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名著经典 红楼梦中黛玉和宝钗的判词中都有什么秘密?

红楼梦中黛玉和宝钗的判词中都有什么秘密?

  红楼梦中薛宝钗和林黛玉并列为金陵十二钗之首,都是红楼梦中女主角。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她们与贾宝玉分别有着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的关系,她们品行和为人,历来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一回,曾进入薄命司,看到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等册上有名的一干薄命女子。我们知道,每一首判词,都非常精炼地概括了人物的品行和命运。这其中,曹公让钗黛共用一首判词,短短四句话,却隐藏了大量信息,交代了她们凄凉的一生。

  我们不妨通过黛玉和宝钗二人判词,来具体分析下她们的一生。

  宝玉看了仍不解。便又掷了,再去取“正册”看。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可叹停机德,堪叹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我们先来看这个册页上的画,“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这一句显然指的是林黛玉,林黛玉姓林,双木为林,恰好暗合了“两株枯木”。有些版本为“四株枯木”,虽然数量多寡,没有损伤原意,但四株枯木解释不通,私以为“两株枯木”更确。

  再看“木上悬着一围玉带”,这句中的“玉带”倒过来读,即暗示“黛玉”之名,与第一句合起来,是林黛玉的暗示。“玉带”是用玉装饰的皮革制的腰带,玉即玉石,这句话似乎还隐藏了贾宝玉的信息。

image.png

  “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这句显然是说薛宝钗了,“雪”即“薛”,“金簪”即“宝钗”,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宝钗的“钗”,是旧时女子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首饰,由两股簪子组成。而簪子即发簪,是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即簪子是单股的。

  再细看曹公的用词,尤其是量词,其实是别有深意的,林黛玉用的“两株枯木”“一围玉带”,薛宝钗用的是“一堆雪”“一股金簪”,这里面暗示着什么?以下是个人见解。

  两株枯木,不仅仅暗示着林黛玉之姓,根据脂砚斋批语透露,黛玉最终是泪尽夭亡。四十九回里,她也曾对宝玉说过:近来我只觉心酸,眼泪却象比旧年少了些的,心里只管酸痛,眼泪却不多。这正是黛玉泪枯之兆。

  所以“两株枯木”,还象征了黛玉流尽眼泪即将干枯的双眼,也是黛玉最终泪尽夭亡的暗示。

  “一围玉带”不仅暗含黛玉之名,“玉带”应是贾宝玉的暗示,与判词里的“玉带林中挂”合起来理解,有一层意思即是说宝玉“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之意。“挂”即“挂念”。整句话合起来理解,即是黛玉泪尽夭亡后,宝玉对她念念不忘。

  宝钗的“一堆雪”“一股金簪”都是单数,暗示其最终孤身一人,她从与宝玉有金玉良缘的宝钗,到婚后宝玉悬崖撒手,抛妻弃婢,最终成了一股金簪。这都暗示了宝钗在宝玉出家之后,过着清冷的寡居生活。

  弄懂了画中之意,我们再来看判词,就不难理解了。第一句里“可叹停机德”,说的是薛宝钗,这里面有一个乐羊子妻的典故。

  《后汉书·列女传》中记载,有一个叫乐羊子的人外出求学,因为想家,过了一年又回来了,妻子得知后就用刀砍断了织布机上的绢,以此来劝他进学,乐羊子大受感动,继续外出求学,有七年没有回家。

  从原文我们可知,宝钗也曾不止一次劝宝玉读书,但宝玉却从未听过,即便是婚后,宝钗也从未停止过规劝,脂砚斋曾透露,八十回后有“薛宝钗借词含讽谏”一回,但宝玉是不可能听得进去的。

  因此,曹公在宝钗身上用了“可叹”二字,即她的一切努力,虽然彰显了她的妇德,但最终都是徒劳的,不免令人遗憾和叹息。

  也正因为宝钗一次又一次的劝谏,她虽然嫁给了宝玉,但却最终被宝玉冷落,“金簪雪里埋”正是暗示宝玉宝钗婚后,宝玉对宝钗的态度,这与曲子里的“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相呼应,一句“空对着”即写出了宝玉对宝钗的冷漠无感。

  很多人据此句,解读为宝钗最终死于一个冬天,被大雪掩埋,虽然不无这种可能,但终究有些牵强了。如同很多人将“玉带林中挂”解读为黛玉上吊自缢一样,看似合情合理,其实并不符合曹公本意。

  再看待黛玉的“堪怜咏絮才”,细读会发现,曹公对这些薄命女子,是充满了惋惜和同情的,所以他不止一次用“可怜”“可叹”“堪怜”这样的字眼。尤其像黛玉这样充满才情,寄人篱下的孤女,更是令人怜惜。

  “咏絮才”也讲了一个典故,与东晋才女谢道韫有关。《世说新语》里记载,有一年冬天,天下大雪,谢道韫的叔父谢安随口吟出“白雪纷纷何所似?”谢道韫的哥哥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却接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一听,大为赞赏。

image.png

  原文中,黛玉也曾写过柳絮词,曹公说她有咏絮之才,是对她才情的高度认可,无论是元春省亲的应制诗,还是海棠诗,菊花诗,柳絮词,又或者是葬花吟,题帕三绝,秋窗风雨夕,桃花诗,芦雪庵联诗,凹晶馆联诗,黛玉的才情,从来不是冥思良久,而是张口就来,一气呵成。

  李纨在评众人菊花诗时,对黛玉的诗句大为赞赏,她说: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

  元春省亲时,曾评价钗黛二人之诗:“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可知,两人是并列前茅的,后面黛玉帮宝玉作了一首《杏帘在望》,最终被元春“又指‘杏帘’一首为前三首之冠。”由此可知黛玉诗才之高。

  前面说到“玉带林中挂”的其中一层意思可能与宝玉有关,关于黛玉,这句判词可能隐藏了黛玉最终魂归离恨天的结局。她前世既为绛珠草,则泪尽后,必然还会回归太虚幻境。

  综上我们看,钗黛二人的判词,不仅仅交代了两人各自的德和才,也交代了她们的各自结局,即一个守寡,一个夭亡,甚至还通过一围玉带,挂在枯木上而不是埋在雪中,暗示了宝玉对宝钗冷落,对黛玉的念念不忘。且曹公还通过“可叹”“堪怜”两词,表达了对钗黛二人命运的惋惜与同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名著经典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一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一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靖康中帙六。  起靖康元年正月二十四日庚寅,尽其日。  二十四日庚寅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再上奏。  书云:伏承御书特加温谕寻绎研味言悉由衷敦固欢好益光圣德陛下既全始终质诸天神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等永念同盟敢不只畏中山河间两府亦望差近上亲信之臣严赐敕旨令从随少宰专行管勾交拨疆界据喝下金帛拟准见御宝文字续次交送近者猥被圣恩赐致内乐百馀人不欲使去父母之邦因乞放还辱从所请感戴之至无任下情外据所割三...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三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三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靖康中帙。  起靖康元年二月一日丁酉,尽四日庚子。  二月一日丁酉朔姚平均数仲劫金人寨不克败绩杨可胜被执为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所杀。  中兴遗史曰:先是朝廷大臣皆主和议唯李纲非之及种师道至议论与纲同上意颇和。又姚平仲以士不得速战有怨言达於天听上一日遣使伍辈促种师道战师道奏请召大臣熟议之君子谓师道主张不定其意在乎!败则分谤也。乃与李邦彦李纲吴敏同对於福甯殿皆言可击上问兵期师道请过春分节上以为缓...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五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五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靖康中帙。  起靖康元年二月五日辛丑,尽其日。  德安府进士张柄上书乞罢蔡懋复用李纲种师道。  臣谨按尚书右丞行营使李纲忠亮刚方有为有守功在社稷泽被生灵万口一谈神人系命方金贼(改作师)犯阙而奋不顾身自请督战盖陛下之裴度也。臣窃见纲於瞻对之际不能无主忧臣辱义在必死贼未授首臣无还期之言是宜陛下待以心膂之任无或携贰比闻出师攻贼为统制将校不肯入敌马前退衄遂策废罢成命已行兵民失措为(删此字)忠义解体矣。...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二年里记载了什么?

  谷梁赤所撰的儒家著作《春秋谷梁传》强调必须尊重君王的权威,但不限制王权;君臣各有职分,各有行为准则;主张必须严格对待贵贱尊卑之别,同时希望君王要注意自己的行为。那么此书在哀公二年里记载了哪些事?  二年春,王二月,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取漷东田,水郭东,未尽也。及沂西田。沂西,未尽也。癸巳,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句绎。三人伐而二人盟何也?各盟其得也。  夏,四月丙子,卫侯元...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三年里记载了什么?

  谷梁赤所撰的儒家著作《春秋谷梁传》强调必须尊重君王的权威,但不限制王权;君臣各有职分,各有行为准则;主张必须严格对待贵贱尊卑之别,同时希望君王要注意自己的行为。那么此书在哀公三年里记载了哪些事?  三年春,齐国夏、卫石曼姑帅师围戚。此卫事也,其先国夏何也?子不围父也。不系戚于卫者,子不有父也。  夏,四月甲午,地震。  五月辛卯,桓宫、僖宫灾。言及则祖有尊卑,由我言之则一也。季孙斯、叔孙州仇帅...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名著经典

  •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一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三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五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二年里记载了什么?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三年里记载了什么?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四年里记载了什么?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七年的原文是什么?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八年的原文是什么?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九年的原文是什么?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五年里记载了什么?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十年的原文是什么?
  •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哀公六年里记载了什么?
  • 薛丁山征西第71回:御花园打死张保,劫法场惊死高宗
  • 红楼梦贾母是造成贾府衰落的最大推手吗?
  • 红楼梦中众多女子中,有哪些人的结局比较好?
  • 红楼梦中黛玉怒怼周瑞家的是什么原因?
  • 红楼梦中宝玉在芙蓉女儿诔中是如何评价晴雯的?
  •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哀公十一年的原文是什么?
  • 红楼梦中戏班解散后,十二戏子都去了哪里?
  • 薛丁山征西第73回:薛刚一祭铁丘坟,武则天借春天顺
  • 薛丁山征西第72回:武后下旨捉丁山,三百余名尽遭灾
  • 薛丁山征西第75回:薛刚三扫铁丘坟,西唐借兵招驸马
  • 《三朝北盟会编》卷五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薛丁山征西第74回:骆宾王移檄起义,薛刚二扫铁丘坟
  • 《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十九原文记载了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