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战史风云 为什么会爆发宁远之战?探索宁远之战的背景、经过与结果

为什么会爆发宁远之战?探索宁远之战的背景、经过与结果

  对宁远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宁远之战,是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后金与明朝在宁远(今辽宁兴城)进行的作战。明朝方面称之为“宁远大捷”。此战明军取得胜利,后金军战败,这也是首次明军打败后金军。更为关键的是,在宁远之战后,努尔哈赤悒郁疽发,于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八月十一病卒。而这,对于明朝来说,自然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了。在宁远之战前,明朝在和后金的交锋中可谓屡战屡败。如果没有宁远之战的胜利,后金的扩张步伐将会得到明显加快。

image.png

  一、宁远之战的历史背景

  首先,公元1621年(明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后金军继辽沈之战获捷后,又克广宁(今辽宁北镇)等40余城堡,并企图进兵山海关。面对后金的凌厉攻势,明辽东经略王在晋等人主张退守山海关;而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则主张保关内必守关外,保关外必守宁远,得到前往山海关巡视的明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孙承宗支持。对此,在笔者看来,在明朝末年,正是因为和后金的作战屡战屡败,这导致部分明朝大臣主张放弃山海关以外的城池。而这,可以说是因噎废食,只会让后金进一步壮大。

  当然,对于袁崇焕等将士,则主张继续坚守关外的城池,以此遏制后金的扩张势头。1623年(明天启三年、后金天命八年)九月,孙承宗命袁崇焕与副总兵满桂领兵万余驻防宁远。宁远城位于山海关外100公里左右,宁远小城在1428年(宣德三年)才设“卫”。全城呈正方形,共四个门;周长六里八步,高二丈五尺; 池深一丈,宽二丈,周长七里八步,只不过比“所”稍大一点而已。虽然宁远不是一座较大的城池,但是,后金想要攻打山海关,宁远是一个必须跨过的障碍。因此,袁崇焕打赢宁远之战,自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公元1625年(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夏,孙承宗采纳袁崇焕建议,派兵据守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等城,将辽西防线向前推进200里,使宁远亦有所屏障。但是,同年十月,明朝朝廷派高第取代孙承宗。对于高第来说,是魏忠贤的党羽。因此,这一次临阵换帅所出现的机会,自然被努尔哈赤所掌握了。在此基础上,努尔哈赤在公元1626年发动了宁远之战。

image.png

  二、宁远之战的经过

  努尔哈赤乘辽东明军易帅和匆忙撤军之机,亲统八旗军约六万人(号称十三万)于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十四出沈阳,十七日西渡辽河,直逼宁远。此时孤城宁远守军不满两万,前有劲敌,后无援兵,这无疑是非常危险的形势。

  不过,袁崇焕临危不惧,召集诸将议战守,决定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组织全城将士和百姓共同守城。早在三国时期,刘备发动益州之战的时候,刘璋本来可以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以此来抵抗刘备。但是,刘璋优柔寡断,没能真正执行这一策略。现在,袁崇焕则果断采用了坚壁清野的策略,这让后金大军在城外难以获得物资等补给,从而无法持续给宁远施加压力。

  公元1626年正月二十三日,后金大军抵达宁远,离城五里横截山海大道,安营布阵,切断宁远与关内的联系,在城北扎设大营。努尔哈赤派人入城劝降,被严辞拒绝。袁崇焕命罗立等向城北后金军大营燃放大炮,后金军伤亡甚重,被迫将大营西移。在明朝末年,后金(清朝)在攻打城池的时候,往往会首先进行劝降。当然,对于袁崇焕来说,显然不会背叛明朝,归降后金的。

image.png

  公元1626年正月二十四日晨,努尔哈赤发动攻城,命令后金军推楯车、运钩梯,步骑蜂拥攻城西南角,万矢齐射城上,城堞箭镞如雨注,悬牌似猬刺。袁崇焕再一次借助大炮等火器,又杀伤了后金军甚众。对此,在笔者看来,在宁远之战中,袁崇焕之所以能战胜人多势众的后金大军,自然离不开大炮等火器,这让守城的一方可以大范围杀伤敌人。

  当然,后金一方兵力众多,对宁远这座城池也是势在必得。此战,。努尔哈赤命移兵攻城南,以楯车作掩护,在城门角两台间守御薄弱处凿开两丈见方的大洞四处,宁远城危如累卵。在此背景下,袁崇焕在紧急关头,亲自担土搬石,堵塞缺口,血染战袍,仍镇定自若。而这,无疑激励了明朝将士守城的决心。并且,袁崇焕又选健丁五十名缒城,用棉花火药等物将抵近城下的后金战车尽行烧毁。战至深夜,后金军攻城不破,于是收兵。

  公元1627年正月二十六日,后金军继续围城,精于骑射的八旗将士,却被阻于深沟高垒之前,矢石炮火之下,难以发挥骑战特长,伤亡甚重,被迫撤军。对此,在笔者看来,利用城池来抵消后金骑兵的优势,无疑是袁崇焕一直坚持的策略。努尔哈赤攻宁远(今兴城市)不下,突袭觉华岛。此时毛文龙出兵袭击后金后方永宁,努尔哈赤率兵回军,二月九日返回到沈阳。

image.png

  三、宁远之战的结果和评价

  根据《明史》等史料的记载,此役兵败之后,努尔哈赤悒郁疽发,于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八月十一病卒。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努尔哈赤没有直接在宁远之战中阵亡,但是,非常明显的是,宁远之战的失利,成为努尔哈赤因病去世的重要催化剂和加速器。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宁远之战中,袁崇焕不仅杀伤后金军1.7万人,挫败了努尔哈赤夺占辽西和山海关的企图,更让努尔哈赤在同年去世,这对于后金一方来说,自然是一个较大的打击了。

  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宁远之役,就总体而言,就战术而论,历史的结论是:努尔哈赤兵败宁远。明朝与后金的宁远之战,以明朝的胜利和后金的失败而结束。明朝由“宁远被围,举国汹汹”,到闻报宁远捷音,京师士庶,空巷相庆。

  进一步来说,宁远大捷是明朝从抚顺失陷以来的第一个胜仗,也即是明朝第一次战胜后金。因此,兵部尚书王永光向皇帝盛赞袁崇焕的功绩,称“辽左发难,各城望风奔溃,八年来贼始一挫”的一个大胜仗;也是“遏十余万之强虏,振八九年之积颓”的一个大胜仗。明朝天启皇帝下旨称:“此七八年来所绝无,深足为封疆吐气!”。所以,对于袁崇焕来说,这场战役无疑奠定了其明朝末年名将的地位了,也提升了明朝上下抵抗后金(清朝)的底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战史风云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后期一次非常重要的农民起义,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然而这场曾横扫清朝半壁江山的运动,前后存在14年,最终还是失败了。  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促使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走向覆灭的呢?这就需要了解于太平天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一方面清朝作为旧秩序的延续,是封建专制皇权统治(这里...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唐开元初年不仅是唐朝和中国封建王朝最为鼎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丝路贸易的鼎盛时期。然而,好花不常在,好景不常来,安史之乱和其后的藩镇割据让这个曾经强大辉煌的王朝在苦苦挣扎中走向穷途末路。强大的唐帝国缘何由盛转衰?自汉朝开始与西方进行交流的舞台—“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这些疑问我们可以从安史之乱前的怛罗斯之...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宋徽宗时期的花石纲把东南一带闹得昏天黑地,出产花石多的地方,百姓遭殃也最重。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县)地方,出产各种花石竹木,朱勔的应奉局常常派差人到那里,搜刮花石。当地有个方腊,家里有个漆园。方腊平时靠这个园里的出产,日子勉强过得去。自从朱勔办了花石纲以后,方腊家也遭到勒索。方腊恨透那些官府差役,又看到当地农民兄弟...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从唐穆宗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  唐文宗李昂(穆宗的儿子)即位的第二年,各地推荐的举人到京都应试。有一个举人叫做刘蕡(音fén),在试卷里公开反对宦官掌权,认为要国家安定,应该排斥宦官,把政权交给宰相,把兵权交给将...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清朝以武力征服天下,在前期时曾与蒙古准噶尔部进行了长达75年的战争,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最终才将其彻底征服。在与准噶尔部交战过程中,清朝遭到了建立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败,也成为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在康熙年间,康熙帝先后三次亲征,将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击败,之后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成为...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战史风云

  •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 安史之乱是怎么爆发的?安史之乱的经过和结果!
  • 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的奏效了吗?其实司马懿早已看穿一切!
  • 李世民在位做过哪些事情?唐朝守业者李世民的政绩!
  • 春秋时期发生的争桑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两个村民而引发的战争
  • 黄巢攻下长安后义军为什么迅速落败了?是黄巢膨胀了吗?
  • 赵国反攻秦军大败,秦昭王和赵孝成王究竟谁打残了谁?
  • 六国合纵伐秦明明不止一条路,为何偏偏盯着函谷关不放?
  • 南宋是蒙古最难啃的骨头?元军南侵费了多少时间?
  • 廉颇“抗秦援韩”为什么败了?“抗秦援韩”有机会取胜吗?
  • 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没有一鼓作气灭赵?乘胜追击会有什么结果?
  • “死诸葛走生仲达”是什么意思?诸葛亮司马懿相持五丈原!
  • 诸葛亮到底是几次出祁山北伐?诸葛亮北伐的真实战绩如何?
  • 睢阳之战张巡为守城吃三万人,如何评价他?
  • 淝水之战是怎么胜利的?谢玄败秦绝对不是侥幸!
  • 长平之战为秦国统一天下埋下伏笔!长平之战的起因和结果是什么?
  • 安史之乱后大唐怎么衰败了?安史之乱对大唐有哪些影响?
  • 诸葛诞为什么叛魏反司马?诸葛诞最后结局怎么样?
  • 秦琼避战为什么?玄武门之战有什么值得深思的地方?
  • 东吴、蜀汉同时起兵,虞松向司马师献出了什么计策?
  • 襄平之战讲了什么?司马懿谋略与血性爆发尽显牛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