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战史风云 陈友谅的军队几乎达到了60万,为何却在洪都之战输了?

陈友谅的军队几乎达到了60万,为何却在洪都之战输了?

  话说元末两大枭雄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了争夺“带头大哥”,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较量。结果陈友谅经过几次大败后,退守武昌,但并没有从此消沉,而是在励精图治,经营着他的地盘。一是摧富益贫。将富人的财产和土地平均分给贫苦农民,做到有衣同穿,有地同耕,有饭同吃。

  二是屯田积粮。大力开拓荒田,大兴水利,广大士兵战时为兵,闲时为民,大力重视粮食生产。三是大力扩军。因为有了粮食,陈友谅提出当兵就有粮食补给的条件很诱人,因此,很快,陈友谅的军队进入了跨越式发展,很快达到了60万。这个数量是朱元璋望尘莫及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age.png

  朱元璋向安丰进军,露出了致命的“命门”。陈友谅那双洞若观火的双眼早已把这一切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没有再犹豫,马上倾尽自己60万大军,向朱元璋进军,他把攻击的目标选在了洪都(也叫龙兴)。

  事实上,朱元璋命门真正所在是集庆,如果此时陈友谅直接挥师向集庆进军,那么,这将是对露在外面的朱元璋的命门致命一击。然而,陈友谅在这个关键时刻,却没敢直接打朱元璋的七寸,而是选择了试探性地打朱元璋的“三寸”洪都。

  集庆空虚,为何陈友谅不攻打,反而绕道攻击洪都呢?用一句话来解释就是:陈友谅被朱元璋打怕了。陈友谅想退而求其次,通过拿下洪都来提振自己的信心。然而,陈友谅不会料到,就是因为这个错误的军事决定,导致的结果是白白错失了一举击溃朱元璋的战机。

  因为洪都守将叫朱文正。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亲侄子,虽然刚刚二十出头,但拥有的官衔却不小——大都督。他虽然遗留下纨绔子弟的放荡不羁和风流倜傥,但关键时刻却是个铮铮铁骨的硬汉。此时他在洪都拥有的兵马不足一万。一万VS六十万,六十打一,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PK,这是一场实力悬殊太大的比赛。也正是因为这样,陈友谅站在“巨无霸”的战舰上,豪情满怀,激扬文字,指点江山道:“踏平洪都,直捣集庆,击溃朱元璋。”

image.png

  对此朱文正却以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势坚决回击道:“NO。洪都不是你想来就能来,想走就能走,想摆平就能摆平的。”说完这句话,他立即来了个双管齐下。一是统一思想、提振信心。他迅速召集部将进行了紧急总动员,提出了“城在人在,城破人亡”的口号。

  在他的感染下,众人纷纷表示,誓和洪都共存亡,誓展朱军雄风,誓死保卫洪都。二是明细分工、明确责任。他派大将邓愈扼守洪州的要道抚州门,赵德胜守宫步、士步、桥步三门要地。派薛显守章江、新城二门。牛龙海守琉璃、精台二门。朱文正自己率两千精兵全面指挥,全盘调动,支持配合各部。

  朱文正刚部署好,陈友谅的大军已吹响了总攻的集结号。陈友谅之所以敢夸下海口,一是拥有压倒性的兵力,二是拥有超级巨舰等先进设备和武器,三是拥有“水漫金山”攻克太平的历史记录。细心的读者都记得,上一次陈友谅之所以能攻克太平,利用的是江水上涨,从船上直接领导架梯攀附城墙,很快把太平给踏平了。因此,这一次陈友谅也准备来个故伎重演,对洪都也采取相同的办法。

  然而,陈友谅一到洪都城下才发现自己想得太美,太天真了。他太低估朱元璋的能力了。朱元璋吸取了太平被攻破的教训,对洪都果断地采取了“退它三尺又何妨”的措施,拆毁了原来的城墙,改为离江退后三十步开外修筑新城墙。这样一来,陈友谅想再利用巨舰登城的计谋被朱元璋一招料敌在先率先防范住了。

  投机取巧是没门儿了,陈友谅只好弃船登岸和朱文正展开真枪实弹的攻防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战史风云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后期一次非常重要的农民起义,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然而这场曾横扫清朝半壁江山的运动,前后存在14年,最终还是失败了。  那么究竟有哪些原因,促使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走向覆灭的呢?这就需要了解于太平天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一方面清朝作为旧秩序的延续,是封建专制皇权统治(这里...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唐开元初年不仅是唐朝和中国封建王朝最为鼎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丝路贸易的鼎盛时期。然而,好花不常在,好景不常来,安史之乱和其后的藩镇割据让这个曾经强大辉煌的王朝在苦苦挣扎中走向穷途末路。强大的唐帝国缘何由盛转衰?自汉朝开始与西方进行交流的舞台—“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这些疑问我们可以从安史之乱前的怛罗斯之...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宋徽宗时期的花石纲把东南一带闹得昏天黑地,出产花石多的地方,百姓遭殃也最重。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县)地方,出产各种花石竹木,朱勔的应奉局常常派差人到那里,搜刮花石。当地有个方腊,家里有个漆园。方腊平时靠这个园里的出产,日子勉强过得去。自从朱勔办了花石纲以后,方腊家也遭到勒索。方腊恨透那些官府差役,又看到当地农民兄弟...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从唐穆宗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  唐文宗李昂(穆宗的儿子)即位的第二年,各地推荐的举人到京都应试。有一个举人叫做刘蕡(音fén),在试卷里公开反对宦官掌权,认为要国家安定,应该排斥宦官,把政权交给宰相,把兵权交给将...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清朝以武力征服天下,在前期时曾与蒙古准噶尔部进行了长达75年的战争,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最终才将其彻底征服。在与准噶尔部交战过程中,清朝遭到了建立以来最惨痛的一次失败,也成为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话说在康熙年间,康熙帝先后三次亲征,将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击败,之后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成为...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战史风云

  •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有这些原因在失败是必然的!
  • “丝绸之路”缘何逐渐中断?怛罗斯之战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 方腊起义的起因是什么?方腊起义为什么失败?
  • “甘露之变”是什么典故?甘露之变最后怎么样了?
  • 和通泊之战:雍正皇帝一生的噩梦!
  • 安史之乱是怎么爆发的?安史之乱的经过和结果!
  • 诸葛亮的空城计真的奏效了吗?其实司马懿早已看穿一切!
  • 李世民在位做过哪些事情?唐朝守业者李世民的政绩!
  • 春秋时期发生的争桑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两个村民而引发的战争
  • 黄巢攻下长安后义军为什么迅速落败了?是黄巢膨胀了吗?
  • 赵国反攻秦军大败,秦昭王和赵孝成王究竟谁打残了谁?
  • 六国合纵伐秦明明不止一条路,为何偏偏盯着函谷关不放?
  • 南宋是蒙古最难啃的骨头?元军南侵费了多少时间?
  • 廉颇“抗秦援韩”为什么败了?“抗秦援韩”有机会取胜吗?
  • 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没有一鼓作气灭赵?乘胜追击会有什么结果?
  • “死诸葛走生仲达”是什么意思?诸葛亮司马懿相持五丈原!
  • 诸葛亮到底是几次出祁山北伐?诸葛亮北伐的真实战绩如何?
  • 睢阳之战张巡为守城吃三万人,如何评价他?
  • 淝水之战是怎么胜利的?谢玄败秦绝对不是侥幸!
  • 长平之战为秦国统一天下埋下伏笔!长平之战的起因和结果是什么?
  • 安史之乱后大唐怎么衰败了?安史之乱对大唐有哪些影响?
  • 诸葛诞为什么叛魏反司马?诸葛诞最后结局怎么样?
  • 秦琼避战为什么?玄武门之战有什么值得深思的地方?
  • 东吴、蜀汉同时起兵,虞松向司马师献出了什么计策?
  • 襄平之战讲了什么?司马懿谋略与血性爆发尽显牛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