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易语 趣历史 风云人物 霍去病敢射杀关内侯李敢 汉武帝为何没有治罪

霍去病敢射杀关内侯李敢 汉武帝为何没有治罪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霍去病射死李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一、霍去病意气用事,射杀李敢,按律当斩

  前118年,霍去病跟汉武帝去上林苑打猎,他弯弓射箭,射死正在狩猎的关内侯李敢,然后跑去向汉武帝认罪。具有名将潜质的李敢,就这么冤死,霍去病犯下了大错。

image.png

  前119年,漠北之战,霍去病与左贤王对决,李敢是前锋大将,不但斩杀匈奴众多,还夺取了左贤王的旗帜。那么,霍去病为何射死李敢呢?直接原因是李敢打伤卫青,霍去病为舅舅报仇。

  李敢为何要殴打卫青?汉武帝、卫青、李广都要承担责任。漠北之战,李广要求当前锋,洗涮之前战败的耻辱,顺带封侯拜将。此时,李广已经六十多岁,他对封侯的渴望非常强烈。

  汉武帝认为李广年迈,且他一向运气不好,担心卫青不能“大满贯”,影响此次远征的效果。李广一再请求,汉武帝只能同意,却给卫青密诏:“不要让李广当前锋”,这是李广悲剧的源头。

  汉武帝的密诏,是卫青临时换将的原因之一,但卫青也有私心。得知单于主力所在的位置后,卫青立刻调整部署,准备奔袭,便召开军事会议,给将领安排任务。

  李广本该是前锋,却被要求率兵走东线,包抄单于侧后,引起了不满。李广不愿意这么做,卫青军令严格,李广愤愤不平,不辞而别,执行任务。

  卫青也同情李广的遭遇,但他必须要“还人情”。当年卫青还未成名,被陈皇后迫害,差点被绞死,是公孙敖救了他。前122年,公孙敖跟霍去病出征,因迷路而被削侯爵,卫青想让他当前锋,再次封侯。

  临阵换将的内幕,李广当然知道,却不得不执行大将军的命令,谁让自己没背景呢。但是,李广运气确实不好,漠北之战他迷路了,没能与单于对决,还要被追究责任。

  李广性情暴躁,干脆拔剑自刎,免得回朝受到屈辱。李广自杀,作为主帅的卫青理应承担责任。

  父亲自杀,李敢耿耿于怀,他也暗中调查真相,却不敢向汉武帝申诉,只好找卫青麻烦。李敢跟父亲一样,为人冲动、易怒,但还有所克制。李敢打伤卫青,却没杀了他,也算发泄仇恨了。

  卫青是大将军,手握重兵,姐姐是皇后,外甥是太子,如果他想整死李敢,难度不大。但是,卫青宽容、大度,也同情李广的遭遇。李广有三个儿子,李当户与李椒英年早逝,就剩下李敢独苗,岂能赶尽杀绝呢。

  卫青宽容,霍去病则不服气,他要为舅舅报仇,便射死李敢。此时,李敢是关内侯,地位比较高,霍去病没资格杀了他。朝廷命官,是否判处死刑,最终还是皇帝说了算。

image.png

  擅自杀害朝廷命官,按照汉朝的法律,应该判处死刑,否则皇帝也无法向天下人交代。霍去病杀死李敢,无非就是仗着自己受宠,年少无知,若不是他在第二年就是病逝,下场也很惨。

  二、汉武帝打击匈奴,瓦解卫青家族,霍去病还有存在价值

  李敢死后,霍去病前来认罪:“皇上,我杀了一个人”,汉武帝说:“究竟是何人呢?”霍去病回答:“是李广的儿子,李敢,要射死了他。”

  起初,汉武帝还不信,但看到霍去病带来的箭镞,不由恼羞成怒,将霍去病斥责一顿。公开射死朝廷命官,这是死罪,皇帝身边的人都知道这回事,也不好隐瞒下来。

  汉武帝很生气,也很尴尬,最终还是宽恕了霍去病,对身边人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这件事到此为止,你们都闭上嘴巴,就当没这回事。”

  那么,为何汉武帝要包庇霍去病呢?很简单,霍去病还有利用价值,汉武帝为了瓦解卫青家族,以及继续远征匈奴,霍去病是最佳人选。

  汉朝有个“传统”,就是重用外戚,吕家、薄家、窦家、卫家都是如此。外戚实力弱小的时候,跟皇帝是一条战线,一起对付丞相;外戚实力强大,就会干涉中枢政务,威胁到皇帝的权威,甚至是江山社稷。

  刘邦重用外戚,吕雉得以参与政务,外戚势力不断壮大。刘邦病逝后,吕雉大权独揽,迫害刘氏皇族,汉朝江山社稷差点就“姓吕”。汉武帝继位,也是外戚的支持,否则岂能被景帝看中。

  卫青是汉武帝一手提拔起来,成为远征匈奴的名将。卫青出身贫寒,但通过建立战功,屡次挂帅远征,在军中威望非常高,而且姐姐还是皇后,汉武帝也十分忌惮。后来的“巫蛊之祸”,汉武帝明摆着就是要将卫家力量连根拔起。

  卫青、霍去病是甥舅关系,霍去病肯定支持卫青,汉武帝只能分化瓦解,栽培后起之秀,对付根深蒂固的卫青。有两件事,可以看出汉武帝慢慢冷落卫青,重点培养霍去病。

  漠北之战,汉武帝将最精锐的骑兵、步兵都给霍去病,目标是单于。卫青率领的军队,没有霍去病的精锐,目标是左贤王。但是,阴差阳错,卫青偏偏遇上了单于,与匈奴主力对决;霍去病则遇见左贤王,作战难度降低很多。

  从任务分配看,对付单于是重头戏,战功大、赏赐多。对付左贤王,就是作为偏师存在,战功少、赏赐也少。汉武帝这么做,自然是偏袒霍去病,但卫青并没有怨言,他很低调。

  卫青击败单于主力,焚烧赵信城;霍去病追杀左贤王数千里,封狼居胥,饮马瀚海,都凯旋而归。汉武帝赏赐时,霍去病及其部将,都是加封“食邑”,封侯拜将,授予重要职务。

image.png

  反观卫青,除了给一个虚名的“大司马”,并没增加“食邑”,追随他出去作战的将领,也得不到什么赏赐。单纯看战功,漠北之战,卫青立下首功,也是最大的战绩;相对卫青而言,霍去病逊色很多,但回报却更丰厚。汉武帝此举,就是为了瓦解卫青家族,在甥舅之间制造矛盾。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霍去病是优秀的将领,是汉武帝消灭匈奴,以及即将进行开发西域的最佳人选。只要匈奴的威胁还存在,只要卫青家族强大,汉武帝就不可能杀了霍去病,汉武帝的宏伟大业,需要霍去病协助。

  漠北之战后,伊稚斜单于并未屈服,拒绝向汉朝称臣,还扣押汉朝使者,汉武帝大怒,决定发兵讨伐。汉武帝调动兵马,准备远征,但霍去病暴毙,便停止了这次行动。此时,卫青正当壮年,才四十出头,但汉武帝没给他机会,目的不言而喻。卫青最后一战,就是漠北之战,从此闲居在家。

  三、汉武帝刻薄、冷漠,霍去病不早逝,难逃一劫

  霍去病是汉武帝的“红人”,还英年早逝,躲过了一劫。但是,如果霍去病多活三十年,能熬到五十岁左右,估计会被汉武帝秋后算账。因为,汉武帝是一个刻薄、冷漠之人,为了江山社稷稳定,可以很“无情”。

  陈阿娇,汉武帝的表姐,汉武帝还是胶东王的时候,曾对姑姑馆陶公主说:“如果能迎娶阿娇,就修建一座金屋给她”,这就是“金屋藏娇”的由来。

  汉武帝能继位,离不开馆陶公主刘嫖的支持,他也如愿迎娶了阿娇,并册封她为皇后。但是,婚后十几年,陈皇后没有子嗣,汉武帝则宠爱卫子夫,还废了陈皇后。

  卫子夫也是悲剧,晚年容颜衰老,汉武帝转而宠爱王美人、李夫人、钩弋夫人等新生代。“巫蛊之祸”时,卫子夫自尽而亡;卫子夫死前,她的两个女儿阳石公主、诸邑公主都被绞死,外甥卫伉也被杀;卫子夫死后,儿子刘据自尽。

  “巫蛊之祸”的背后,是汉武帝打击卫青家族,栽培李广利的必然结果。汉武帝希望李广利能崛起,在“外戚”之间维持平衡,从而让汉朝江山社稷稳定,这是帝王之道。

  可以试想一下,如果霍去病活到“巫蛊之祸”,这是什么概念?卫青集团的力量将难以撼动,汉武帝与太子刘据的斗争也更加激烈。如此一来,汉武帝想要达成目标,削弱卫青集团,手段将更加血腥。

image.png

  霍去病杀了李敢,是汉武帝收拾他的最佳理由,且无人敢异议,毕竟事实真相摆在那里。如此,“巫蛊之祸”时,汉武帝打击卫青集团的第一人,将不再是丞相公孙贺(卫青姐夫),而是骠骑将军霍去病。

  收拾霍去病,才能扫清障碍,便于进一步行动,汉武帝岂能不知道。此时,霍去病非但没有利用价值,反而成为汉武帝栽培李广利的障碍。

  总之,从帝王角度看,汉武帝没有治罪霍去病,是出于政治需要,但并非真的能容忍,一旦环境发生改变,霍去病也难逃一劫。但是,射死李敢的第二年,霍去病就死了,汉武帝非常伤心,便栽培他的弟弟霍光。那么,霍光为何能成为托孤大臣呢?很简单,卫青家族出局,元勋死伤殆尽,否则也轮不到他。

  参考书目:《汉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风云人物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还不知道:司马衷和刘禅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衷被称为史上最傻皇帝,智商连阿斗都不如,事实真的如此吗?  蜀国的刘禅一直被认为是傻皇帝的代表,他投降后,有一天司马昭问他是否想念蜀国,刘禅说:这里挺爽的,思念蜀国干嘛。随从郤正很无语,告诉他下次问起应该回答“先人的坟墓都在蜀地,我每天都惦记着啊”,这样才有逼格。后来司马昭又问起,刘禅就按他说的回答了。司马昭说...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山海关之战是影响了明清易代的重大事件,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李自成和满清及吴三桂的联军,在一片石打了一仗。自此后就一溃千里,直到李自成彻底败亡。这种情况,其实是很不正常的。为什么说很不正常呢?  因为李自成只不过是和满清军队打了一仗,就算打败了,他应该还有接下来的很多战争计划。比如,他还可以组织北京保卫战。就算北京保卫战打败了,退出了北京城,他还可以进行其他阻击战。要知道,李自成的军队...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麴义(又作曲义、鞠义),凉州西平郡人 ,生卒年不详,是东汉末年军阀袁绍部下的将领,能征善战,屡建战功,早年在凉州,精通羌人战法,率领着袁绍的精锐部队。在界桥之战,以八百兵大破公孙瓒两万步兵和一万骑兵。后来,由于自恃功高而骄纵不轨,被袁绍所杀。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人物生平  叛韩就袁  麴义,一做曲义。汉灵帝年间,平原麴氏避难西平,成为当地的大姓,麴义常在生活...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司马懿真的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关于晋朝,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条有趣的评论:司马懿老贼透支了自己子孙的智商,所以晋朝是很糟糕的一个朝代,而且是第一个南迁的中原王朝。这句话其实有几分道理,晋朝皇帝的素质相对于汉、唐、明等大统一王朝确实比较差,而且还出了晋惠帝司马衷这样千古笑话,但并不能因此就说晋朝的君主都是昏君,除了...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对蜀汉后主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禅是真的扶不起来的阿斗吗?  刘禅阿斗在历史上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刘禅是蜀国皇帝刘备的儿子。然而流程却丝毫没有继承下他父亲刘备的光荣的性格和美德。不仅没有雄才大略和诗人的眼光,而且还很快把他父亲所多年打下来的江山挥霍一空了。  很多人都说刘禅是被他父亲当年为了笼络人心摔了一下而摔傻了。但是也有更多的人认为,刘禅本来就...

新华字典查汉字

按笔画数 按偏旁 按拼音

最新风云人物

  •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晋惠帝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
  • 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是因为什么
  • 麴义:袁绍麾下头号战将,因自恃功高、骄纵不轨被杀
  •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晋朝还有没有明君存在
  • 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
  • 十三阿哥胤祥文武双全 康熙为何没有传位给他
  • 有哪些与袁绍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 雍正登基之后为何没有立刻对胤禩动手?
  • 刘备当初都能重用魏延 诸葛亮为何不好看魏延
  • 历史上夏侯惇在曹魏集团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
  • 乾隆知道自己要继承皇位后 乾隆为什么会忘天痛苦
  • 康熙临死前如果不传位给雍正 雍正最后会不会造反
  • 朱标有25个兄弟 他们为什么不去争夺太子之位
  • 关羽和魏延赡养士兵最后都跑光了 赵云为何没有发生这种事情
  • 历史上曹操败走华容道的真相是什么样的?
  • 康熙早年时期擒住鳌拜 康熙晚年时期为何后悔了
  • 朱高炽十几年监国却坐了一年皇帝 朱高炽为何如此短命
  • 历史上钟繇的生平经历如何?有何作为
  • 李渊退位后的太上皇生活如何 李渊到底生了多少个孩子
  • 有关于太子朱标的死有三种说法 其中哪一个最可信
  • 许田围猎时刘备没有杀曹操,是因为什么?
  • 都说皇帝后宫佳丽三千 皇太极为何对海兰珠情有独钟
  • 历史上的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 正史和演义差距有多大
  • 郭汜: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与李傕等人互斗多年
  • 赵云十分重情重义又铁骨铮铮 刘备为何重用魏延也不用赵云