公元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十月初七,皇太极再次致书祖大寿。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祖大寿最后下了决心,他邀后金将领石廷柱进城商议降金事宜。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晚祖可法、祖泽润、刘天禄、张存仁等四人随石廷柱一同到了金兵大营,皇太极亲自迎接,四人跪倒便拜。皇太极急忙上前一步搀扶,以女真人最高贵的礼节抱腰礼相见。然后设盛宴款待。对于皇太极来说,选择厚待这些明朝降将,这有助于瓦解明朝将士的斗志。

  到了1631年(崇祯四年)农历十一月初九日,大凌河之战彻底结束。总的来说,在大凌河之战中,后金将围城、和谈、攻坚、打援相结合,获得最终的胜利,明朝则又一次遭到了失败。战后明军在关外的精锐已不复存在,这无疑加速了明亡清兴的历史进程,为清朝进入中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战史风云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后期一次非常重要的农民起义,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然而这场曾横扫清朝半壁江山的运动,前后存在14年,最终还是失败了。  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促使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走向覆灭的呢?这就需要了解于太平天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一方面清朝作为旧秩序的延续,是封建专制皇权统治(这里...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唐开元初年不仅是唐朝和中国封建王朝最为鼎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丝路贸易的鼎盛时期。然而,好花不常在,好景不常来,安史之乱和其后的藩镇割据让这个曾经强大辉煌的王朝在苦苦挣扎中走向穷途末路。强大的唐帝国缘何由盛转衰?自汉朝开始与西方进行交流的舞台—“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这些疑问我们可以从安史之乱前的怛罗斯之...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宋徽宗时期的花石纲把东南一带闹得昏天黑地,出产花石多的地方,百姓遭殃也最重。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县)地方,出产各种花石竹木,朱勔的应奉局常常派差人到那里,搜刮花石。当地有个方腊,家里有个漆园。方腊平时靠这个园里的出产,日子勉强过得去。自从朱勔办了花石纲以后,方腊家也遭到勒索。方腊恨透那些官府差役,又看到当地农民兄弟...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从唐穆宗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  唐文宗李昂(穆宗的儿子)即位的第二年,各地推荐的举人到京都应试。有一个举人叫做刘蕡(音fén),在试卷里公开反对宦官掌权,认为要国家安定,应该排斥宦官,把政权交给宰相,把兵权交给将...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清朝以武力征服天下,在前期时曾与蒙古准噶尔部进行了长达75年的战争,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最终才将其彻底征服。在与准噶尔部交战过程中,清朝遭到了建立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败,也成为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在康熙年间,康熙帝先后三次亲征,将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击败,之后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成为...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战史风云

  •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 安史之乱是怎么爆发的?安史之乱的经过和结果!
  • 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的奏效了吗?其实司马懿早已看穿一切!
  • 李世民在位做过哪些事情?唐朝守业者李世民的政绩!
  • 春秋时期发生的争桑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两个村民而引发的战争
  • 黄巢攻下长安后义军为什么迅速落败了?是黄巢膨胀了吗?
  • 赵国反攻秦军大败,秦昭王和赵孝成王究竟谁打残了谁?
  • 六国合纵伐秦明明不止一条路,为何偏偏盯着函谷关不放?
  • 南宋是蒙古最难啃的骨头?元军南侵费了多少时间?
  • 廉颇“抗秦援韩”为什么败了?“抗秦援韩”有机会取胜吗?
  • 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没有一鼓作气灭赵?乘胜追击会有什么结果?
  • “死诸葛走生仲达”是什么意思?诸葛亮司马懿相持五丈原!
  • 诸葛亮到底是几次出祁山北伐?诸葛亮北伐的真实战绩如何?
  • 睢阳之战张巡为守城吃三万人,如何评价他?
  • 淝水之战是怎么胜利的?谢玄败秦绝对不是侥幸!
  • 长平之战为秦国统一天下埋下伏笔!长平之战的起因和结果是什么?
  • 安史之乱后大唐怎么衰败了?安史之乱对大唐有哪些影响?
  • 诸葛诞为什么叛魏反司马?诸葛诞最后结局怎么样?
  • 秦琼避战为什么?玄武门之战有什么值得深思的地方?
  • 东吴、蜀汉同时起兵,虞松向司马师献出了什么计策?
  • 襄平之战讲了什么?司马懿谋略与血性爆发尽显牛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