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神话故事 “商人”一词是怎么来的?商族是怎么起来的?

“商人”一词是怎么来的?商族是怎么起来的?

  “商人”一词是怎么来的?商族是怎么起来的?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春秋时期的宋国,都城在今河南商丘南边,是西周初周公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的封国,国君都是微子启的后人,宋国国君在祭司他们的祖先时,有一篇歌颂商祖先的乐歌叫作玄鸟,开头的一句便是叙述商族始祖,叫作契的诞生的传说;原文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意思是说:“天帝命令燕子下了个蛋而生了商契,居住在广阔的商代土地上”。

image.png

  商为什么又叫殷呢?相传契生后居住在商,今河南商丘南,长大后因协助夏禹治水有功,被舜封于商,于是商族就叫商,到了商汤伐夏桀灭了夏朝以后,建立的王朝也一直叫商,传到商王盘庚时,将王都迁到了殷地(今河南安阳市小屯村一带),因此周人就称商朝为殷,后世的人也就称作殷商。

  契是尧舜时代的人,因为协助大禹治水有功,才被舜封在商地,赐给他字姓,商族自契才开始发展起来;而尧舜时代已是父系氏族社会的末期,契不可能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又传说他的父亲是,黄帝的曾孙帝喾,母亲是有戎氏之女,为帝喾的次妃; 总之,商族的后人对自己的祖先已弄不清楚,在契之前还有谁,只能说契是燕子的儿子。

  契大约在夏禹建国前就死去,他的儿子照明,根据游牧民族的特点,逐水草而迁徙,找水源丰富 草木茂盛的地方去生活,于是就带着本族人马跨过黄河向北行走,走到古济水流经的一片叫作砥石的地方(在今河北石家庄南 邢台以北),看见这里水源丰富,水草茂盛,就在这里定居了下来。

  照明在砥石发展了大量的畜牧,引起了周围的一些氏族部落的垂涎,发生侵扰行为,于是在照明死后,他的儿子相土,又率领着商氏族赶着畜群,回到了老根据地商,相传相土作乘马,就是相土发明用马来驮运东西和拉车子,相土回到商地以后,改变了过去的游牧生活,开始定居畜牧,同时也开始了农业种植,使用马作为运输工具,商族的势力也就一天天发展壮大起来。

  商族不断发展,侯位不断更替,到了商候冥的时候,被夏王朝命为水正,当时的夏王少康命他去治理黄河,他发扬了始祖契佐禹治水的精神,疏河道开沟渠,还贡献出本族许多马匹作为驮运工具,后来因劳累过度,在查看黄河水势时,不慎跌落水中被淹死,死后被后世人们奉为水神,称为玄冥。

  相传商侯冥死后,长子王亥继承了侯位,没有再作夏王朝的水正,而是一心经营牧畜业。他见其先祖相土把马驯成驾车和驮运的工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但是当时的马主要产在北方,在中原地区还比较少,而且饲养起来也很困难,所以驯马一直发展不快。王亥就将牛加以驯服来驾车和驮运东西。牛的行动不如马快,但是牛的繁殖和驯养比马快。在不长的时期里,王亥就驯服了大批牛群。远在3000年前的祖国大地上,大部分地区还是河流纵横,泽薮遍布,树木丛生,被开发的土地还很少,不少的地区还是鸟兽虫蛇的世界。

  各地区间的互相往来是很不容易的,因为没有道路,交通不便。就是较大的方国、部落之间,在陆地上也只有少数道路可通,相互间的贸易交换是不多的。王亥驯服了牛作驮运工具以后,就经常赶着牛羊和用牛马驮运的方物(土特产品)在东方地区各方国、部落间进行贸易交换。由于王亥和各方国、部落间的贸易交换往来次数多,大家都知道他是商族人,都管他叫商人。所以有的学者认为我国把作生意的人叫做“商人”,就是来源于商族王亥服牛负贩的故事。

  相传有一年,王亥带着弟弟王恒,率领着商族的一队人马,赶着许多牛羊,驮着从东方地区交换来的方物,向北跨过黄河,长途跋涉,来到了族居在易水流域一个叫有易的部落(在今河北易县、徐水一带。有的古书中把有易写为有扈,这是因为古易字和扈字的字形相似而写错),打算用牛羊和方物与有易部落的酋长棉臣交换一些粮食和方物。棉臣见王亥、王恒兄弟带了这许多东西和牛羊祭祀河、王玄、远道而来,非常高兴,就以上宾之上甲的卜辞礼相待,举行了一次很隆重的宴会,招待王亥兄弟。在宴饮的过程中有干羽之舞和时新的乐歌联合的表演以助兴。商族人自祖先就好酒贪杯,王亥兄弟在歌舞声中多喝了几杯,对于侍宴的妇女有失检点,惹怒了棉臣,他派人乘夜把王亥杀死,第二天把王亥兄弟带来的东西和牛羊全部扣下,下令把王恒和商族人赶出有易部落。王恒求棉臣把牛羊还给他,但没有办到,就带着随从们逃回商。

  王恒回到商以后,只得如实地将王亥被杀的经过向王亥的儿子、他的侄儿上甲微叙述。上甲微一面责怪叔叔行为放荡危害其父,一面就下定决心要为父报仇。上甲微在古书中又称作微。上甲是商族的后人在祖庙中给立的号,叫做庙号。微是上甲的名。商族自上甲微以后,都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作为庙号。上甲微在甲骨文中作“上甲”,商王祭祀上甲的ト辞很多,祀典也很隆重。

  商族作为夏王朝的一个诸侯国来说,在相土的时候,武力比较强大,所以才能将势力扩展到了海边。但是自昌若时起,就专心致力于农牧业的生产。冥作了夏王朝的水正以后,一生为治河患而勤于职守,但对商族武装力量没有注意组织和训练。所以当上甲微决心要为王亥报仇时,感到自己的武力实在不足,不能对付有易部落于是就求助于族居在黄河岸边一个方国的方伯一河伯。

image.png

  因为河伯也是夏王朝的一个方国,在少康受命给冥治河后,河伯所属地正在黄河附近,也是水患较多的地区,得到了冥的治理,使水患消除。河伯对冥很感激和敬重,一直和商族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河伯与有易的棉臣也一直很友善,相互之间还有往来。当王亥在有易被棉臣杀了之后,夏王泄知道了,就命上甲微继承王亥为商侯。商侯上甲微为了要报父仇,派人求河伯出兵帮助。开始河伯不愿出兵,后来上甲微亲自去向河伯申诉父亲王亥被杀的经过。河伯也觉得有易的棉臣是不义之人,就答应出师帮助伐有易。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上甲微也组织起了一支武装队伍,又派人给河伯送去一些牛羊犒军。大约在夏王泄中期的一年,上甲微率领一支商族的队伍会同河伯的军队去伐有易。有易的酋长棉臣得知上甲微和河伯的军队来攻打他,召集了大小头目,组织了兵力抵抗。两军在易水岸边展开了厮杀。

  商族军队要为王亥报仇,河伯也要为商侯申张正义,军士们个个都很勇敢,拼力厮杀有易部落的军队无法抵挡,节节败退,最后完全败,棉臣也在混战中被商族军士杀死。上甲微和河伯把有易的财产给瓜分了,把有易部落的人也虏来瓜分了,这些俘虏成为商和河伯奴隶。有易氏就这样的被上甲微给灭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的故事简单介绍

神话故事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的故事简单介绍
导读:神话故事之女娲造人——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女娲用泥土仿照自己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又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婚姻女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地照顾我们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  太虚产生出的形下世界天地上下分离形成,阴阳二气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那残留在天地间的浊气慢慢化作虫鱼...

吴刚伐桂的故事介绍 吴刚伐桂有几种神话传说?

吴刚伐桂的故事介绍 吴刚伐桂有几种神话传说?
  导读:神话传说中月亮上的吴刚因遭天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其树随砍随合,以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关于吴刚伐桂的传说一共有五种:  传说之一  相传在月亮上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吴刚便开始伐桂,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

神农氏是炎帝吗? 神农氏和炎帝到底什么关系?

神农氏是炎帝吗? 神农氏和炎帝到底什么关系?
  神农氏是炎帝吗? 神农氏和炎帝到底什么关系?炎帝神农氏有哪些传说?炎帝世系及炎帝子孙有哪些?炎帝(Yandi;YanEmperor),华夏始祖之一,与黄帝并称为中华始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距今6000年至5500年左右生于厉山(今湖北随县厉山)。炎帝制耒耜,种五谷。立市廛,首辟市场。治麻为布,民着衣裳。作五弦琴,以乐百姓。削木为弓,以威天下。制作陶器,改善生活。为中华民族...

揭秘赤脚大仙的来历

揭秘赤脚大仙的来历
  在道教传奇与神话故事中,赤脚大仙这一角色的形象虽短暂却极为鲜明,他在《西游记》中的出场更是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关于赤脚大仙的具体来历,文学艺术形象与传说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将详细解析赤脚大仙的神秘来历及其背后的文化象征意义。  赤脚大仙的基本信息和特征  赤脚大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位散仙。他以赤脚著称,常常四处云游,以其独特的形象和性情在民间传说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赤脚大仙性情随和,...

牛郎织女说的起源 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如何?

牛郎织女说的起源 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如何?
  导读:牛郎织女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相传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条律令是...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神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