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风云人物 历史上夏侯渊是个怎样的人?放弃亲生儿子去养弟弟的女儿

历史上夏侯渊是个怎样的人?放弃亲生儿子去养弟弟的女儿

  三国时期,各地名将各为其主,没有谁对谁错,那么历史上夏侯渊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会放弃亲生儿子去养弟弟的女儿?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替曹操两肋插刀

  《三国志·夏侯渊》:太祖居家,曾有县官事,渊代引重罪,太祖营救之,得免。

  即,曹操还没有出仕为官时,牵涉到县里的一件官司,为人耿直讲义气的夏侯渊替曹操承担了一切罪责。反过来,足智多谋的曹操又千方百计营救夏侯渊,最后两人都平安无事,免除了遭受牢狱之苦。

  ★曹操出仕为官,是174年,二十岁的曹操举孝廉,离开家乡沛国谯县,进入京都洛阳任皇帝身边的郎官。不久出任洛阳北部尉。

  189年九月,不愿与董卓同流合污的曹操,孤身一人逃出洛阳,在蔡邕的家乡陈留招兵买马。夏侯渊与族兄夏侯惇、以及曹洪、曹真的父亲等人,成为最早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的一批人。

  二、放弃儿子,养活侄女

图片.png

  189年十二月,曹操陈留起兵,成为讨董卓的十八路诸侯中,第一路起兵的诸侯。从此,夏侯渊也开始了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涯。

  大家都知道曹操一生以身作则、勤俭节约,其实当时许多英雄人物,都与曹操一样克勤克俭。例如:张辽、贾诩、夏侯惇等人,生前功名赫赫,死后却家无余财。

  《三国志·引<魏略>》:时兖、豫大乱,渊以饥乏,弃其幼子,而活亡弟孤女。

  194年—197年,是东汉末年最黑暗的时期,天下瘟疫横行、战乱不断、遍地饥荒。天下许多地方出现了“人相食”的惨景。尽管夏侯渊已经跟随曹操东讨西伐好几年了,也手握兵卒,但他没有谋取私利、享受特权,凡有一点粮食宝物,都“以给军士”,故而他自己家里的生活依然举步维艰。

  即使日子清苦如此,夏侯渊也不辜负弟弟的临终嘱托,将自己的幼子遗弃,而一直抚养侄女。

  三、儿子媳妇恩爱模范夫妻

  《三国志·夏侯渊》:渊妻,太祖内妹。

  夏侯渊的妻子,是曹操第一位嫡妻丁夫人的妹妹,与曹操是连襟。

  《三国志·夏侯渊》:长子衡,尚太祖弟海阳哀侯女,恩宠特隆。

  夏侯渊的长子夏侯衡,娶曹操的侄女为妻,即曹操弟弟海阳哀侯的女儿。

  《三国志》中用“恩宠”一词形容夫妻关系,实属罕见。可见夏侯衡两口子,堪称当时的、也是几千年历史上的恩爱模范夫妻。

  四、侄女被张飞所劫

  曹袁官渡之战,进行了整整一年之久。夏侯渊负责后勤,督运兖、豫、徐等地军粮到前线,尽管当时地方与前线的粮食都极度匮乏,但日夜操劳的夏侯渊都千方百计及时补给,从未让前方军队断过一天的粮草,“军势遂得以重振”。

  《三国志·先主传》: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公应绍。绍遣先主将兵与辟等略许下。

  200年,曹公与袁绍相持于官渡时期,汝南的黄巾军旧将领刘辟反叛曹操,响应袁绍。袁绍派遣刚刚被曹操在徐州打得惨败的刘备,与刘辟等人侵扰许都附近地区。

  《三国志·引<魏略>》:建安五年,时霸从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

  当时,因为前方战事吃紧,后方防备管理空虚。夏侯霸(夏侯渊次子)的堂妹,当时年龄大约13、4岁,为了缓解家庭压力而出门捡柴,被奉袁绍之命侵扰许都的张飞掠走。

  《三国志·引<魏略>》: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产息女,为刘禅皇后。

  张飞知道她是良人家的女儿,于是娶她为妻,后来生的两个女儿,都成为刘禅的皇后。

  夏侯氏与张飞所生的大女儿张氏,221年嫁给刘禅,封太子妃,后为皇后。237年六月去世,谥号敬哀皇后。

  敬哀皇后去世的同一年,妹妹入宫,封为贵人,238年正月,成为刘禅的第二位皇后。

  五、魂归益州

图片.png

  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因战乱不断瘟疫肆虐,是白骨露于野的时代,也是一个各为其主与亲情道德并存的时代。

  《三国志·引<魏略>》:故渊之初亡,飞妻请而葬之。

  219年正月,汉中之战,张郃遭到猛烈进攻,年近花甲的夏侯渊,分兵前去助援,在定军山,被年过古稀的黄忠率部在中途截获而阵亡。

  二十年前,被张飞掳掠去的侄女——张飞的妻子夏侯氏,亲自去请求刘备,安葬叔叔夏侯渊。刘备同意,由张飞负责安葬事宜。

  关于安葬夏侯渊的侄女夏侯氏,与他二三十年前,被逼无奈放弃亲生儿子,而抚养的侄女是不是同一人,无法肯定,只能说极有可能是同一个侄女。

  六、夏侯霸入蜀

  249年,即夏侯渊阵亡整整二十年之后。司马懿为了夺权,发动高平陵政变,大肆残杀功臣,夏侯霸感到害怕,逃亡蜀汉。

  《三国志·引<魏略>》:及霸入蜀,禅与相见,释之曰:“卿父自遇害於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指其儿子以示之曰:“此夏侯氏之甥也。”厚加爵宠。

  夏侯霸逃到蜀地,刘禅召见他时,安慰说:“你的父亲夏侯渊,是自己在战场上,双方交战之时战死的,不是被我的先辈们杀害。”随后,指着自己太子刘璿说:“他是你们夏侯家族的外甥。”此后,夏侯霸在蜀汉得到刘禅的重用,任车骑将军。

  《三国志·夏侯渊传》: 以渊旧勋赦霸子,徙乐浪郡。

  夏侯霸逃亡蜀国,他在魏国的儿子们因父亲投敌而获罪,因夏侯渊生前功勋卓著,没有被诛灭,而是被勒令迁徙到遥远的乐浪郡,即今天的朝鲜平壤。

  七、曾孙夏侯湛

  夏侯渊的曾孙夏侯湛,西晋文学家,自幼才华横溢。是夏侯渊四子夏侯威之孙。

  《世说新语·容止》: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壁。

  夏侯湛不仅仅才华出众,而且是大才子、大帅哥。与潘安仁一样,容貌俊美,而且两人关系友好,经常出则同车,入则同席,喜欢一同出行游玩,当时人评论他们是貌美、才华并美的“连璧”。

  夏侯湛出身名门望族,喜欢奢豪侯服,常食珍馐美味。但临死遗言,则要求用小棺材殓葬,不立坟头。

  由此可见,夏侯湛是一个真正懂得生死有别的智慧之人。但多少也可以看出他幼年时,受到曹魏时代薄葬思想的教育。

  八、勇敢之人

  夏侯渊作战勇敢,擅于长途奔袭战。而且常常大获全胜。

  《三国志·引<魏书>》:渊为将,赴急疾,常出敌之不意,故军中为之语曰:“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夏侯渊为将带兵,善于急速行军,往往能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故而军中流传: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行军五百里不奇怪,六日出现在千里之外。

  自古以来,主帅都希望自己的将士能英勇奔赴战场,而唯独夏侯渊,曹操“常戒”他说“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即身为率军主将,有时也应当表现得胆小懦弱,而不能时时自持勇敢冲锋陷阵,而多用计谋安排他人。

  从曹操的话中,足以可以想象夏侯渊,在战场上的勇敢程度。

  小结寄语:

  一代名将夏侯渊,不像当时的曹魏著名将领张郃、夏侯惇那样喜欢读书。曹操也常常劝他多读书,说“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

  《三国演义》之中,夏侯渊在文人徐庶、杨修面前的形象,显得憨态可掬。但历史上,英勇善战的夏侯渊,与程昱共事,的确是对文化人程昱恭敬有加、言听计从。

  人品一流的夏侯渊“活亡弟孤女”的历史典故,虽被许多古典文献转载,但远不及尊刘贬曹的民间文学《定军山》的影响。

  在战场上,无论怎么看,夏侯渊都像是行伍出身的粗人武夫!但从他的家事与后人方面看,仿佛可以看见他是一个温厚持重的智者!因一个家庭,及其子孙的言行,多多少少有长辈的人品影响。

  这就是容易被许多人忽略的夏侯渊!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自219年,大约60岁的夏侯渊,被70多岁的黄忠斩杀阵亡之后,三国名将就进入了快速凋谢时期,例如,曹操、黄忠、关羽、夏侯惇、吕蒙等人都于220年去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风云人物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还不知道:司马衷和刘禅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衷被称为史上最傻皇帝,智商连阿斗都不如,事实真的如此吗?  蜀国的刘禅一直被认为是傻皇帝的代表,他投降后,有一天司马昭问他是否想念蜀国,刘禅说:这里挺爽的,思念蜀国干嘛。随从郤正很无语,告诉他下次问起应该回答“先人的坟墓都在蜀地,我每天都惦记着啊”,这样才有逼格。后来司马昭又问起,刘禅就按他说的回答了。司马昭说...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山海关之战是影响了明清易代的重大事件,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李自成和满清及吴三桂的联军,在一片石打了一仗。自此后就一溃千里,直到李自成彻底败亡。这种情况,其实是很不正常的。为什么说很不正常呢?  因为李自成只不过是和满清军队打了一仗,就算打败了,他应该还有接下来的很多战争计划。比如,他还可以组织北京保卫战。就算北京保卫战打败了,退出了北京城,他还可以进行其他阻击战。要知道,李自成的军队...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麴义(又作曲义、鞠义),凉州西平郡人 ,生卒年不详,是东汉末年军阀袁绍部下的将领,能征善战,屡建战功,早年在凉州,精通羌人战法,率领着袁绍的精锐部队。在界桥之战,以八百兵大破公孙瓒两万步兵和一万骑兵。后来,由于自恃功高而骄纵不轨,被袁绍所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人物生平  叛韩就袁  麴义,一做曲义。汉灵帝年间,平原麴氏避难西平,成为当地的大姓,麴义常在生活...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司马懿真的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关于晋朝,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条有趣的评论:司马懿老贼透支了自己子孙的智商,所以晋朝是很糟糕的一个朝代,而且是第一个南迁的中原王朝。这句话其实有几分道理,晋朝皇帝的素质相对于汉、唐、明等大统一王朝确实比较差,而且还出了晋惠帝司马衷这样千古笑话,但并不能因此就说晋朝的君主都是昏君,除了...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对蜀汉后主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禅是真的扶不起来的阿斗吗?  刘禅阿斗在历史上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刘禅是蜀国皇帝刘备的儿子。然而流程却丝毫没有继承下他父亲刘备的光荣的性格和美德。不仅没有雄才大略和诗人的眼光,而且还很快把他父亲所多年打下来的江山挥霍一空了。  很多人都说刘禅是被他父亲当年为了笼络人心摔了一下而摔傻了。但是也有更多的人认为,刘禅本来就...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风云人物

  •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 十三阿哥胤祥文武双全 康熙为何没有传位给他
  • 有哪些与袁绍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 雍正登基之后为何没有立刻对胤禩动手?
  • 刘备当初都能重用魏延 诸葛亮为何不好看魏延
  • 历史上夏侯惇在曹魏集团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
  • 乾隆知道自己要继承皇位后 乾隆为什么会忘天痛苦
  • 康熙临死前如果不传位给雍正 雍正最后会不会造反
  • 朱标有25个兄弟 他们为什么不去争夺太子之位
  • 关羽和魏延赡养士兵最后都跑光了 赵云为何没有发生这种事情
  • 历史上曹操败走华容道的真相是什么样的?
  • 康熙早年时期擒住鳌拜 康熙晚年时期为何后悔了
  • 朱高炽十几年监国却坐了一年皇帝 朱高炽为何如此短命
  • 历史上钟繇的生平经历如何?有何作为
  • 李渊退位后的太上皇生活如何 李渊到底生了多少个孩子
  • 有关于太子朱标的死有三种说法 其中哪一个最可信
  • 许田围猎时刘备没有杀曹操,是因为什么?
  • 都说皇帝后宫佳丽三千 皇太极为何对海兰珠情有独钟
  • 历史上的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 正史和演义差距有多大
  • 郭汜: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与李傕等人互斗多年
  • 赵云十分重情重义又铁骨铮铮 刘备为何重用魏延也不用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